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短歌催酒,惜别年时。
明月依然,玉人何处,画桥流水参差。记短歌催酒,惜别年时。
休问笛家旧谱,寒食近、烟柳丝丝。怜消受、分香手汗,浥润唇脂。
孤飞。野云迹渺,还一舸烟波,自和新词。问岁寒叠鼓,春梦应迷。
何事潜蛟夜舞,歌慷慨、怀古增悲。频吟弄、夫君未来,要眇谁思。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记 ( 記 ) jì
记 [ jì ]
-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
-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
-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
-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
-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
-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
-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短歌 duǎn gē
日文五行诗的固定形式,其第一行与第三行各有五个音节,其它各有七个音节
形式短小的汉语古典歌行诗 ——《漢語大詞典》
形式短小的汉语古典歌行诗 ——《漢語大詞典》
催 cuī《國語辭典》
催 [ cuī ]
动- 促使行动开始,或加速进行。如:「催生」、「时间到了,催他上车。」《文选·李密·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酒 jiǔ《國語辭典》
酒 [ jiǔ ]
名- 用米、麦或水果等发酵酿制而成,内含酒精的刺激性饮料。如:「米酒」、「葡萄酒」。宋·陆游〈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三首之三:「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
惜别 xī bié
舍不得离别。 南朝 齐 王融 《萧谘议西上夜禁》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唐 岑参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惜别冬夜短,务欢杯行迟。” 宋 司马光 《和道粹春寒趋馆马上口占》:“雪华犹惜别,物意倍添新。” 巴金 《家》十九:“ 瑞珏 和 淑英 姐妹们想到 琴 第二天就要回家去,都有一种惜别的心情。” ——《漢語大詞典》
年时(年時)nián shí
(1).当年,往年时节。 晋 王羲之 《杂帖一》:“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復可耳。” 唐 卢殷 《雨霁登北岸寄友人》诗:“忆得年时 冯翊 部, 谢 郎相引上楼头。” 元 张可久 《庆东原·春思》曲:“垂杨径,小院春,为多情减尽年时俊。” 刘国钧 《月词》:“伤心最是当前景,不似年时共倚阑。”
(2).岁月;年代。 晋 陆机 《梁甫吟》:“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徵。”《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与造年时邈絶,世不相及,无復藉闻。”《魏书·寇讚传》:“ 苻坚 僕射 韦华 ,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一:“虽说年时久了,但毫无损坏。”
(3).方言。去年。 明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年时此日,问苍天,遭的什么花甲。” 章炳南 晏甬 《钟万财起家》第一场:“年时个也同我那烟杆子汉种了两垧谷子,临后叫乱草欺了苗,谷穗子长得象指头大。”
(4).指历法的年月时日。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春秋》名经而实史也,专於经则理虚而无证,专於史则事碍而不通,所以难也。年时闰朔,禘郊庙制,理之纲条,不专於史也。”
(5).年头,年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不则一日,到了 山西 潞州 高平县 下马村 那边,正是丰稔年时,诸般买卖好做,就租个富户人家的房子住下了。” ——《漢語大詞典》
(2).岁月;年代。 晋 陆机 《梁甫吟》:“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徵。”《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与造年时邈絶,世不相及,无復藉闻。”《魏书·寇讚传》:“ 苻坚 僕射 韦华 ,州里高达,虽年时有异,恒以风味相待。”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一:“虽说年时久了,但毫无损坏。”
(3).方言。去年。 明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年时此日,问苍天,遭的什么花甲。” 章炳南 晏甬 《钟万财起家》第一场:“年时个也同我那烟杆子汉种了两垧谷子,临后叫乱草欺了苗,谷穗子长得象指头大。”
(4).指历法的年月时日。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春秋》名经而实史也,专於经则理虚而无证,专於史则事碍而不通,所以难也。年时闰朔,禘郊庙制,理之纲条,不专於史也。”
(5).年头,年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不则一日,到了 山西 潞州 高平县 下马村 那边,正是丰稔年时,诸般买卖好做,就租个富户人家的房子住下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