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际竹边闲适处,更无尘事只清凉。
六人相聚会时康,著甚来由不放狂。遍地园林同已有,满天风月助诗忙。
文章高摘汉唐艳,骚雅浓薰李杜香。水际竹边闲适处,更无尘事只清凉。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水际(水際)shuǐ jì
水边。《魏书·崔楷传》:“臣既乡居水际,目睹荒残,每思 郑 白 ,屡想 王 李 。” 宋 杨万里 《跋尤延之山水两轴》诗之一:“水际芦青荷叶黄,霜前木落蓼花香。” 金 任询 《济南黄台》诗之二:“柴扉水际昼还扃,落日城头晚更明。”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水际无洞,其深入之窍当潜伏水底耳。” ——《漢語大詞典》
竹边(竹邊)zhú biān
边笋。竹鞭末端长出的笋。 清 厉筌 《事物异名录·蔬穀上·笋》:“边笋,即毛笋之旁出者。方荀盛时,生气上升,笋皆竖生,气既衰,根即横生,尽其力可横亘十餘丈,至地之边际,与竹之长短相称,谓之竹边,故名边笋。” ——《漢語大詞典》
闲适(閒適)xián shì
亦作“间适”。亦作“闲适”。 妾代嫡妻之意。《汉书·杜钦传》:“以改前之容侍於未衰之年,而不以礼为制,则其原不可救而后徠异态;后徠异态,则正后自疑而支庶有间适之心。” 颜师古 注:“间,代也,音居莧反。适读曰嫡。”
亦作“间适”。亦作“闲适”。 清闲安逸;优游自在。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至於‘讽諭’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词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宋 苏轼 《与监丞事书》:“君自名臣子,才美渐著,岂復久浮沉里中,宜及今为乐。异时一为世故所縻,求此閒适,岂可復得耶?”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石郎蓑笠墓》:“时以短笛自娱,意亦閒适。” 郁达夫 《一个人在途上》:“这一年的暑假,总算过得最快乐,最闲适。” ——《漢語大詞典》
亦作“间适”。亦作“闲适”。 清闲安逸;优游自在。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至於‘讽諭’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词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宋 苏轼 《与监丞事书》:“君自名臣子,才美渐著,岂復久浮沉里中,宜及今为乐。异时一为世故所縻,求此閒适,岂可復得耶?”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石郎蓑笠墓》:“时以短笛自娱,意亦閒适。” 郁达夫 《一个人在途上》:“这一年的暑假,总算过得最快乐,最闲适。” ——《漢語大詞典》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 居住:穴居野~。
-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 决定,决断:~理。
-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 止,隐退:~暑。
- 地方:~~。~所。
- 点,部分:长(cháng )~。好~。
-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尘事(塵事)chén shì
尘俗之事。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唐 孟浩然 《游景空寺兰若》诗:“寥寥隔尘事,疑是入 鸡山 。”《明史·隐逸传·陈洄》:“戴青霞冠,披白鹿裘,不復与尘事接。”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静宜女史诗》:“纷纷尘事扰居诸,谁识清閒福有餘。” ——《漢語大詞典》
只 ( 衹 隻 ) zhī/zhǐ《國語辭典》
只 [ zhǐ ]
副- 仅。如:「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 尽。如:「只管去做」。
- 但、而。如:「你做得很好,只是少了一点儿变化。」、「他不是不会,只是不用心 罢了。」
- 语尾助词,无义。《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楚辞·屈原·大招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 姓。如明代有只好仁。
只 [ zhī ]
名- 量词。计算物体件数的单位。如:「一只戒指」。同「只 」。
清凉(清涼)qīng liáng
亦作“ 清凉 ”。
(1).寒凉;凉快。《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如无北向户屋,於清凉处亦得。然要须日未出前清凉时下黍。”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诗之一:“烦暑若如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宋 苏轼 《与范子丰》之五:“南方夏热,殊非中原之比,入秋稍得清凉。” 清 黄周星 《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缥缈峰放歌》:“举头便见蒲萄緑,顿令烦暑化清凉。”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天上已没有一块黑云,洗过了的蓝空与洗过了的一切,像由黑暗里刚生出的一个新的、清凉的、美丽的世界。”
(2).清静,不烦扰。《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二:“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 清 李渔 《怜香伴·女较》:“纷纷桃李都收尽,方以外尚餘仙杏,贮我药笼中,引尔清凉境。”
(3).宫殿名。《文选·班固〈西都赋〉》:“ 清凉 宣温,神仙长年。”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 未央宫 有 清凉殿 。” ——《漢語大詞典》
(1).寒凉;凉快。《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如无北向户屋,於清凉处亦得。然要须日未出前清凉时下黍。”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诗之一:“烦暑若如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宋 苏轼 《与范子丰》之五:“南方夏热,殊非中原之比,入秋稍得清凉。” 清 黄周星 《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缥缈峰放歌》:“举头便见蒲萄緑,顿令烦暑化清凉。”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天上已没有一块黑云,洗过了的蓝空与洗过了的一切,像由黑暗里刚生出的一个新的、清凉的、美丽的世界。”
(2).清静,不烦扰。《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二:“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 清 李渔 《怜香伴·女较》:“纷纷桃李都收尽,方以外尚餘仙杏,贮我药笼中,引尔清凉境。”
(3).宫殿名。《文选·班固〈西都赋〉》:“ 清凉 宣温,神仙长年。”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 未央宫 有 清凉殿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