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三槐裔皆当贵,为六梅孙莫太臞。
每抱怀中玉雪如,吴霜不觉点虬须。
生三槐裔皆当贵,为六梅孙莫太臞。
抹黛村眉惭丑怪,约黄宫额费妆涂。
南园树老花零落,还许邹枚访旧无。
生三槐裔皆当贵,为六梅孙莫太臞。
抹黛村眉惭丑怪,约黄宫额费妆涂。
南园树老花零落,还许邹枚访旧无。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生三 shēng sān
指天地。语出《老子》:“一生二,二生三。”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散淳一之根,潜分步骤,鼓生三之气,以制寰瀛。” ——《漢語大詞典》
槐 huái《國語辭典》
槐 [ huái ]
名- 植物名。蝶形花科槐树属,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背面绿白色,密被薄毛。夏秋开淡黄白色蝶形花。结荚果,含褐色种子,可入药。
裔 yì《國語辭典》
裔 [ yì ]
名- 衣服的边缘。《说文解字·衣部》:「裔,衣裾也。」
- 边缘。《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淮南子·原道》:「故虽游于江浔海裔,目观掉羽武象之乐。」
- 后代子孙。如:「后裔」。《文选·左思·吴都赋》:「其居则高门鼎贵,魁岸豪杰,虞魏之昆,顾陆之裔。」
- 边远的地方。《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唐·柳宗元〈自衡阳移桂十余本植零陵所住精舍〉诗:「谪官去南裔,清湘绕灵岳。」
- 边疆民族的总称。《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 姓。如春秋时代齐国有裔款。
皆 jiē《國語辭典》
皆 [ jiē ]
副- 全、都,統括之詞。如:「草木皆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眾人皆醉,我獨醒。」《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 並、同。《儀禮·聘禮》:「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階。」通「偕」。
当 ( 噹 當 ) dāng/dàng
当 [ dāng ]
-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 掌管,主持:~家。~权。~政。
-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 应该:应~。理~。老~益壮。
- 抵敌:万夫不~之勇。
-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 顶端,头:瓦~。
-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 合宜:恰~。适~。妥~。
-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 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 吃亏,受骗:上~。
-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贵 ( 貴 ) guì
贵 [ guì ]
- 价钱高,与“贱”相对:~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如油。
- 指地位高:~族。~戚。~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国。~庚(请问别人年龄)。~姓。~干(gàn )(问人要做什么)。
- 特别好的,重要的:~重(zhòng )。珍~。尊~。民为~。
- 值得看重,重视:可~。
- 指中国贵州省:云~高原。
- 姓。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表目的:~了。~何。
- 对,向:不足~外人道。
- 帮助,卫护。
六 liù/lù《國語辭典》
六 [ liù ]
名- 介于五与七之间的自然数。大写作「陆」,阿拉伯数字作「6」。
六 [ lù ]
名- 国名。周代时位于今大陆地区安徽省六安县北,一说在今大陆地区安徽舒城县东南六十里处。
- 姓。皋陶之后,以国为氏。
梅 méi《國語辭典》
梅 [ méi ]
名- 植物名。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性耐寒,叶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色红或白。果实味酸,可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 姓。宋代有梅尧臣,明代有梅鼎祚。
孙 ( 孫 ) sūn/xùn
孙 [ sūn ]
- 儿子的儿子:~子。~女。
-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
-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
-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 姓。
- ◎ 古同“逊”。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副-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名-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太 tài《國語辭典》
太 [ tài ]
副- 過甚。如:「太多」、「太熱」、「太客氣了!」
- 形容程度極高(多用於肯定)。如:「太偉大了!」、「太精細了!」
- 很(多用於否定)。如:「不太好」、「不太妙」。
- 極、最。如:「太古」、「太始」。
- 高或大。如:「太學」、「太空」。
- 身分、輩分最高或更高的。如:「太老伯」、「太老師」、「太夫人」。
- 稱謂:➊ 用以尊稱輩分極高的長輩。如:「祖太」、「阿太」。➋ 參見「[[太太]]」條。
臞 qú《國語辭典》
臞 [ qú ]
形- 清瘦、瘦弱。《广韵·去声·遇韵》:「臞,瘦。」《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形容甚臞。」宋·陆游〈雪夜作〉诗:「君勿轻臞儒,有志事竟成。」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