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边官军守战场,次边丁壮俱运粮。

刘克庄宋代〕《运粮行

极边官军守战场,次边丁壮俱运粮。
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霜寒晷短路又滑,担夫肩穿牛蹄脱。
呜呼!汉军何日屯渭滨,营中子弟皆耕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极边官军守战丁壮运粮

极边(極邊)jí biān
非常遥远的边境。 唐 刘言史 《赋蕃子牧马》诗:“磧浄山高见极边,孤峯引上一条烟。” 五代 王仁裕 《从蜀后主幸秦川上梓潼山》诗:“盛德安疲俗,仁风扇极边。”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且当於边 淮 先募弓弩手,耕极边三十里之地。” 鲁迅 《而已集·文艺和革命》:“外国是革命军兴以前,就有被迫出国的 卢梭 ,流放极边的 珂罗连珂 。”  ——《漢語大詞典》
官军(官軍)guān jūn
旧称政府的军队。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昔 吴 遣 贺将军 讨山贼,贼中有善禁者,每当交战,官军刀剑皆不得拔,弓弩射天皆还向。” 唐 杜甫 《悲陈陶》诗:“都人迴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花月痕》第四六回:“ 狗头 夤缘献策,破了 乌衣 官军。” 吴组缃 《山洪》十六:“说是有一支官军要从 徽州 那边翻山过来,经过本县,开到 清弋江 前线去。”  ——《漢語大詞典》
守战(守戰)shǒu zhàn
(1).防守与进攻。《商君书·农战》:“《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韩非子·亡徵》:“无守战之备,而轻攻伐者,可亡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上》:“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后汉书·仲长统传》:“简精悍以习师田,修武器以存守战。”
(2).防守之战。《商君书·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  ——《漢語大詞典》
场 ( 場 ) cháng/chǎng
场 [ cháng ]
  1.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院。
  2. 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雨。
  3. 集,市集:赶~。
场 [ chǎng ]
  1. 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子。~地。~所。
  2. 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次。
  3. 比赛地,舞台:上~。下~。粉墨登~。捧~。
  4. 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三幕五~。
  5. 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电~。磁~。
次 cì《國語辭典》

次 [ cì ]

  1. 品质较差的。如:「次货」、「次品」、「次车」。
  2. 第二的、副的。如:「次子」、「次年」、「次媳」、「次日」。《镜花缘·第四○回》:「走有半年之久,于次岁六月到了岭南。」
  1. 等第、顺序。如:「次第」、「依次排列」、「席次」、「班次」、「名次」。
  2. 行列、队伍。《左传·桓公十三年》:「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国语·晋语三》:「失次犯令,死。」三国吴·韦昭·注:「次,行列也。」
  3. 官职、职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敬共朝夕,恪居官次。」晋·桓温〈上疏废殷浩〉:「不能恭慎所任,恪居职次。」
  4. 外出居住的地方、处所。如:「客次」、「舟次」。
  5. 中、间。《庄子·田子方》:「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
  6. 量词。计算动作回数的单位。如:「第三次段考」、「初次尝试」。《水浒传·第一○回》:「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
  1. 在前项之后。《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孙子·谋攻》:「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2. 依序编排。《吕氏春秋·季冬纪·季冬》:「乃命太史,次诸侯之列,赋之牺牲。」
  3. 临时驻扎或止宿。《楚辞·屈原·离骚》:「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左传·僖公四年》:「师进,次于陉。」
  4. 至、及。《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朝发晋京阳,夕次金谷湄。」

次 [ zī ]

  1. 参见「次且 」条。
边 ( 邊 ) biān《國語辭典》
  1. 「邊 」的異體字。
丁壮(丁壯)dīng zhuàng
(1).强壮,健壮。《管子·轻重戊》:“众鸟居其上,丁壮者胡丸操弹居其下,终目不归。”《淮南子·人间训》:“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丹经错认》:“ 王不常 行 彭祖 之术,得寿三百岁,气力丁壮如五十时。”
(2).少壮的人。《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治 郑 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 子产 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唐 元结 《奏免科率等状》:“丁壮在军中,老弱餽粮餉,三年已来,人实疲苦。”《前汉书平话》卷上:“﹝ 陈平 ﹞又令在城百姓丁壮,尽要上城守护,无得失误。”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 三元里 ﹞绅民喋血,丁壮荷戈,誓与 英 人为不共之仇。”
(3).指人口;家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别驾问:‘贵族在 豫 ,几何丁壮?’ 訥 曰:‘无有。父少 齐 人,流寓於 豫 。’”  ——《漢語大詞典》
俱 jù《國語辭典》

俱 [ jù ]

  1. 偕、同、一起。《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
  1. 皆、都、全。如:「一应俱全」、「万事俱备」。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俱 [ ​jū ]

  1. (一)​之又音。
运粮(运粮)
酉阳杂俎运粮驴西域厌达国有寺户以数头驴运粮上山无人驱逐自能往返寅发午至不差晷刻
左传晋荀首如齐逆女故宣伯餫诸榖注野馈曰餫运粮馈之敬大国也  ——《分类字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