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西垣与内廷,十年四度直承明。

王禹偁宋代〕《出守黄州上史馆相公

出入西垣与内廷,十年四度直承明。
又为太守黄州去,依旧郎官白发生。
贫有妻贤须薄禄,老无田宅可归耕。
未甘便葬江鱼腹,敢向台阶请罪名。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出入西垣内廷十年四度承明

出入 chū rù
(1).出进。《诗·小雅·北山》:“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史记·项羽本纪》:“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关者,闭也。出入由门,关闭当审。” 唐 杜甫 《石壕吏》诗:“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幸喜得他家庄上有个大马圈,另开车门,出入方便。” 鲁迅 《呐喊·自序》:“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
(2).往来。《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 晋 出入,余唯利是视。” 杜预 注:“出入,犹往来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长桑君 亦知 扁鹊 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 扁鹊 私坐,閒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3).支出与收入。《荀子·富国》:“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时臧餘,谓之称数。”《汉书·王陵传》:“天下钱穀一岁出入几何?” 宋 苏轼 《策别九》:“其财赋之出入,簿书之交错,纵横变化,足以为姦,而不可推究。”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你是我得力的管家,一应钱财出入,都是你经手。”
(4).劳逸;作息。《左传·昭公元年》:“若君身,则亦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也。” 孔颖达 疏:“出入,即逸劳也。”《后汉书·张霸传》:“﹝ 张霸 ﹞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号为‘ 张曾子 ’。”
(5).指所估计之数可能或上或下,接近而并不等同。《韩非子·十过》:“ 献公 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 汉 王充 《论衡·气寿》:“ 武王 崩, 周公 居摄七年,復政退老,出入百岁矣。”
(6).谓或出或入,有相似处,亦有相异处。 宋 苏辙 《历代论四·梁武帝》:“ 东汉 以来佛法始入 中国 ,其道与《老子》相出入,皆《易》所谓形而上者。”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进学解》《答客难》也,《送穷文》《逐贫赋》也。小有出入,便成一家。”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三·俞豹论诸葛》:“ 宋 郑如几 尝作《魏春秋》,其説与 俞 相出入。”
(7).谓弯曲,不平直。《韩非子·扬权》:“道不同於万物,德不同於阴阳,衡不同於轻重,绳不同於出入,和不同於燥湿,君不同於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
(8).犹言上报下达。《史记·五帝本纪》:“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 张守节 正义引 孔安国 曰:“听下言纳於上,受上言宣於下。”
(9).谓朝廷内外。指出将入相。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 唐 杜甫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荣。”
(10).谓涉猎广博,融会贯通。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荆公新法新经》:“ 荆公 晚年删定字説,出入百家,语简而意深。” 宋 周庭筠 《〈东园丛说〉跋》:“平时上下论议,出入经传。”
(11).或进或出。比喻变化无定。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荆公新法新经》:“ 荆公 尝曰:‘吾行新法终始以为不可者, 司马光 也;终始以为可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12).指女子嫁者与未嫁者。《礼记·大传》:“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从服。” 郑玄 注:“出入,女子子嫁者及在室者。” 孔颖达 疏:“女子子在室为入,适人为出。”
(13).特指呼吸。《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王冰 注:“出入,谓喘息也。”  ——《漢語大詞典》
西垣 xī yuán
(1).犹西城。《南史·齐纪上·高帝》:“帝方解衣高卧,以安众心,乃索白虎幡,登西垣。”
(2). 唐 宋 时中书省的别称。因设于宫中西掖,故称。 唐 韦应物 《和张舍人夜值中书寄吏部刘员外》:“西垣草詔罢,南宫忆上才。”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表》:“西垣视草,復玷近班。”  ——《漢語大詞典》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内廷 nèi tíng
(1).内庭。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然既属内廷库藏,在外之儒臣又不敢越俎条陈。”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长年承应内廷者,至数十百人之众。出则横行街市,莫与谁何。”详“ 内庭 ”。
(2).内朝。对外廷而言。 清 代内廷指 乾清门 内,皇帝召见臣下、处理政务之所。军机处、南书房等重要机构均设于此。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大学士之充内廷者,例不看本。伏考 雍正 十年以后,内廷之项有五:一、御前大臣,二、军机大臣,三、南书房,四、上书房,五、内务府总管是也。五项何以称内廷?内阁为外廷故也。”参阅《日下旧闻考》卷十三。  ——《漢語大詞典》
十年 shí nián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漢語大詞典》
四度
唐 白居易 移山樱桃 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
唐 白居易 醉游平泉 洛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度到平泉。
唐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其十七 去年四度今三度,恐到凭人折去时。  ——《骈字类编》
直 zhí《國語辭典》

直 [ zhí ]

  1. 不弯曲的。如:「笔直」、「直线」。
  2. 不邪曲,没有私心的。如:「正直」、「耿直」。
  3. 纵的、竖的。如:「直行书写」、「铅直线」。
  4. 行为或性格坦白爽快。如:「心直口快」、「直性子」。
  5. 呆板、僵硬。如:「两眼发直」、「双腿僵直」。
  1. 但、只、不过。《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 竟然、居然。金·元好问〈水调歌头·恨人闲〉词:「恨人闲、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水浒传·第一回》:「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
  3. 没有间隔的。参见「直达 」条。
  1. 抵得上。《史记·卷三○·平准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通「值」。
  2. 抵挡。《汉书·卷二三·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
  3. 当班、站勤。《金史·卷一七·哀宗本纪上》:「日二人直,备顾问。」通「值」。
  1. 报酬、酬金。《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2. 姓。如汉代有直不疑。
承明 chéng míng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2).即 承明庐 。《汉书·翼奉传》:“ 未央宫 又无 高门 、 武臺 、 麒麟 、 凤皇 、 白虎 、 玉堂 、 金华 之殿,独有 前殿 、 曲臺 、 渐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阳尹荆州》诗:“驂驾乘駟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想夜半 承明 ,留教视草,却遣筹边。”参见“ 承明庐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