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灵澈共游林下,爱涅槃常坐塔中。
儒林巨擘竹溪公,来憩棠阴访老农。
刘子前身汉中垒,李侯今代柳南宫。
约灵澈共游林下,爱涅槃常坐塔中。
莫把两贤侪一叟。弹冠不与挂冠同。
刘子前身汉中垒,李侯今代柳南宫。
约灵澈共游林下,爱涅槃常坐塔中。
莫把两贤侪一叟。弹冠不与挂冠同。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约 ( 約 ) yuē/yāo
约 [ yuē ]
- 绳子。
-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
-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
- 事先说定:~见。~会。
- 邀请:~请。~集。
- 节俭:节~。俭~。
-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
- 大略:~计。~莫。~略。
-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
- ◎ 用秤称:~~。~一下。
灵 ( 靈 ) líng
灵 [ líng ]
- 有效验:~验。~丹妙药。
- 聪明,不呆滞:~巧。机~。~慧。
- 敏捷的心理活动:~机。~感。~性。
- 精神:~魂。心~。英~。
- 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神~。精~。
- 反映敏捷,活动迅速:~活。~犀。~便(biàn )。
- 关于死人的:幽~。~魂。~柩。
澈 chè《國語辭典》
澈 [ chè ]
形- 水清。宋·苏轼〈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泉源本无情,岂问浊与澈。」
- 穿透、贯通。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记〉:「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通「彻」。
- 通晓、了悟。如:「洞澈」、「大澈大悟」。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副-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动-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动-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游 yóu《國語辭典》
游 [ yóu ]
動- 在水中行動。如:「游泳」。《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淮南子·墬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士者無心而慧。」
- 遨遊。《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於楚,見楚獻惠王。」通「遊」。
- 交往。《左傳·隱公三年》:「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通「遊」。
-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 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 姓。如清代有游士鳳。
林下 lín xià
(1).树林之下。指幽静之地。 南朝 梁 任昉 《求为刘瓛立馆启》:“瑚璉废 泗 上之容,樽俎恣林下之适。” 唐 郑谷 《慈恩寺偶题》诗:“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2).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竺僧朗》:“ 朗 常蔬食布衣,志耽人外……与隐士 张忠 为林下之契,每共游处。” 唐 灵彻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诗:“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宋 文天祥 《遣兴》诗:“何从林下寻 元亮 ,只向尘中作 鲁连 。”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一:“林下有人君侧少,知公未忍説投簪。” 郁雯 《李清照》六:“原想和你一起,退居林下,白头偕老,没有想到又有 湖州 之诏。”
(3).谓闲雅、超逸。《宣和画谱·人物二》:“ 童 以妇人而能丹青……有文士题 童氏 画诗曰:‘林下材华虽可尚,笔端人物更清妍。’”参见“ 林下风气 ”。 ——《漢語大詞典》
(2).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竺僧朗》:“ 朗 常蔬食布衣,志耽人外……与隐士 张忠 为林下之契,每共游处。” 唐 灵彻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诗:“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宋 文天祥 《遣兴》诗:“何从林下寻 元亮 ,只向尘中作 鲁连 。”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一:“林下有人君侧少,知公未忍説投簪。” 郁雯 《李清照》六:“原想和你一起,退居林下,白头偕老,没有想到又有 湖州 之诏。”
(3).谓闲雅、超逸。《宣和画谱·人物二》:“ 童 以妇人而能丹青……有文士题 童氏 画诗曰:‘林下材华虽可尚,笔端人物更清妍。’”参见“ 林下风气 ”。 ——《漢語大詞典》
爱 ( 愛 ) ài
爱 [ ài ]
- 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慕。~情。~戴。~抚。~怜。~恋。~莫能助(虽同情并愿意帮助,但力量做不到)。友~。挚~。仁~。厚~。热~。
- 喜好(hào ):~好(hào)。~唱歌。
- 容易:铁~生锈。
- 重视而加以保护:~护。~惜。
- 吝惜:“百姓皆以王为~也”。
涅 niè《國語辭典》
涅 [ niè ]
名- 可用作黑色染料的矿物,即矾石。《荀子·劝学》:「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淮南子·俶真》:「今涅染缁,则黑于涅;以蓝染青,则青于蓝。」
- 用黑色染、染黑。如:「涅面」、「涅字」。《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晋·陶渊明〈自祭文〉:「宠非己荣,涅岂吾缁。」
槃 pán《國語辭典》
槃 [ pán ]
名- 古時用來盛水的木製托盤。《禮記·內則》:「少者奉槃,長者奉水,請沃盥。」
- 盤子。如:「珠槃」、「夷槃」。宋·蘇軾〈日喻〉:「日之狀如銅槃。」宋·陸游〈除夜〉詩:「守歲全家夜不眠,杯槃狼籍向燈前。」同「盤 」。
- 古時一種似盤子的樂器。《詩經·衛風·考槃》:「考槃在澗,碩人之寬。」
常 cháng《國語辭典》
常 [ cháng ]
名- 伦理关系。如:「伦常」、「三纲五常」。
- 姓。如汉代有常惠。
- 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识」、「人之常情」。
- 固定不变的。如:「常规」。《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规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会」。
- 长久不变的。如:「常设」、「知足常乐」。
- 时时、一次又一次,表示频繁的意思。如:「常常」、「时常」、「老生常谈」。唐˙韩愈〈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坐 zuò《國語辭典》
坐 [ zuò ]
動- 彎曲下肢,將臀部附著在座位上休息。與站相對。如:「坐下」、「坐在椅子上」。
- 古人席地而坐時兩膝著地,故亦稱跪為「坐」。《禮記·玉藻》:「退則坐取屨。」唐·孔穎達·正義:「坐,跪也。」
- 居、處。如:「坐落」、「坐北朝南」、「坐二望一」。
- 搭乘。如:「坐車」、「坐船」。
- 干犯。如:「坐法當死」。
- 處斷、定罪。如:「連坐」、「坐死」。《韓非子·定法》:「公孫鞅之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隋書·卷八三·西域傳·吐谷渾傳》:「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坐則徵物以贖罪。」
- 北平、河北、天津方言。指物體重心極力向下壓。如:「這房子向下坐了。」
- 蒞臨。參見「坐殿」、「坐堂」等條。
- 席位。《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通「座」。
- 堅守不去。參見「坐鎮」、「坐索」等條。
- 比喻平白的、不勞而獲的。如:「坐享其成」、「坐收漁利」。
- 因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羅反,被誅。」唐·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塔中
宋书王懿传仲德三临徐州威德著于彭城立佛寺作白狼童子像于塔中以河北所遇也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