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如草木部刺史,屡进药石谏大夫。

朱翌宋代〕《诸公劝楚真叟应进士举以诗勉之

太祖皇帝龙飞初,君家枢密推日车。
一时事载太史笔,九庙画展功臣图。
昭陵取士极妙选,乃孙应诏从诸儒。
威如草木部刺史,屡进药石谏大夫。
谁知冷落百蛮里,忽见其后清而腴。
读书过眼似皎月,裁诗出手争秋蕖。
诸公力请举进士,骈四债六子有余。
三经新义未改科,一代元老出此涂。
要令我才必有用,不忧此口无以糊。
他年上国与计偕,看日五色传天衢。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威如草木刺史药石大夫

威如 wēi rú
敬畏貌。《易·大有》:“厥孚交如,威如,吉。” 孔颖达 疏:“如,语辞也……‘威如,吉’者,威畏也。”《易·家人》:“有孚威如,终吉。”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中:“ 司马防 诸子虽冠,不命不敢坐,不问不敢言,庶几乎威如也。”  ——《漢語大詞典》
草木 cǎo mù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漢語大詞典》
部 bù《國語辭典》

部 [ bù ]

  1. 中央政府院以下的行政机关名称。如:「教育部」、「外交部」。
  2. 专指机关中分别担任不同职务的单位。如:「出版部」、「编辑部」。
  3. 指将整体条理划分,进而归纳成的各个类别。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也。」《晋书·卷九二·文苑传·李充传》:「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以类相从,分作四部,甚有条贯,秘阁以为永制。」
  4. 全体中的一些分子。如:「局部」、「部分」。
  5. 部首。如:「二一四部首系统的第一部是『一』部,最后一部是『龠』部。」
  6. 军队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如:「连部」、「营部」、「师部」、「总部」、「司令部」。
  7. 部队、军队。《史记·卷一一○·匈奴传》:「汉将军王恢部出代击胡辎重,闻单于还,兵多,不敢出。」《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昆阳即破,一日之闲,诸部亦矣。」
  8. 量词:➊ ​ 计算书籍、影视戏剧等的单位。如:「一部辞典」、「两部单元剧」、 「三部电影」。➋ ​ 计算车辆或机器等的单位。如:「一部摩托车」、「三部推土机」。
  1. 统率。如:「所部者众」。《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
  2. 布置、安排。参见「部署 」条。
刺史 cì shǐ
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汉武帝 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 成帝 改称州牧, 哀帝 时复称刺史。 魏 晋 于要州置都督兼领刺史,职权益重。 隋炀帝 、 唐玄宗 两度改州为郡,改称刺史为太守。后又改郡为州,称刺史,此后太守与刺史互名。 宋 于州置知州,而无刺史职任,刺史之名仅为武臣升迁之阶。 元 明 废名, 清 仅用为知州之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其餘观察及诸州刺史、县令、録事、参军多至每月五十千。”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隋以后刺史》:“ 汉 之刺史犹今之巡按御史; 魏 晋 以下之刺史,犹今之总督; 隋 以后之刺史,犹今之知府及 直隶 知州也。”  ——《漢語大詞典》
屡 ( 屢 ) lǚ
屡 [ lǚ ]
     ◎ 接连着,不止一次:~次。~年。~见不鲜。~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战~捷。
进 ( 進 ) jìn
进 [ jìn ]
  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
  2. 入,往里去:~见。~谒。~谗。
  3. 吃,喝:~食。~餐。滴水未~。
  4.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
  5. 奉上,呈上:~言。~奉。~献。
  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药石(藥石)yào shí
(1).药剂和砭石。泛指药物。《列子·杨朱》:“及其病也,无药石之储;及其死也,无瘞埋之资。” 汉 枚乘 《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説而去也。” 三国 魏 曹髦 《伤魂赋》:“ 岐 鹊 骋技而弗救,岂药石之能追。” 宋 苏轼 《答子由颂》诗:“病根何处容他住,日夜还将药石攻。” 明 方孝孺 《深虑论》二:“药石所以治疾而不能使人无疾。”
(2).比喻规戒。《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孙 之爱我,疾疢也; 孟孙 之恶我,药石也。” 唐 元稹 《批宰臣请上尊号第三表》:“而乃过为溢美,频上鸿名。谅多忠赤之诚,殊非药石之爱。” 清 谭嗣同 《仁学》四四:“詆毁我者,金玉我也;干戈我者,药石我也。”
(3).佛教僧人过午不食,称晚食为“药石”。《黄檗清规》:“药石,晚食也。比丘过午不食,故晚食名药石,为疗饿渴病也。”  ——《漢語大詞典》
谏 ( 諫 ) jiàn
谏 [ jiàn ]
     ◎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劝。进~。~阻。兵~。从~如流。
大夫 dà fū
(1).古职官名。 周 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各等中又分上、中、下三级。后因以大夫为任官职者之称。 秦 汉 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 唐 宋 尚存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 明 清 全废。
(2).爵位名。如 秦 汉 分爵位为公士、上造等二十级,其中大夫居第五级,官大夫为第六级,公大夫为第七级,五大夫为第九级。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隋 、 唐 、 明 、 清 的光禄大夫、荣禄大夫原为文职散官的称谓,专为封赠时用。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