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市井数十家,城中平田无一步。

张耒宋代〕《齐安行

黄州楚国分三户,葛蔓为城当楼橹。
江边市井数十家,城中平田无一步。
土冈瘦竹青复黄,引水种稻官街旁。
客樯朝集暮四散,夷言啁哳来湖湘。
使君丽谯涂垩赭,门狭不能行两马。
满城蛙噪乱更声,谷风谷谷黄鸦鸣。
最愁三伏热如甑,北客十人八九病。
百年生死向中州,千金莫作齐安游。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江边市井数十城中平田一步

江边(江边)
唐 李嘉祐 伤吴中 舞袖朝欺陌上春,歌声夜怨江边月。
唐 戴叔伦 宿灌阳滩 十月江边芦叶飞,灌阳滩冷上舟迟。
唐 王涯 琴曲歌辞 蔡氏五弄 游春曲二首 其一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唐 姚合 送崔约下第归扬州 江边道路多苔藓,尘土无由得上衣。
唐 王建 道中寄杜书记 西南东北暮天斜,巴字江边楚树花。
唐 李商隐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
唐 李咸用 寄修睦上人 江边月色到岩前,此际心情必相似。
唐 司空图 自郧乡北归 回避江边同去雁,莫教惊起错南飞。
唐 郑谷 慈恩寺偶题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唐 张乔 七松亭 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唐 罗隐 巫山高 暮洒朝行何所之,江边日月情无尽。  ——《骈字类编》
市井 shì jǐng
(1).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其得名之由,有数说:(1)《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 尹知章 注:“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2)《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汉 何休 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初学记》卷二四:“或曰:古者二十亩为井,因井为市,故云也。”(3)《汉书·货殖传序》:“商相与语财利於市井。” 颜师古 注:“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处;井,共汲之所,故总而言之也。”(4)《诗·陈风·东门之枌序》 孔颖达 疏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俗説:市井,谓至市者当於井上洗濯其物香洁,及自严饰,乃到市也。”(5)《史记·平準书》:“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张守节 正义:“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於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后亦泛指店铺,市场。
(2).街头,街市。《诗·陈风·东门之枌序》:“男女弃其旧业,亟会於道路,歌舞於市井尔。”
(3).城邑;城市;集镇。《尉缭子·攻权》:“兵有胜于朝廷,有胜于原野,有胜于市井。”《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水浒传》第四回:“出得那‘五臺福地’的牌楼来,看时,原来却是一箇市井,约有五七百人家。”
(4).指商贾。《史记·平準书》:“ 孝惠 、 高后 时,为天下初定,復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清 邹容 《革命军》:“外国之富商大贾,皆为议员执政权,而 中国 则贬之曰‘末务’,卑之曰‘市井’,贱之曰‘市侩’,不得与士大夫为伍。”
(5).指城市中流俗之人。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二:“ 淮阴 市井笑 韩信 , 汉 代公卿忌 贾生 。” 明 薛论道 《水仙子·卖狗悬羊》曲:“貌衣冠,行市井,且只图屋润身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其父本市井,闻 姚 讚扬,私心窃喜。”
(6).指行为无赖、狡猾。《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尤辰 虽然市井,从未熬刑,只得实説。”
(7).指粗俗鄙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尤大鼻》:“ 韶 谢曰:‘惠然肯留,深愜素望,第慙少子不学,出言市井,谈锋不敌,徒聒听闻。’”  ——《漢語大詞典》
数十(数十)
南史宗悫传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盻上壮之  ——《韵府拾遗 缉韵》
家 jiā/jia/jie《國語辭典》

家 [ jiā ]

  1. 眷屬共同生活的場所。如:「家庭」、「回家」。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2. 一門之內共同生活的人。《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吳人應之不恭,怒殺而去之,吳人往報之,盡屠其家。」
  3. 學術流派。如:「儒家」、「道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
  4.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農家」、「商家」、「店家」、「少東家」。
  5. 尊稱學有專長或有專門技術的人。如:「專家」、「文學家」、「科學家」。
  6.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婦道人家」。
  7. 古代大夫所統治的政治區域。與「國」相對。《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8. 私有財產。《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賣庸而播耕者,主人費家而美食。」《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
  9. 量詞。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住戶不滿十家」、「三家報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開了三家分公司。」
  10. 姓。如周代有家伯。
  1. 居住。《文選·江淹·別賦》:「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
  1.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2. 家中的。如:「家事」、「家人」、「家產」、「家業」、「家僮」。
  3.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1. 置於句中。相當於「地」、「的」。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他道俺哥哥十分家沉醉,且吃些兒熱湯熱水。」《西遊記·第五一回》:「大碗家寬懷暢飲。」

家 [ gū ]

  1. 對女子的尊稱。《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 」同「姑 」。
城中
唐 杜甫 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唐 王建 洛中张籍新居 最是城中闲静处,更回门向寺前开。
《韵府拾遗 东韵》:杜审言诗野兴城中𤼵朝英物外求  ——《骈字类编》
平田
唐 杜甫 茅堂检校收稻二首 其一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  ——《骈字类编》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1.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一步 yī bù
(1).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朱子语类》卷二:“只似在圆地上走,一人过急一步,一人差不及一步,又一人甚缓,差数步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儿离得远如一步也。”
(2).谓步伐一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收拾行李,一步地都行上,两口儿眉头暂开放。”
(3).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务的某一段。《景德传灯录·灵龛禅师》:“出处非千佛,春来草自清,问碌碌地时如何?试进一步看。” 宋 真德秀 《西山语录·日至月至》:“ 孟子 教人只云养心莫善於寡欲, 周子 又进一步教人曰:‘由寡以至於无, 颜子 三月不违者,已到无欲之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我的意思,总等他进一步,功名成就,纔给他提亲呢。”《红楼梦》第七十回:“我们每日每人临一篇给他,搪塞过这一步儿去就完了。”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六章第三节:“要从这种斗争中去肃清公开的或隐藏的汉奸势力;要做到这一步也只有依靠民众的力量。”
(4).长度名。历代不一,如 周 以八尺为一步, 秦 以六尺为一步,后亦以五尺为一步。《礼记·王制》:“古者以 周 尺八尺为步,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为步。” 孔颖达 疏:“古者八寸为尺,今以 周 尺八尺为步,则一步有六尺四寸。”《新唐书·突厥传上》:“ 后魏 筑长城,议者以为人治一步,方千里,役三十万人。”
(5).中医运气学说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为“一步”。《素问·六微旨大论》:“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王冰 注:“一步,凡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