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水鹤(水鶴)shuǐ hè
(1).即鹤。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四:“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2).铁路上给蒸汽机车加水的装置。上部伸出横向的输水管,能左右旋转,管的前端弯下来的部分像鹤的头部。 ——《漢語大詞典》
(2).铁路上给蒸汽机车加水的装置。上部伸出横向的输水管,能左右旋转,管的前端弯下来的部分像鹤的头部。 ——《漢語大詞典》
鸣 ( 鳴 ) míng
鸣 [ míng ]
-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
-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城堞 chéng dié
(1).城上的矮墙。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及 翟 伐 卫 ,寇挟城堞矣。” 唐 元稹 《欲曙》诗:“片月低城堞,稀星转角楼。” 清 魏源 《城守篇·守备上》:“城堞亦名城垜,以躲身为义也。不能躲身则如勿堞。堞不宜太高,高则掷石无力;堞口不宜太狭,狭则碍於击贼。”
(2).泛指城墙。 唐 白居易 《大水》诗:“ 潯阳 郊郭间,大水岁一至。閭阎半漂荡,城堞多倾坠。” 宋 苏舜钦 《诣匦疏》:“闻 河东 地大震裂,涌水,坏屋庐城堞。” 康有为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诗:“城堞逶迤万柳红,西山岧嵽霽明虹。” ——《漢語大詞典》
(2).泛指城墙。 唐 白居易 《大水》诗:“ 潯阳 郊郭间,大水岁一至。閭阎半漂荡,城堞多倾坠。” 宋 苏舜钦 《诣匦疏》:“闻 河东 地大震裂,涌水,坏屋庐城堞。” 康有为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诗:“城堞逶迤万柳红,西山岧嵽霽明虹。” ——《漢語大詞典》
飞 ( 飛 ) fēi
飞 [ fēi ]
-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 极,特别地:刀子~快。
-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萤 ( 螢 ) yíng
萤 [ yíng ]
- 〔~火虫〕昆虫,黄褐色,尾部有发光器。
- 〔~石〕矿物。具有玻璃光泽,受光或受热后常能变色,亦称“氟石”。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名-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 登載。如:「上報」、「上帳」。
-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 參見「上聲 」條。
戟衣 jǐ yī
戟套。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探春》之八:“公门吏散后,风摆戟衣斜。”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雨晴文石滑,风暖戟衣翻。”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七引 宋 梅圣俞 《和宋次道紫宸早朝》:“却出常朝殿前过,戟衣风动自相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