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一分手,忽忽白驹过。

全祖望清代〕《沈篙师编修不见十年遇之杭西湖上喜而有作

与君一分手,忽忽白驹过。旧学知加邃,颠毛亦并多。

相逢真意外,率尔共商歌。且向湖干去,临风醉芰荷。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一分忽忽白驹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1.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2.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3.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4. 称谓:➊ ​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5. 姓。如明代有君助。
  1.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一分 yī fēn
(1).整体分为若干分的一部分。《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 汉 王充 《论衡·解除》:“夫土地犹人之体也……则一宅之土,犹人一分之肉也。” 宋 真德秀 《问止于至善》:“知到十分精处,而行处有一分未密,亦未得为至善。”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 文王 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 武王 伐 商 之时, 文王 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 文王 。”
(2).一点儿;少量。 战国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臣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宋史·道学传一·邵雍》:“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许那 高四 的东西也一分不少,都悄地送了。”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漢語大詞典》
手 shǒu《國語辭典》

手 [ shǒu ]

  1. 人体的上肢。如:「右手」、「手脑并用」。
  2. 从事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如:「水手」、「选手」、「国手」、「高手」。
  3. 做事的人。如:「助手」、「帮手」、「人手不足」。
  4. 技能、本领。如:「在运动方面,他真有一手。」
  5. 作法。如:「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亲手写的。如:「手谕」、「手书」、「手抄」。
  2. 与手有关的。如:「手杖」、「手榴弹」。
  3.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如:「手册」。
忽忽 hū hū
(1).倏忽,急速貌。《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兮其将暮。” 宋 王安石 《骅骝》诗:“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 清 戴名世 《戴母唐孺人寿序》:“忽忽遂至四五十年,恍如昨日,而余亦老矣。” 胡国梁 《黄花岗之役》:“我在教练所,忽忽已有一个多礼拜了。”
(2).迷糊,恍忽。《文选·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怊悵自失。” 李善 注:“忽忽,迷也。”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后其人忽忽如失魂,经日乃差。” 明 何景明 《还至别业》诗之一:“寧知非梦寐,忽忽心未安。”
(3).失意貌。《史记·韩长孺列传》:“乃益东徙屯,意忽忽不乐。数月,病欧血死。”《南史·刘孝绰传》:“﹝ 孝绰 ﹞晚年忽忽不得志。”《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尧咨 性刚戾,数被挫辱,忽忽无聊。”
(4).模糊不清。《管子·内业》:“折折乎如在於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 汉 王粲 《伤夭赋》:“昼忽忽其若昏,夜炯炯而至明。”《隋书·天文志中》:“鬼质欲其忽忽不明则安,明则兵起,大臣诛。” 清 龚自珍 《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十二:“凭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靄生。”
(5).不经意,轻率。 汉 刘向 《说苑·谈丛》:“忽忽之谋不可为也,惕惕之心不可长也。”
(6).象声词。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六段:“松林又爱招风,光听见四面山头忽忽好响,不知风有多大。”  ——《漢語大詞典》
白驹(白駒)bái jū
(1).白色骏马。比喻贤人、隐士。语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縶之维之,以永今朝。”《后汉书·崔駰传》:“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驹之所从。” 宋 陆游 《寄题胡基仲故居》诗:“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縶白驹。” 清 钱谦益 《父国光先赠中宪大夫河南归德府知府加赠太常少卿仍前阶制》:“皎皎白驹,世咸慕逸民於空谷。”
(2).《诗·小雅》篇名。《诗·小雅·白驹序》:“《白驹》,大夫刺 宣王 也。” 郑玄 笺:“刺其不能留贤也。”
(3).用作赠别贤士之辞。 汉 王粲 《赠士孙文始》诗:“虽则同域,邈其迥深;白驹远志,古人所箴。” 三国 魏 曹植 《释思赋》:“彼朋友之离别,犹求思乎白驹。”
(4).比喻流逝的时间。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星霜玄鸟变,身世白驹催。”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覩此白驹弹指,岂堪华髮蒙头。” 王横 《哭子美》诗:“白驹惊电驰,人生本如寄。”  ——《漢語大詞典》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过 [ guo ]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过 [ guō ]
  1.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