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贡华清劳岁岁,宋蠲驿置惠元元。

刘克庄宋代〕《又采荔一首

我已归寻乌石路,人谁肯顾雀罗门。
荔三百颗犹能啖,椿八千秋不足言。
唐贡华清劳岁岁,宋蠲驿置惠元元。
客询老子休粮诀,丹实漫山更满村。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唐贡华清驿置元元

唐贡(唐貢)táng gòng
山名,在今 江苏 宜兴县 东南,临 罨画溪 。产茶, 唐 时入贡,故名。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后因以“唐贡”代称名茶。 清 曹寅 《月凉茗饮歌》:“为怜好友餽唐贡,一升满瀹怜中宵。”  ——《漢語大詞典》
华清(華清)huá qīng
(1).指 华清池 。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自 华清 赐浴,初承恩泽; 长生 乞巧,永订盟香。” 郭沫若 《念奴娇·小汤山》词:“ 华清 何似?令人高下难説。”参见“ 华清池 ”。
(2).指 华清宫 。 唐 薛能 《折杨柳》词之一:“ 华清 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宋 苏轼 《骊山绝句》之一:“辛苦 驪山 山下土, 阿房 纔废又 华清 。” 明 敖英 《辋川谒王右丞祠》诗:“ 华清 风雨萧萧夜,愁絶 江 南 庾子山 。”参见“ 华清宫 ”。
(3).犹太清。指太空。 明 陈所闻 《念奴娇序·云住阁为欧阳平林青林长林题》套曲:“驀地云开,皎然月出,恍疑骑鹤上华清。”  ——《漢語大詞典》
劳 ( 勞 ) láo
劳 [ láo ]
  1.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力。~逸。功~(功业,成绩)。按~分配。
  2. 辛苦,辛勤:~苦。~顿(劳累困顿)。~瘁(劳累病苦)。~碌(事情多而辛苦)。~心。疲~。烦~。任~任怨。
  3. 劳动者的简称:~工(旧时指工人)。~资。
  4. 用力:~苦功高。勤~。徒~无功。
  5.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军(慰劳军队)。
  6. 姓。
岁 ( 歲 ) suì
岁 [ suì ]
  1. 年:~首。~暮。~夕(即“除夕”)。~除(年终)。~阑(一年将尽的时候)。
  2. 一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歉~(收成不好的年份)。
  3. 年龄:年~。周~。
  4. 星名:~星(即“木星”。)
  5. 指时间,光阴:~月(泛指时间)。
宋 sòng《國語辭典》

宋 [ sòng ]

  1. 国名。周朝分封微子之地。约位于今河南省商邱县南,后为齐所灭。
  2. 朝代名:➊ ​ 参见「[[刘宋]]」条。➋ ​ 参见「宋朝 」条。
  3. 姓。如战国时代楚国有宋玉。
蠲 juān《國語辭典》

蠲 [ juān ]

  1.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倍足纲。全身由许多环节构成,多脚,头生有一对触须。《说文解字·虫部》:「蠲,马蠲也。」也称为「马陆」。
  1. 免除。如:「蠲免」、「蠲除」。《红楼梦·第一四回》:「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
  2. 光耀、显明。《左传·襄公十四年》:「惠公蠲其大德。」
  3. 使清洁。《文选·张衡·思玄赋》:「汤蠲体以祷祈兮,蒙庬褫以拯民。」《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岐伯剖腹以蠲肠。」
驿置(驛置)yì zhì
(1).驿站。也指驿马。《新唐书·柳公绰传》:“比馆递匱乏,驛置多闕。” 宋 陆游 《秋夕书事》诗之二:“时泰徵科简,师还驛置稀。”
(2).谓使用驿马。《宋史·石保兴传》:“ 保兴 曰:‘城危如此,安暇中覆,事定,覆而不允,愿以家财偿之。’ 夏 人退,驛置以闻, 真宗 贷而不问。”  ——《漢語大詞典》
惠 huì《國語辭典》

惠 [ huì ]

  1. 恩、好处。如:「恩惠」、「略施小惠」。《左传·庄公十年》:「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梅颐尝有惠于陶公。后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相遣收之。」
  2. 姓。如战国时宋有惠施。
  1. 赐赠、赠送。三国魏·曹植〈喜雨〉诗:「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唐·郑谷〈宗人惠四药〉诗:「宗人忽惠西山药,四味清新香助茶。」
  2. 宠爱。《诗经·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唐·张潮〈江风行〉:「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1. 柔顺、和顺。《诗经·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集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1. 请求人时的敬辞。如:「惠存」、「惠顾」、「惠临」、「惠赐一票」。
元元 yuán yuán
(1).百姓;庶民。《战国策·秦策一》:“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高诱 注:“元,善也,民之类善故称元。”《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 李贤 注:“元元,谓黎庶也。”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九:“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清史稿·圣祖纪二》:“从前逋欠,一概豁除。用称朕子惠元元至意。”
(2).善良。《汉书·文帝纪》:“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颜师古 注:“元元,善意也。” 宋 洪迈 《容斋五笔·两汉用人人元元字》:“元元二字,考之六经无所见,而《两汉书》多用之……予谓元元者,民也。而上文又言元元之民,元元黎民,元元万民,近於复重矣。故 颜 注:‘或云,元元,善意也。’”
(3).原始,物之本源。 唐 李咸用 《大雪歌》:“应是 羲和 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
(4).谓推究原始。 清 吴履泰 《读书一章示诸童子》诗:“元元復本本,千载穷冥搜。”
(5).指 老子 。 唐 追崇 老子 为 玄元皇帝 ,故称。 唐 颜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铭》:“穠矣公主! 元元 之绪,圣皇之孙, 肃宗 之女,今上之妹,生人之矩。”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