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千端
唐 吴融 无题 万态千端一瞬中,沁园芜没伫秋风。 ——《骈字类编》
蜀锦(蜀錦)shǔ jǐn
(1).原指 四川 生产的彩锦。后亦为织法似 蜀 的各地所产之锦的通称。多用染色熟丝织成,色彩鲜艳,质地坚韧。 三国 魏 曹丕 《与群臣论蜀锦书》:“前后每得蜀锦,殊不相比,适可讶,而 鲜卑 尚復不喜也。” 唐 杜甫 《白丝行》:“繰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 宋 晏殊 《山亭柳·赠歌者》词:“偶学 念奴 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八折:“慵描眉翠,闻説因由梳掠迟。轻笼蜀锦把头低,偷揭香帘认是谁。”《西游记》第十八回:“那老者戴一顶乌綾巾,穿一领葱白蜀锦衣……出来笑语相迎。” 郭沫若 《瓶》诗之一:“啊,我怎么总把她记不分明!她那蜀锦的上衣,青罗的短裙,碧绿的绒线鞋儿上着耳根,这些都还在我如镜的脑中驰骋。”参阅 元 费著 《蜀锦谱》。
(2).比喻华丽的文采。 唐 罗隐 《江都》诗:“歌听丽句 秦 云咽,诗转新题蜀锦铺。” 宋 叶适 《哀巩仲至》诗:“君文蚤贵重,蜀锦载胡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桃花园》:“故或隻语生香, 江 花独灿;亦有数章迭綺,蜀锦纷披。”
(3).海棠的别称。 宋 王十朋 《蜀锦亭》诗“犹餘蜀中锦,爱惜比甘棠”自注:“蜀锦,海棠也。” 清 陈维嵩 《满庭芳·咏西府海棠》词:“豪华甚,千堆蜀锦,那用 杜陵 诗。”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华丽的文采。 唐 罗隐 《江都》诗:“歌听丽句 秦 云咽,诗转新题蜀锦铺。” 宋 叶适 《哀巩仲至》诗:“君文蚤贵重,蜀锦载胡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桃花园》:“故或隻语生香, 江 花独灿;亦有数章迭綺,蜀锦纷披。”
(3).海棠的别称。 宋 王十朋 《蜀锦亭》诗“犹餘蜀中锦,爱惜比甘棠”自注:“蜀锦,海棠也。” 清 陈维嵩 《满庭芳·咏西府海棠》词:“豪华甚,千堆蜀锦,那用 杜陵 诗。” ——《漢語大詞典》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形-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番 fān/pān《國語辭典》
番 [ fān ]
名- 旧时对边境少数民族或外国的称呼。如:「土番」、「红毛番」。
- 旧称轮流接替的职务。《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旬日,得精兵一十三万,分系诸卫,更番上下,以实京师。」《新唐书·卷一二六·杜暹传》:「暹率当番卫士缮三宫城,浚池,督役不少懈。」
- 量词:➊ 计算次数的单位。相当于「回」、「次」。如:「三番两次」、「思考一番」、「白费一番苦心」。《南史·卷三二·张敷传》:「父邵使士南阳宗少文谈系象,往复数番。」宋·张炎〈高阳台·接叶巢莺〉词:「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➋ 计算倍数的单位。如:「连续几天的涨停板,使他持有的股票价值翻两番。」
- 外国的、外族的。如:「番邦」、「番船」、「番茄」、「番椒」、「番薯」。
番 [ pó ]
名- 姓。如西汉有番系,东汉有番辰。
番 [ pān ]
- 参见「番禺县 」条。
样 ( 樣 ) yàng
样 [ yàng ]
- 形状:~子。模~。图~。同~。装模作~。
- 种类:花~。各种各~。
- 做标准的东西:~板。~本。~品。榜~。
万树(万树)
唐 元稹 离思五首 其二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唐 白居易 曲江有感 曲江西岸又春风,万树花前一老翁。
唐 贾岛 题鱼尊师院 老子堂前花万树,先生曾见几回春。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二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唐 郑良士 游九鲤湖 九溪瀑影飞花外,万树春声细雨中。
宋 欧阳修 黄溪夜泊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骈字类编》
唐 白居易 曲江有感 曲江西岸又春风,万树花前一老翁。
唐 贾岛 题鱼尊师院 老子堂前花万树,先生曾见几回春。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二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唐 郑良士 游九鲤湖 九溪瀑影飞花外,万树春声细雨中。
宋 欧阳修 黄溪夜泊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骈字类编》
春华(春華)chūn huā
(1).春天的花。《汉书·叙传上》:“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 唐 骆宾王 《畴昔篇》:“容鬢年年异,春华岁岁同。” 鲁迅 《无题》诗:“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2).谓春天开花。参见“ 春华秋实 ”。
(3).喻青春年华;少壮之时。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望夫君兮兴咨嗟,横涕泪兮怨春华。” 郁达夫 《再游高庄偶感续成》诗:“从知人世原无定,始信春华例有秋。”
(4).喻女子娇艳的容颜。 明 何景明 《明月篇》:“红闺貌减落春华, 玉门 肠断逢秋色。” ——《漢語大詞典》
(2).谓春天开花。参见“ 春华秋实 ”。
(3).喻青春年华;少壮之时。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望夫君兮兴咨嗟,横涕泪兮怨春华。” 郁达夫 《再游高庄偶感续成》诗:“从知人世原无定,始信春华例有秋。”
(4).喻女子娇艳的容颜。 明 何景明 《明月篇》:“红闺貌减落春华, 玉门 肠断逢秋色。” ——《漢語大詞典》
暖 nuǎn《國語辭典》
暖 [ nuǎn ]
形- 温和、温暖。如:「春暖花开」。《墨子·节用中》:「冬服绀緅之衣,轻且暖。」宋·欧阳修〈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 使冷的变温热。如:「暖酒」、「把手伸过来暖一下。」
暖 [ xuān ]
- 参见「[[暖暖」、「暖姝]]」条。
弄 nòng/lòng《國語辭典》
弄 [ nòng ]
語音 動- 把玩、玩賞。《漢書·卷四二·周昌傳》:「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誰可以為御史大夫者?』」唐·李白〈別山僧〉詩:「何處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敬涇溪。」
- 遊戲、耍弄。如:「逗弄」、「戲弄」、「愚弄」。唐·李白〈長干行〉二首之一:「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
- 做、從事、處理。如:「弄飯菜」、「弄乾淨」。《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你莫管,照我的話弄去就是了。」
- 探察、追究。如:「弄明白」、「這件事一定要弄清楚才行!」
- 取得。如:「他弄來一頂帽子。」《紅樓夢·第五九回》:「只是要你們齊心打夥兒弄幾個錢回家受用,若不隨我,我也不管了。」
- 搖動、攪動。如:「這消息把大家弄得人心惶惶。」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怕露驚宿鳥,風弄庭槐。」
- 姦騙、淫亂。如:「她被弄大了肚子。」《紅樓夢·第六七回》:「你二爺在外頭弄了人。」
- 表演、彈奏。如:「弄笛」、「弄簫」。唐·王涯〈秋夜曲〉:「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 妝飾、修飾。如:「搔首弄姿」。唐·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詞:「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
- 樂曲。如:「江南弄」、「梅花三弄」。《文選·嵇康·琴賦》:「改韻易調,奇弄乃發。」
弄 [ lòng ]
讀音 名- 小巷。如:「巷弄」。《南史·卷五·齊廢帝鬱林王本紀》:「出西弄,遇弒。」
稍 shāo/shào《國語辭典》
稍 [ shāo ]
副- 略微。如:「请稍候」、「稍纵即逝」。
- 颇、甚。《文选·江淹·恨赋》:「紫台稍远,关山无极。」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
- 已经。唐·赵冬曦〈和尹懋秋夜游灉湖〉诗二首之一:「山暗云犹辨,潭幽月稍来。」
- 正、方才。宋·陈师道〈寄晁无斁春怀〉诗:「稍听春鸟语叮咛,又见官池出断冰。」
- 俸禄。《仪礼·聘礼》:「赴者至,则衰而出,唯稍受之。」汉·郑玄·注:「稍,廪食也 。」
- 钱财、赌本。《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公子宽坐,容在下回家去,再取稍来决赌何如?」
- 姓。如汉代有稍腾。
稍 [ shào ]
-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