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孰知 shú zhī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復伤其寒。” 唐 韩愈 《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漢語大詞典》
简易(簡易)jiǎn yì
(1).简单易行;不烦难。《墨子·非命中》:“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高帝 悉去 秦 苛仪法,为简易。”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于时狱官事繁,篆书不给,御史 程邈 有罪繫 云阳 狱中,变篆为隶,以从简易。”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为心赋》:“彼惧烦苛,我则崇简易之道。”
(2).疏略平易。《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 外类倜儻简易而内重。”《宋书·武帝纪下》:“性尤简易,常著连齿木屐,好出 神虎门 逍遥,左右从者不过十餘人。” 宋 苏轼 《李仲蒙哀词》:“浑朴简易弃弗申兮,往者不还我思君兮。”
(3).设施不完备。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论》:“ 汉 初,国家简易,制度未备。” 唐 柳宗元 《凌助教蓬屋题诗》序:“栋宇简易,仅除风雨。”《当代》1987年第5期:“我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直到简易运货车从屁股后面冒出的浓烟遮住了他,我才失神地转过身来。” ——《漢語大詞典》
(2).疏略平易。《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 外类倜儻简易而内重。”《宋书·武帝纪下》:“性尤简易,常著连齿木屐,好出 神虎门 逍遥,左右从者不过十餘人。” 宋 苏轼 《李仲蒙哀词》:“浑朴简易弃弗申兮,往者不还我思君兮。”
(3).设施不完备。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论》:“ 汉 初,国家简易,制度未备。” 唐 柳宗元 《凌助教蓬屋题诗》序:“栋宇简易,仅除风雨。”《当代》1987年第5期:“我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直到简易运货车从屁股后面冒出的浓烟遮住了他,我才失神地转过身来。”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 还给:~还。物~原主。
-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 结局:~宿(sù)。
-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 自首。
刘向 liú xiàng
(约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在江苏省沛县)人,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等 ——《整理自网络》
谁使(谁使)
郭璞诗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韵府拾遗 纸韵》
循良 xún liáng
(1).谓官吏奉公守法。《北史·孙搴等传论》:“ 房謨 忠勤之操,始终若一。 恭懿 循良之风,可谓世有人矣。”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出膺贤守,则郡国循良。”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吾每见循良之吏,有活民之心,而民终不能活者,不刚也。” 孙中山 《孙文学说·不知亦能行》:“官吏不过为人民之僕,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也。其循良者,吾民当任用之;其酷劣者,当淘汰之。”
(2).指循良的官吏。 唐 柳宗元 《柳州谢上表》:“常以万邦共理,必藉於循良。” 清 朱彝尊 《送张夫子巡抚山东》诗之一:“循良久数 张京兆 ,副相依然 汉 上公。”
(3).善良。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乌可执一哉?” 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舟子颇循良,令其糴米煮饭。” ——《漢語大詞典》
(2).指循良的官吏。 唐 柳宗元 《柳州谢上表》:“常以万邦共理,必藉於循良。” 清 朱彝尊 《送张夫子巡抚山东》诗之一:“循良久数 张京兆 ,副相依然 汉 上公。”
(3).善良。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乌可执一哉?” 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舟子颇循良,令其糴米煮饭。” ——《漢語大詞典》
作 zuò《國語辭典》
作 [ zuò ]
動- 興起、振起。如:「興風作浪」。《說文解字·人部》:「作,起也。」《易經·乾卦·九五》:「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 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 創作。如:「寫作」、「作畫」、「作詩」。《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進行、舉行。如:「作戰」、「作簡報」。
- 為、當。如:「認賊作父」。
- 假裝。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 進行某事。如:「作媒」、「作證」、「作事」。同「做 」。
- 成為。如:「作人」、「作官」。同「做 」。
- 製造。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 事業。如:「工作」。《禮記·緇衣》:「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莊后。」
- 詩文書畫與藝術品稱為「作」。如:「傑作」、「佳作」、「名作」。
作 [ zuó ]
- 參見「作摩」、「作料」等條。
作 [ zuō ]
名- 工人、工匠。如:「木作」、「石作」、「瓦作」。
- 製作某些工藝作品的場所。如:「作坊」。《三國志·卷二四·魏書·孫禮傳》:「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帝奇其意而不責也。」
- 招惹、自找。如:「自作自受」。
寇 kòu《國語辭典》
寇 [ kòu ]
名- 盗匪,或指外来的入侵者。如:「贼寇」、「草寇」、「敌寇」、「流寇」、「倭寇」、「穷寇莫追」。唐·杜甫〈登楼〉诗:「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明·侯方域〈宁南侯传〉:「是时秦寇入豫,良玉当往勦,见司徒公。」
- 姓。如北魏有寇谦之,宋代有寇准。
- 侵犯、掠夺。如:「入寇」、「寇边」。《书经·费誓》:「无敢寇攘,逾垣墙。」
恂 xún《國語辭典》
恂 [ xún ]
动- 相信、信任。《列子·周穆王》:「黄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 恐惧、害怕。《庄子·齐物论》:「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
- 通畅、畅达。《庄子·知北游》:「思虑恂达,耳目聪明。」
- 急猝。《庄子·徐无鬼》:「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