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从苦不款,惜别难为情。

朱翌宋代〕《送张巨山

天方六月暑,君有千里行。
相从苦不款,惜别难为情。
发轸子胥山,落帆石头城。
火云午尤奇,水风晚更清。
辉辉萤自烛,嘒嘒蝉争鸣。
今代太史氏,昔者兰台英。
人如晋宋间,诗与颜谢并。
吾君志恢复,求士出至诚。
玉堂紫微省,待子来经营。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相从惜别难为情

相从(相從)xiāng cóng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漢語大詞典》
苦 kǔ《國語辭典》

苦 [ kǔ ]

  1. 五味之一。似黄莲、胆汁的味道,与「甘」、「甜」相反。《荀子·正名》:「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
  2. 难以忍受的境况。如:「诉苦」、「吃苦耐劳」、「受苦受难」、「苦中作乐」、「苦尽甘来」。
  1. 受累、为难。如:「他如此忍辱负重,真是苦了他了!」
  2. 磨炼。《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 患、怕。《汉书·卷三四·韩信传》:「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文选·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旱。」
  1. 有苦味的。如:「苦瓜」、「苦茶」。
  2. 艰辛、难受。如:「苦境」、「苦日子」、「一脸苦笑」。《孟子·梁惠王上》:「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3. 愁闷。如:「愁眉苦脸」。唐·李白〈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1. 尽心尽力的。如:「苦劝」、「苦谏」、「埋头苦干」、「寒窗苦读」。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款 kuǎn《國語辭典》

款 [ kuǎn ]

  1. 錢財。如:「公款」、「存款」、「提款」、「貸款」、「贓款」、「身懷巨款」。
  2. 法令、條目。如:「條款」。《宋史·卷二六五·張齊賢傳》:「(齊賢)​命具款,乃召兩吏,令甲家入乙舍,乙家入甲舍。」
  3. 規格、樣式。參見「款式 」條。
  4. 書畫或信件上的題字。如:「上款」、「下款」、「落款」。
  5. 量詞:➊ ​ 計算文書分項的單位。如:「這條文分成三項四款。」➋ ​ 閩南方言計算物件的單位。相當於「種」、「件」。如:「兩三物件」。
  1. 招待。如:「款待」。《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當下治飯相款。」
  2. 叩、敲。如:「款門」、「款關」。南朝梁·范雲〈贈張徐州謖詩〉:「還聞稚子說,有客欸柴扉。」
  3. 慰留、休息。《新唐書·卷九二·王君廓傳》:「乃獨款詵。詐曰:『有急變,當白!』」宋·楊萬里〈夜宿王才臣齋中睡覺聞風雪大作〉詩:「終年纔小款,明日又言歸。」
  1. 徐緩的、慢慢的。如:「款步」。宋·梅堯臣〈送胥裴二子迴馬上作〉詩:「豈唯遊子倦,疲馬行亦款。」
  2. 誠懇的。《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而修禮地祇,謁款天神。」南朝宋·裴駰·集解:「款,誠也。謁告之報誠也。」
惜别 xī bié
舍不得离别。 南朝 齐 王融 《萧谘议西上夜禁》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唐 岑参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惜别冬夜短,务欢杯行迟。” 宋 司马光 《和道粹春寒趋馆马上口占》:“雪华犹惜别,物意倍添新。” 巴金 《家》十九:“ 瑞珏 和 淑英 姐妹们想到 琴 第二天就要回家去,都有一种惜别的心情。”  ——《漢語大詞典》
难为情(難爲情)nán wéi qíng
(1).谓感情上受不了。 晋 石崇 《王明君词》诗:“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唐 韩愈 《桃源图》诗:“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宋 王安石 《食黍行》:“富贵常多患祸婴,贫贱亦復难为情。” 明 刘基 《旅兴》诗之四:“太息以终宵,展转难为情。”
(2).情面上过不去。《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设或你定要尽心,他决然不受,那时彼此都难为情。”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六:“后来果然找到了她自己的椅子,对 李君 道歉,而且觉得很难为情。” 茅盾 《林家铺子》三:“我们也算老主顾,今天先透一个信,免得临时多费口舌,大家面子上难为情。”参见“ 难以为情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