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名-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 称谓:➊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 姓。如明代有君助。
-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不见(不見)bú jiàn
(1).看不到。《易·艮》:“行其庭,不见其人。” 唐 韩愈 《琴操·拘幽操》诗:“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和星。” 茅盾 《色盲》:“ 李蕙芳 赶快拾起一片碎瓦,正想掷过去,那虾蟆一跳,便不见了。”
(2).谓不易看到。《左传·成公十六年》:“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张舜徽 注:“谓防止怨恨不仅在明显之仇恨,尚须图谋不易见之细微怨恨。”
(3).不看,不读。《梁书·任昉传》:“ 昉 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餘卷。”
(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脚上那一种,做一头睡,自然闻不见,不消虑他。” 柯岩 《快活的小诗·眼镜惹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眼镜怎么找不见?” ——《漢語大詞典》
(2).谓不易看到。《左传·成公十六年》:“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张舜徽 注:“谓防止怨恨不仅在明显之仇恨,尚须图谋不易见之细微怨恨。”
(3).不看,不读。《梁书·任昉传》:“ 昉 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餘卷。”
(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脚上那一种,做一头睡,自然闻不见,不消虑他。” 柯岩 《快活的小诗·眼镜惹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眼镜怎么找不见?” ——《漢語大詞典》
汉家(漢家)hàn jiā
(1). 汉 室, 汉 朝。《史记·梁孝王世家》:“方今 汉 家法 周 , 周 道不得立弟,当立子。” 唐 吴筠 《赠将军》诗:“未会 汉 家青史上, 韩 彭 何处有功劳?” 宋 梅尧臣 《燕》诗:“轻如 汉 家后,斜避 楚 臺风。” 明 何景明 《胡人猎图歌》:“众中若认射鵰手, 汉 家谁是 李将军 ?”
(2).汉族。 宋 范仲淹 《耀州谢上表》:“皆 汉 家叛人所为枝叶之辞也。” 许地山 《危巢坠简·东野先生》:“你是 汉 家子孙,能为同胞出力的地方,应当尽力地帮助。” ——《漢語大詞典》
(2).汉族。 宋 范仲淹 《耀州谢上表》:“皆 汉 家叛人所为枝叶之辞也。” 许地山 《危巢坠简·东野先生》:“你是 汉 家子孙,能为同胞出力的地方,应当尽力地帮助。” ——《漢語大詞典》
左辅(左輔)zuǒ fǔ
汉 三辅之一 左冯翊 的别称。因在 京兆尹 之左(东)得名。后世亦称京东之地为“左辅”。 唐 杜甫 《沙苑行》:“君不见, 左辅 白沙如白水,繚以周墙百餘里。” 仇兆鳌 注:“ 梦弼 曰:《汉书》:‘ 京兆尹 、 左冯翊 、 右扶风 ,谓之三辅。’ 同州 、 汉 属 冯翊郡 ,故曰 左辅 。” 唐 杜甫 《留花门》诗:“连云屯 左辅 ,百里见积雪。” ——《漢語大詞典》
百万(百萬)bǎi wàn
形容数目极大。《国语·晋语二》:“吾命之以 汾阳 之田百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 楚 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一人之辨,重於九鼎之寳;三寸之舌,强於百万之师。” 唐 韩愈 《出门》诗:“ 长安 百万家,出门无所之。”粤剧《关汉卿》第八场:“愿你再写新词,多编剧本,口诛笔伐,胜过他百万雄兵。” ——《漢語大詞典》
户 ( 戶 ) hù
户 [ hù ]
- 一扇门,门:门~。窗~。~枢不蠹。夜不闭~。
- 人家:~口。~主。门~之见(亦指派别上的成见)。
- 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业务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头。开~。
- 门第:门当~对。
- 姓。
里胥 lǐ xū
指里长。《汉书·食货志上》:“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於右塾,邻长坐於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里胥,如今里吏也。” 唐 韩愈 《谢自然》诗:“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輙倾数家之产。”参见“ 里长 ”。 ——《漢語大詞典》
夜惊(夜惊)
史记周勃世家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夜齐书高帝纪与黑蠡拒战自晡达明旦矢石不息其 大雨鼓叫不复相闻将士积日不得寝食军中马夜惊城内乱走太祖秉烛正坐厉声呵止之如此者数四 宋史燕懿王德昭传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自任士林蟠松赋剑津之吏照水夜惊长房之竹腾波 驾 李嘉祐送裴员外诗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方干自缙云赴郡叙事诗见昼怯下 ——《骈字类编》
厌 ( 厭 ) yàn
厌 [ yàn ]
- 嫌恶,憎恶:~恶(wù)。讨~。~倦。喜新~旧。不~其详。学而不~。
- 满足:贪得无~。
桴鼓 fú gǔ
(1).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迅速。 宋 罗泌 《路史·后纪三·炎帝》:“教化兴行,应如桴鼓。” 明 张居正 《葬地论》:“世言葬地能作人祸福,谓葬得吉壤,家必兴隆,得恶地,家必衰替,若影响桴鼓之符应者,悉妄也。” 清 王韬 《上当路论时务书》:“人心之机器,速於影响;一国之鑪锤,捷於桴鼓。是在为上者善用之耳。”参见“ 桴鼓相应 ”。
(2).指战鼓。《史记·田叔列传》:“ 田仁 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鬭, 仁 不及 任安 。’”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把笳声桴鼓相呼唤,令羣丑抱头窜。”
(3).指警鼓。用于报警告急。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三》:“由此桴鼓希鸣,世无偷盗。” 唐 崔日用 《饯唐永昌》诗:“ 洛阳 桴鼓今不鸣,朝野咸推重太平。” 康有为 《公民自治篇》:“故即有循吏,至于桴鼓不鸣,庞吠无警,餘粮栖亩,讼狱少囚,则以为治效之至矣。”
(4).乐鼓的一种。《文献通考·乐考九》:“桴鼓, 唐 燕乐有之,今太常鐃吹前部用之。” ——《漢語大詞典》
(2).指战鼓。《史记·田叔列传》:“ 田仁 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鬭, 仁 不及 任安 。’”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把笳声桴鼓相呼唤,令羣丑抱头窜。”
(3).指警鼓。用于报警告急。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三》:“由此桴鼓希鸣,世无偷盗。” 唐 崔日用 《饯唐永昌》诗:“ 洛阳 桴鼓今不鸣,朝野咸推重太平。” 康有为 《公民自治篇》:“故即有循吏,至于桴鼓不鸣,庞吠无警,餘粮栖亩,讼狱少囚,则以为治效之至矣。”
(4).乐鼓的一种。《文献通考·乐考九》:“桴鼓, 唐 燕乐有之,今太常鐃吹前部用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