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作吏少佳趣,十年读书多古欢。

全祖望清代〕《鹿田太守问予不出之意何其决也笑而答之

野人家住鄞江上,但见山清而水寒。一行作吏少佳趣,十年读书多古欢。

也识敌贫如敌寇,其奈爱睡不爱官。况复头颅早颁白,那堪逐队争金襕。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一行作吏佳趣十年读书古欢

一行作吏 yī xíng zuò lì
一经为官。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宋 姜夔 《角招序》:“今予离忧, 商卿 一行作吏,殆无復此乐矣。” 清 李渔 《慎鸾交·雪愤》:“作赋《西京》旧有才,一行作吏手慵抬。”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虽一行作吏,未遽废也。”  ——《漢語大詞典》
少 shǎo/shào《國語辭典》

少 [ shǎo ]

  1.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话好像少了一点。」
  1. 短缺、不够。如:「米面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个人,不知有没有候补的?」
  2. 二数相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3. 丢失、遗失。如:「我屋里少了几件东西,你们知不知道?」
  4. 轻视、不满。《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1. 不久、短时间。《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2. 不经常的。如:「这是少有的事。」
  3. 略微、稍微。《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史记·卷 一一○·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少 [ shào ]

  1. 年幼的、年轻的。如:「少男」、「少女」、「少爷」。
  1. 幼年或年轻的时候。《墨子·兼爱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2. 年轻的人。《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王氏诸少并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
  3. 姓。如汉代有少年唯。
佳趣 jiā qù
高雅的情趣。 唐 张九龄 《题画山水障》诗:“对翫有佳趣,使我心眇绵。” 唐 李白 《与从姪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诗:“诗成傲云月,佳趣满 吴 洲。” 宋 王安石 《明州钱君倚众乐亭》:“艤船谈笑政即成,洗涤山川作佳趣。”《宋史·舒璘传》:“敝床疏席,总是佳趣;櫛风沐雨,反为美境。”  ——《漢語大詞典》
十年读书(十年讀書)shí nián dú shū
谓长期努力于学业。《宋书·沈攸之传》:“ 攸之 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諳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宋 黄庭坚 《送刘季展从军雁门》诗之一:“千里荷戈防犬羊,十年读书厌藜莧。”  ——《漢語大詞典》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1.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2.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1.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3.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4.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5.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1.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2.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1.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1.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古欢(古歡,古懽)gǔ huān
亦作“ 古懽 ”。
(1).往日的欢爱或情谊。《文选·古诗〈凛凛岁云暮〉》:“良人惟古懽,枉驾惠前绥。” 李善 注:“良人念昔日之懽爱,故枉驾而迎己。”
(2).借称旧好,老朋友。 清 黄景仁 《杂诗》:“ 鲍叔 称古欢,用惠深自售。”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九:“乡国论文集古欢,幽人三五薜萝看。” 庞树柏 《邀寒琼滨虹蜕公晚酌》诗:“三士连翩至,萧斋接古欢。”按, 清 王士禛 有《古懽录》八卷,记上古至 明 代隐居山林之士,书名借用古语,取与古人为友之意。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