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君坎坷无遭遇,岂似吾徒终岁贫。
将军干城自赳赳,岂徒罝兔称马走。人看燕颔复鸢肩,不识锦心仍绣口。
曾悬金印耀兜鍪,楼船笳鼓淮之洲。秋风萋菲生道路,拂衣归猎南山头。
南山归猎不得意,青鬓朱颜那可迟。但须肆志美遨游,肯令高抱空憔悴。
醇醪八斗醉不醒,向人白眼无复青。有时挥毫吐胸臆,倒踏泰华翻沧溟。
散为云霞结为绮,狂呼老杜醉呼李。谁言匡鼎能说诗,一时侪辈莫可拟。
琅琊中丞人中龙,推毂唯称张长公。弇山似是习池上,葛强日日陪山翁。
归来烟月五湖冷,独往翩然如泛梗。几向山僧乞石床,时逐飞云度前岭。
忆昨值我横塘西,相将携手寻招提。深林趺坐花疑雨,青天挥盏醉如泥。
坐拥沙弥不知返,醉语呫嚅日渐晚。扁舟荡漾菰蒲深,仰天大叫发㜕婘。
胸中垒块浇仍多,土木形骸奈尔何。若令借与桃花马,定堕城边绿玉波。
与君通家非一世,与君结交在绮岁。年来词赋穷而工,风期汗漫遥相励。
余亦穷途失意人,读书三十未成名。纵君坎坷无遭遇,岂似吾徒终岁贫。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纵君(縱君)zòng jūn
恣肆无度的君主。《国语·晋语一》:“有纵君而无諫臣,有冒上而无忠下。”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五》:“夫暴君、纵君一也,但有强弱之差耳。” ——《漢語大詞典》
坎坷 kǎn kě
(1).高低不平貌。《汉书·扬雄传上》:“濊 南巢 之坎坷兮,易 豳 岐 之夷平。” 颜师古 注:“坎坷,不平貌。” 唐 韩愈 《合江亭》诗:“长綆汲沧浪,幽蹊下坎坷。” 石震 《踏察纪事》:“走在这上面,就象半夜摸黑走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一样,深一脚浅一脚,走一步一身冷汗。”
(2).比喻困顿不得志。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李 以定册立 武后 勋,恃宠任势, 王 恶而弹之,坐是见贬,坎坷以至于终。”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纪存》:“余一生坎坷不遇,岂能自立耶?”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困顿不得志。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李 以定册立 武后 勋,恃宠任势, 王 恶而弹之,坐是见贬,坎坷以至于终。”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纪存》:“余一生坎坷不遇,岂能自立耶?”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 ——《漢語大詞典》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遭遇 zāo yù
(1).犹遇到。《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古者赏有功,襃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 司马贞 索隐:“言遭遇乱时则上武也。”《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譬如盲龟值浮木孔,此二难值,今已遭遇。”《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王太尉 ﹞山中採药,遭遇 纯阳真人 ,得度为仙。” 沙汀 《还乡记》二:“她猜不透他们会遭遇什么事,但一定有不幸在等他们。”
(2).犹际遇。《汉书·丙吉传》:“自曾孙遭遇, 吉 絶口不道前恩。” 颜师古 注:“遭遇谓升大位也。” 唐 常建 《太公哀晚遇》诗:“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元 耶律楚材 《和冯扬善韵》:“伟材鲜遭遇,君臣难两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四:“ 元 以词曲取士,於载籍无徵,唯 宋 时词人遭遇极盛。”
(3).泛指人生经历。 汉 张衡 《思玄赋》:“惟天地之无穷兮,何遭遇之无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计其一生遭遇,亦无更得志於食餼者。” 苏曼殊 《绛纱记》:“吾书今先揭 梦珠 小传,然后述余遭遇。”
(4).指遇到的不幸的事情。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光颜 ,一健儿也,遭遇多,偶立微功,岂可妄求名族?” 清 李渔 《慎鸾交·论心》:“人生切忌貌如花,既已如花,遭遇既能佳!” 峻青 《海啸》第一章二:“大水灾之后,他老是挂念着她们,不知道这祖孙二人的遭遇。” ——《漢語大詞典》
(2).犹际遇。《汉书·丙吉传》:“自曾孙遭遇, 吉 絶口不道前恩。” 颜师古 注:“遭遇谓升大位也。” 唐 常建 《太公哀晚遇》诗:“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元 耶律楚材 《和冯扬善韵》:“伟材鲜遭遇,君臣难两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四:“ 元 以词曲取士,於载籍无徵,唯 宋 时词人遭遇极盛。”
(3).泛指人生经历。 汉 张衡 《思玄赋》:“惟天地之无穷兮,何遭遇之无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计其一生遭遇,亦无更得志於食餼者。” 苏曼殊 《绛纱记》:“吾书今先揭 梦珠 小传,然后述余遭遇。”
(4).指遇到的不幸的事情。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光颜 ,一健儿也,遭遇多,偶立微功,岂可妄求名族?” 清 李渔 《慎鸾交·论心》:“人生切忌貌如花,既已如花,遭遇既能佳!” 峻青 《海啸》第一章二:“大水灾之后,他老是挂念着她们,不知道这祖孙二人的遭遇。” ——《漢語大詞典》
岂 ( 豈 ) qǐ/kǎi
岂 [ qǐ ]
- 助词,表示反诘(➊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➋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 古同“恺”,快乐。
- 古同“凯”,胜利的。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动-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吾徒 wú tú
(1).我的门徒。《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犹我辈。 汉 班固 《答宾戏》:“ 孔 终篇於西狩,声盈塞於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 五代 伍乔 《龙潭张道者》诗:“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 明 高启 《送虚白上人序》:“ 虚白 之贤,不唯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 ——《漢語大詞典》
(2).犹我辈。 汉 班固 《答宾戏》:“ 孔 终篇於西狩,声盈塞於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 五代 伍乔 《龙潭张道者》诗:“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 明 高启 《送虚白上人序》:“ 虚白 之贤,不唯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 ——《漢語大詞典》
终岁(終歲)zhōng suì
终年;整年。《管子·治国》:“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 唐 白居易 《丘中有一士》诗:“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嘆声。” ——《漢語大詞典》
贫 ( 貧 ) pín
贫 [ pín ]
-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穷。~寒。~民。清~。
- 缺乏,不足:~乏。~血。~瘠。
- 絮烦可厌:~相(xiàng )。~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
- 僧道谦称:~道。~僧。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