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冢偶陇庞老去,过溪忽见远公迎。
陈著〔宋代〕《同范景山到城西墺游鹿苑寺》
片帆带月趁潮行,晓及三江作住程。
上冢偶陇庞老去,过溪忽见远公迎。
山疑无路亦多路,鸟独有声时一声。
境自醉乡风唤醒,斜阳烟草旧花城。
上冢偶陇庞老去,过溪忽见远公迎。
山疑无路亦多路,鸟独有声时一声。
境自醉乡风唤醒,斜阳烟草旧花城。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上冢(上塚)shàng zhǒng
亦作“ 上塚 ”。 指首辅,朝廷大臣。 宋 宋祁 《贺孔谏议上任启》:“干将沃若,式观上冢之容;粉米襜如,更重趋庭之训。”
亦作“ 上塚 ”。 上坟,扫墓。《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宋 庄绰 《鸡肋编》卷上:“寒食日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於塋树。” 元 萨都剌 《崔镇阻风有感》诗:“逆风吹河河倒行,阻风时节近清明,南人北人俱上塜,桃花杏花飞满城。”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诗之二:“连鑣双使节,上塜一迴车。” ——《漢語大詞典》
亦作“ 上塚 ”。 上坟,扫墓。《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宋 庄绰 《鸡肋编》卷上:“寒食日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於塋树。” 元 萨都剌 《崔镇阻风有感》诗:“逆风吹河河倒行,阻风时节近清明,南人北人俱上塜,桃花杏花飞满城。”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诗之二:“连鑣双使节,上塜一迴车。” ——《漢語大詞典》
偶 ǒu《國語辭典》
偶 [ ǒu ]
名- 用土、木、金属等材料雕塑的人像。如:「泥偶」、「木偶」。
- 同伴。《史记·卷九一·黥布传》:「迺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宋·苏轼〈凤翔八观诗·石鼓歌〉:「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 配偶。如:「怨偶」、「佳偶天成」。《红楼梦·第四回》:「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 姓。如明代有偶桓。
- 成双的。与「奇」相对。如:「二、四、六……都是偶数。」
- 碰巧、不是经常的。如:「偶遇」、「偶发」、「偶一为之」。
- 相对的。如:「偶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 婚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如欲偶吾者,必先投诗,吾当自择。」
- 对等、匹敌。《抱朴子·外篇·钧世》:「诸硕儒高才之赏文者,咸以古诗三百未有足以偶二贤之所作也。」
陇 ( 隴 ) lǒng
陇 [ lǒng ]
- 中国甘肃省的别称。
- 古地名,在今中国甘肃省:得~望蜀(喻人贪得无厌)。
- 古同“垄”,土埂。
庞 ( 龐 ) páng
庞 [ páng ]
- 大:~大。~然大物。
- 杂乱:~杂。
- 脸:面~(脸盘)。~眉皓首(眉发花白,年老的样子)。
- 姓。
老去 lǎo qù
(1).谓人渐趋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 汪循 《老去》诗:“老去心还竞,春来花又新。”
(2).引申为老年;晚年。 沈从文 《〈沈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 明 李东阳 《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老年;晚年。 沈从文 《〈沈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 明 李东阳 《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漢語大詞典》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 错误:~错。记~。
-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 姓。
溪 xī《國語辭典》
溪 [ xī ]
名- 山间的小河流。后泛指小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唐·杜甫〈玉华宫〉诗:「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溪 [ qī ]
- (一)之又音。
忽 hū《國語辭典》
忽 [ hū ]
动- 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 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 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远公(遠公)yuǎn gōng
晋 高僧 慧远 ,居 庐山 东林寺 ,世人称为 远公 。 唐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诗:“尝读 远公 传,永怀尘外踪。” 宋 梅尧臣 《访矿坑老僧》诗:“莫貰 远公 酒,余非 陶令 贤。”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四一:“ 远公 置酒, 佛印 烧猪,真正名士,佛亦当少恕。” ——《漢語大詞典》
迎 yíng《國語辭典》
迎 [ yíng ]
动- 接。如:「迎接」、「送往迎来」。《仪礼·士昏礼》:「主人如宾服迎于门外。」宋·王安石〈白沟行〉:「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 奉承。如:「逢迎」。《新唐书·卷九六·杜如晦传》:「怀道及隋时位吏部主事,方炀帝幸江都,群臣迎阿,独怀道执不可。」
- 朝著、向著。如:「迎面」、「迎风」。唐·李华〈河南府参军厅壁记〉:「每从容府中,或有异政,虽不吾以,必预咨谋,如川决防,如竹迎刃。」
迎 [ yìng ]
动- 对方尚未到达而亲自前往迎接。《诗经·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一》:「昔县人陈明,与梅氏为婚,未成而妖魅诈迎妇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