平生受用嵇康论,欲献公为座右铭。

刘克庄宋代〕《柬方寺丞病足

西北名山未遍经,讵宜倚杖立竛竮。
脉通气数医难晓,病在皮肤药易灵。
昔走战场常纵靶,今居内屋更施屏。
平生受用嵇康论,欲献公为座右铭。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平生受用欲献座右铭

平生 píng shēng
(1).平素;往常。《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唐 杜甫 《梦李白》诗:“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周立波 《懒蛋牌子·去抓赵子彬》:“人人都知道, 赵子彬 平生有三好:好喝大酒,好耍大钱,好看娘们。”
(2).指平素的志趣、情谊、业绩等。 晋 陶潜 《停云》诗:“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説彼平生?” 唐 裴度 《中书即事》诗:“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唐子方 自有平生,他日不烦诸曲笔!”
(3).旧交;老交情。 唐 杨衡 《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诗:“何当真府内,重得款平生。” 宋 苏洵 《与欧阳内翰第三书》:“年近五十始识阁下,倾盖晤语,便若平生。” 清 张元赓 《张氏卮言·陈友石》:“大人閲其字迹,称善,即邀至舟中,茶罢对奕,欢若平生。”
(4).一生;此生;有生以来。《陈书·徐陵传》:“岁月如流,平生几何?晨看旅雁,心赴 江 淮 ;昏望牵牛,情驰 扬 越 。” 唐 韩愈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南宫适 用尽平生气力死战。”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这可以说是 朱延年 平生第一笔生意。”  ——《漢語大詞典》
受用 shòu yòng
(1).谓接受财货作为官府开支。《周礼·天官·大府》:“颁其货於受藏之府,颁其贿於受用之府。” 郑玄 注:“凡货贿皆藏以给用,或言受藏,或言受用,皆互文也。”
(2).享受,享用。《法苑珠林》卷十二:“四方僧物,饮食卧具,皆悉不得共同受用。” 金 赵沨 《留题西溪三绝》:“日落沙禽犹未散,也知受用藕花香。”《红楼梦》第十六回:“説我图受用,不肯学习。” 朱自清 《论诵读》:“大概诗词曲和骈文,音乐性本来大些,音乐化的去吟唱可以获得音乐方面的受用。”
(3).犹受益,得益。《朱子语类》卷九:“今只是要理会道理,若理会得一分,便有一分受用;理会得二分,便有二分受用。”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师常静坐无为,因问先生於此有何受用,师曰:‘静中自有所得,非语言可以形容。’”
(4).好用。 谷峪 《萝北半月》:“他们在村西新翻的土地上耙了两趟,连接器很受用。”
(5).舒适。《红楼梦》第七九回:“我躺着不受用,你扶起我来靠着坐坐才好。” 茅盾 《路》四:“提到了她的时候, 薪 就觉到心里松弛弛地怪受用。”  ——《漢語大詞典》
嵇 jī《國語辭典》

嵇 [ jī ]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嵇康。
康 kāng《國語辭典》

康 [ kāng ]

  1. 平安、安定。如:「安康」、「康樂」。《書經·益稷》:「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2. 豐足、富裕。如:「小康」、「康年」。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杭土麗且康,蘇民富而庶。」
  3. 身體強健。如:「健康」、「康強」。《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
  4. 通達、平坦。《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
  1. 大陸地區西康省的簡稱。
  2. 姓。如元代有康進之,清代有康有為。
论 ( 論 ) lùn/lún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4. 看待:一概而~。
  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6. 按照:~件。~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欲献(欲献)
沈约麦李诗摘持欲以献尚食且踟蹰  ——《韵府拾遗 愿韵》
公 gōng《國語辭典》

公 [ gōng ]

  1. 平分。《说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
  2. 使多数人得知或分享。如:「公诸世人」、「公诸同好」。
  1. 一种古代的爵位,位居五等之首。《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 称谓:➊ ​ 对祖父的称呼。如:「外公」。➋ ​ 对年长或有地位者的尊称。如:「主公」、「老公公」。➌ ​ 妇人称丈夫的父亲为「公」。如:「公公」、「公婆」。
  3. 对同辈的敬称。《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4. 平正无私。如:「因公忘私」。《书经·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5. 有关众人的事物。如:「办公」。
  6. 姓。如汉代有公俭。
  1. 属于大众的。如:「公费」、「公物」、「公筷」、「公海」。
  2. 雄性的。如:「公鸡」。
  1. 不掩饰、不隐藏的。如:「公然」。《隋书·卷七○·杨玄感传》:「朋党相扇,货贿公行。」
  2. 国家负责的。如:「公营」、「公告地价」。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座右铭(座右銘)zuò yòu míng
(1).置于座右用以自警之铭文。《文选·崔瑗〈座右铭〉》 唐 吕延济 题注:“ 瑗 兄 璋 为人所杀, 瑗 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支遁》:“僧众百餘,常随稟学,时或有惰者, 遁 乃著座右铭以勗之。” 唐 白居易 《〈续座右铭〉序》:“ 崔子玉 《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2).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 陈毅 《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