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司马迁两汉〕《项羽之死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马童项王

马童(馬童)mǎ tóng
戏曲中扮演马夫的角色。绍剧《龙虎斗》:“[马童:]有请千岁!”  ——《漢語大詞典》
面 ( 麵 ) miàn《國語辭典》

面 [ miàn ]

  1. 臉部。如:「面貌」、「顏面」、「臉面」。《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2. 物體的外表或上部的一層。如:「路面」、「水面」、「地面」、「封面」。
  3. 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4. 量詞:➊ ​ 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一面國旗」、「兩面鏡子」、「三面牆」。➋ ​ 計算見面次數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5. 景況、情況。如:「場面」、「局面」、「世面」。
  6. 幾何學上稱線在空間移動而成的形跡,有長、寬度而無厚度。如:「平面」。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見、相見。如:「見面」。《禮記·曲禮上》:「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宋·蘇軾〈與任德翁〉:「年月不面,思企深劇。」
  2. 向著、對著。如:「背山面水」、「面壁思過」。《列子·湯問》:「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1. 當面。如:「耳提面命」、「面授機宜」。《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1.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1.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1.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指 zhǐ《國語辭典》

指 [ zhǐ ]

  1. 手掌前端分支的部分。如:「手指」。唐·白居易〈新乐府·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 一个指头的宽度称为「一指」。如:「三指宽的距离」。
  3. 用意、主旨。如:「言近指远」。《书经·盘庚上》:「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孟子·告子下》:「愿闻其指。」
  1. 用手指示。唐·李白〈陌上赠美人〉诗:「遥指红楼是妾家。」
  2. 朝向、对著。如:「时针正指九点。」、「狙击手把枪管指向甘迺迪。」《吕氏春秋·审分览·知度》:「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
  3. 希望、依赖。如:「指望」、「这老太太就指著她儿子养活呢!」
  4. 斥责。《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故布衣行此,指于国,不容乡曲。」《汉书·卷八六·王嘉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5. 直立、翘起来。如:「令人发指」。《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王 wáng/wàng《國語辭典》

王 [ wáng ]

  1. 古代稱統治天下的君主。如:「君王」、「帝王」、「國王」。《書經·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2. 古代封建社會中地位在公侯之上的爵位。秦漢以後,天子的伯叔兄弟及異姓藩王均稱為「王」。如:「淮南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
  3. 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4. 技藝超群的人。如:「歌王」、「拳王」。
  5. 古代對祖父母輩的尊稱。參見「王父」、「王母」等條。
  6. 姓。如宋代有王安石。
  1. 古代諸侯朝見天子。《詩經·商頌·殷武》:「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史記·卷四·周本紀》:「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1. 大。參見「王虺」、「王鮪」等條。

王 [ yù ]

  1. 《廣韻·入聲·燭韻》:「玉,說文本作王,隸加點以別王字。」同「玉 」。

王 [ wàng ]

  1. 統治天下、稱王。《詩經·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1. 興盛、旺盛。《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通「旺」。
翳 yì《國語辭典》

翳 [ yì ]

  1. 用羽毛制成的车盖。《说文解字·羽部》:「翳,华盖也。」《晋书·卷二五·舆服志》:「戎车,驾四马,天子亲戎所乘者也。载金鼓、羽旗、幢翳。」
  2. 供作蔽覆的东西。《管子·小匡》:「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甲不解垒,兵不解翳。」唐·曹松〈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绝纤尘。」
  3. 一种瞳孔为白膜所蒙蔽,以致无法看清东西的眼疾。宋·苏轼〈赠眼医王生彦若〉诗:「运针如运斤,去翳如拆屋。」
  1. 隐藏、隐居。《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七》:「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宁抱道怀贞,潜翳海隅。」
  2. 遮蔽。《楚辞·刘向·九叹·远逝》:「阜隘狭而幽险兮,石㟥嵯以翳日。」唐·刘禹锡〈磨镜篇〉:「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
  3. 摒弃。《国语·周语下》:「而又夺之资,以益其灾,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新唐书·卷一五六·李元谅传》:「元谅培高浚渊,身执苦与士卒均,菑翳榛莽,辟美田数十里。」

翳 [ ​yī ]

  1. (一)​之又音。
曰 yuē《國語辭典》

曰 [ yuē ]

  1. 说。用于文言文。《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2. 称为、叫做。用于文言文。《书经·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1. 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诗经·豳风·东山》:「我东曰归,我心西悲。」《文选·张衡·东京赋》:「曰止曰时,昭明有融。」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项王(項王)xiàng wáng
指 项籍 。 秦 末 下相 人,字 羽 。从叔父 梁 在 吴中 起事, 梁 败死, 籍 领其军。 秦 亡,自立为 西楚霸王 ,继与 刘邦 争天下。后 汉王 用 张良 、 陈平 计,围 籍 于 垓下 ,至 乌江 自刎。见《史记·项羽本纪》。 唐 李白 《拟恨赋》:“若乃 项王 虎鬭,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 元 贡师泰 《彭城怀古》诗:“ 项王 帐底犹 虞 舞, 汉祖 军中尽 楚 声。”常用以借指失败的英雄。 清 吴伟业 《戏题仕女图·虞兮》诗:“博得美人心肯死, 项王 此处是英雄。”  ——《漢語大詞典》
也 yě《國語辭典》

也 [ yě ]

  1. 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如:「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
  2. 表示疑问的语气。如:「何也?」、「孰可忍,孰不可忍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此画果真邪?幻也?」
  3. 表示感叹的语气。如:「悲也!」《左传·成公二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4. 用来引起下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
  5. 数事并举而论时用。《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6. 置于句中,以调整音节语气。如:「你再也休提。」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随,抵多少水尽也鹅飞。」
  7. 表示或者、还是。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奸夫在那里?姓张姓李?姓赵姓王?可是长也矮,瘦也胖?」《水浒传·第四○回》:「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
  8.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唐·柳宗元〈黔之驴〉:「形之庞也类有德。」
  1. 同样。如:「我懂,你也懂。」、「这个问题我也碰过。」
  2. 强调两事并列。如:「客人中也有坐车的,也有走路的。」《红楼梦·第八回》:「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3. 表示强调。如:「一点也不」、「再也不敢」、「连爸妈也乐得开怀大笑。」
  4. 表示转折。《红楼梦·第二回》:「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5. 表示委婉、让步。如:「这样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