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阳我昔见苏李,人言吴子归未几。

晁补之宋代〕《赠麻田山人吴子野

汶阳我昔见苏李,人言吴子归未几。
长啸春风大泽西,却望麻田山万里。
不逢郑老溪上箭,欲致朱公路傍米。
今年穷巷丝生发,马尾吹风化衣袷。
定知赤鲤蓦波涛,何意黄冠惊仆妾。
琅函万过阴魄悲,心无丹白炉生儿。
山中种芝岂无侣,成都醉眠未当去。
愿从王烈或见呼,试访孙登竟无语。
弃家内愧非此流,此身天地一虚舟。
未应齿豁尘埃里,乞与青精救白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汶阳苏李人言吴子未几

汶阳(汶阳)
唐 王维 寒食汜上作 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
唐 刘长卿 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句当苗税充百官俸钱 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春日言怀见寄 今想临戎地,旌旗出汶阳。  ——《骈字类编》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昔 xī《國語辭典》

昔 [ xí ]

  1. 過去的、從前的。如:「昔日」。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1. 夜晚。《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通「夕」。
  2. 姓。如漢代有昔登。

昔 [ cuò ]

  1. 粗糙。《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苏李(蘇李)sū lǐ
(1). 汉 苏武 与 李陵 的并称。 唐 韩愈 《荐士》诗:“五言出 汉 时, 苏 李 首更号。”《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语曰‘ 苏 李 居前, 沉 宋 比肩’,谓 苏武 、 李陵 也。”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 苏 李 属和之篇, 鲍 谢 酣吟之响。”
(2). 唐 苏味道 、 李峤 及 苏颋 、 李乂 的并称。《新唐书·苏味道传》:“ 苏味道 , 赵州 欒城 人。九岁能属辞,与里人 李嶠 俱以文翰显,时号 苏 李 。”《新唐书·苏颋传》:“时 李乂 对掌书命,帝曰:‘前世 李嶠 、 苏味道 文擅当时,号 苏 李 ;今朕得 頲 及 乂 ,何愧前人哉!’”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苏李》:“ 汉 时 苏武 、 李陵 称‘ 苏 李 ’; 唐 时 苏味道 、 李嶠 亦称‘ 苏 李 ’; 明皇 时, 苏頲 、 李乂 对掌文翰, 明皇 亦称为‘ 苏 李 ’。”  ——《漢語大詞典》
人言 rén yán
(1).别人的评议。《左传·昭公四年》:“礼义不愆,何恤於人言。” 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之三:“早知百和俱灰烬,未信人言弱胜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认是大姓力量大,致得人言如此。”
(2).人的言语。 唐 储光羲 《昭圣观》诗:“石池辨春色,林兽知人言。”
(3).砒霜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 信州 ,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辟臭虫方,用木瓜打碎,烧烟薰之,若加人言少许,其子粒粒皆爆碎。”  ——《漢語大詞典》
吴子 wú zǐ
(1).对 战国 卫 人 吴起 的敬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吴子 曰:‘待公而食。’”《南史·陈伯之传》:“所以 廉公 之思 赵 将, 吴子 之泣 西河 ,人之情也。”
(2). 南北朝 时北人对南人的蔑称。《南史·檀道济传》:“ 魏 人闻之,皆曰:‘ 道济 已死,吴子辈不足復惮。’”参见“ 傖父 ”。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未几(未幾)wèi jǐ
(1).不久。《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朱熹 集传:“未几,未多时也。”《后汉书·马廖传》:“前下制度未几,后稍不行。虽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师。”《晋书·魏咏之传》:“ 咏之 初在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始为 殷仲堪 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 熙寧 中,予预太史,尝按发其欺,免官者六人。未几,其弊復如故。”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笑柄·不准》:“有名进士某者,选得知县,到任未几,有报窃案刃伤事主者,刑席拟批,总嫌不当。” 郭沫若 《海涛集·离沪之前》:“未几, 仿吾 亦来,我把 仿吾 拉了去, 安娜 也同去。”
(2).不多。《晋书·阳裕载记》:“吾及 晋 之清平,歷观朝士多矣,忠清简毅,篤信义烈,如 阳士伦 者,实亦未几。”
(3).指(年龄)不大。《南齐书·高帝纪上》:“主上春秋未几,诸王竝幼冲。”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