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尽性穷端的。

王*元代〕《百字令 儒宗

圣人传道,执其中、妙在惟精惟一。放则周流弥六合,卷则退藏于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静里包皇极。居仁由义,应机不费毫力。四时天地同参,火符合候,默默存真息。三五归元至德纯,保合太和冲溢。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尽性穷端的。死生勘破,到头还是空寂。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尽性端的

体用(體用)tǐ yòng
(1).本体和作用。语本《参同契》卷下:“春夏据内体……秋冬当外用。”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是用发恳惻之诚,咨体用之要。”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告词用上语》:“制云:朕自东朝之归,方知南面之乐,宜时懿戚,同此体用。” 严复 《原强》:“且一羣一国之成之立,其间体用功能,实无异于生物之一体,大小虽殊,而官治相准。”
(2). 中国 古代哲学亦以“体用”指事物的本体、本质和现象。  ——《漢語大詞典》
一原 yī yuán
一个本原。《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身处江海之上,而神游魏闕之下,非得一原,孰能至於此哉!” 高诱 注:“一原,道之原也。”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神则合物我於一原,达死生於一致,絪緼合德,死而不亡。”  ——《漢語大詞典》
显微(顯微)xiǎn wēi
显著和隐微。 明 李东阳 《泉斋说》:“后人论道者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明 沈鲸 《双珠记·西市认母》:“聆言语,贵思维,孝感曾无间显微。”  ——《漢語大詞典》
无间(無間)wú jiàn
亦作“ 无閒 ”。
(1).没有空隙。指极微小处。《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閒,吾是知无为之有益。”《文选·扬雄〈解嘲〉》:“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 李善 注:“无间,言至微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应嘲》:“旷笼天地之外,微入无閒之内。” 唐 崔璐 《览皮先辈盛制因作十韵》:“小言入无间,大言塞空虚。”
(2).指精微的义理。 晋 丘道护 《道士支昙谛诔》:“研微神锋,妙悟无间;尘之所著,在至斯捐。”
(3).不断;不分。《礼记·檀弓上》“不昼夜居于内” 汉 郑玄 注:“无閒昼夜,恆居于内。”《宋书·礼志四》:“太常丞 韩賁 议:‘按君母之尊,义发《春秋》,庶后饗荐无间。’” 宋 曾巩 《慰慈圣光献皇太后上仙表》:“无间亲疏,实均欷慕。” 鲁迅 《坟·人之历史》:“凡在地球之上,无间有生无生,决无差别。”
(4).没有隔阂;关系极密。《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若 虞 瓚 无閒,同情共力……舍诸天运,徵乎人文,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 宋 陈亮 《酌古论·李愬》:“ 愬 復能待以厚礼,示之赤诚,言笑无间,洞见肺腑。” 草明 《乘风破浪》十九:“ 少祥 没想到,一年到头融洽无间的伙伴,就在新年和旧年交替的时候,闹了个不痛快。”
(5).指没有疏远;不要见外。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上使人諭之曰:‘朕无间於卿,天日可鉴,何遽如此?’”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郎君閒暇,须一相访,无间老夫也!”
(6).无可非议;无懈可击。《论语·泰伯》:“子曰:‘ 禹 ,吾无间然矣。’” 朱熹 集注:“间,罅隙也。谓指其罅隙而非议之也。” 汉 蔡邕 《朱公叔谥议》:“始与诸儒考礼定议,加 陈留 府君以 益州 之謚,是后览之者,亦无间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 唐 元稹 《和乐天赠樊著作》:“ 皋 、 夔 、 益 、 稷 、 禹 ,粗得无间然。”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圆满无间,然后谓之全人。”
(7).即无间地狱。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 地藏 云:‘彼王当入无间,向来风即业风也。’因引 咸 看地狱。”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苟一毫忠赤不尽……便当永堕无间,万劫为驴,与兄骑乘。” 苏曼殊 《遯迹记》:“当振大军於觉海,驱天魔於无间。”参见“ 无间地狱 ”。  ——《漢語大詞典》
尽性(盡性)jìn xìng
儒家谓人物之性均包含天理,唯至诚之人,才能发挥人和物的本性,使各得其所。《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孔颖达 疏:“穷极万物深妙之理,究尽生灵所禀之性。”《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汉 郑玄 注:“尽性者,谓顺理之使不失其所也。” 唐 杨炯 《送并州旻上人诗》序:“道尊德贵,所以名称并闻;尽性穷神,所以身心不动。” 明 方孝孺 《尚友斋记》:“古今一理也,智与愚一性也,能穷理而尽性,虽即吾身为 孔 孟 可也。”  ——《漢語大詞典》
穷 ( 窮 ) qióng
穷 [ qióng ]
  1. 缺乏财物:贫~。~苦。~则思变。
  2. 处境恶劣:~困。~蹙。~窘。~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3. 达到极点:~目。~形尽相。~兵黩武。
  4. 完了:~尽。山~水尽。日暮途~。
  5. 推究到极点:~物之理。~追(➊极力追寻;➋尽力紧追)。~究。
端的 duān dì
(1).真的;确实。 宋 晏殊 《凤衔杯》词:“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 元 杨樵云 《满庭芳·影》词:“溪桥断,梅花晴雪,端的白三分。”《水浒传》第二三回:“ 武松 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2).到底;究竟。《西游记》第七四回:“端的是什么妖精,他敢这般短路。”
(3).始末;底细。 宋 柳永 《征部乐》词:“凭谁去花衢觅,细説此中端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夫人到京便知端的,休得忧虑。”
(4).凭准。 宋 晏几道 《六幺令》词:“还是南云少,锦字无端的。”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