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天清 tiān qīng
天气清朗。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天清,晏然无云。” 唐 韩愈 《明水赋》:“夜寂天清,烟消气明。”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名-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 季节。如:「春日」、「冬日」。
-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名-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明了 míng liǎo
(1).明白;清晰。《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鲁女生 数説 显宗 时事,甚明了,议者疑其时人也。”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村中闻数百千人行声,或语或笑,或歌或哭,杂扰匆遽,不甚明了。”
(2).清楚地知道或懂得。 五代 齐己 《闭门》诗:“中心自明了,一句祖师言。”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六:“凡事度其在我者,此心晓然明了,则应之必易,发之必当,不復加思虑而缓急皆中节矣。”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惟此一件人生大事未能明了,心下时时烦懣。” ——《漢語大詞典》
(2).清楚地知道或懂得。 五代 齐己 《闭门》诗:“中心自明了,一句祖师言。”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六:“凡事度其在我者,此心晓然明了,则应之必易,发之必当,不復加思虑而缓急皆中节矣。”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惟此一件人生大事未能明了,心下时时烦懣。” ——《漢語大詞典》
了见(瞭見)le jiàn
望见。 清 林则徐 《札苏藩司为英船驶至浙江洋面赶修宝山沿海炮台》:“﹝六月﹞初四日巳刻,远远瞭见有双桅夹板夷船一隻,由东南外洋驶至 南韭山 对开极东外洋游弋,随即前赴堵截。”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我看为和大路以北联络方便,又要瞭见村里,就在村西北面的山里最好。” ——《漢語大詞典》
峰岭 fēng lǐng
1.亦作\"峰岭\"。
2.山岭。 ——《漢語大詞典》
2.山岭。 ——《漢語大詞典》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動-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胜 ( 勝 ) shèng《國語辭典》
胜 [ shēng ]
- 参见「胜键」、「双胜类」等条。
谢 ( 謝 ) xiè
谢 [ xiè ]
- 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仪。~忱(谢意)。~恩。~意。面~。致~。感~。
- 认错,道歉:~过。~罪。
- 推辞:~绝。闭门~客。
- 凋落,衰退:~顶。~世(去世)。凋~。新陈代~。
- 告诉,询问:“使人称~:‘皇帝敬劳将军。’”
- 逊,不如:“锦江何~曲江池?”
- 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 姓。
朓 tiǎo《國語辭典》
朓 [ tiǎo ]
名- 古代称农历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时为「朓」。《说文解字·月部》:「朓,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南朝宋·谢庄〈月赋〉:「朒朓警阙,朏魄示冲。」
朓 [ tiào ]
名- 人名用字。如南朝有谢朓。
龊龊(齪齪)chuò chuò
拘谨貌;谨小慎微貌。《史记·货殖列传》:“而 邹 鲁 滨 洙 泗 ,犹有 周公 遗风,俗好儒,备於礼,故其民齪齪。”《新唐书·杜牧传》:“ 牧 刚直有奇节,不为齪齪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故其建立,殊自伟然,不齪齪於末世局面。” 陈三立 《吴董卿大令在扬州见余近句有诗相及赋此酬之》诗:“写忧齪齪拈吟笔,偶尔流传江海间。” ——《漢語大詞典》
远视(遠視)yuǎn shì
(1).看得远。亦指看得全面。《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刘禹锡 《伤我马词》:“长顾远视,顺而能力。”
(2).视力缺陷的一种。能看清远处的东西,看不清近处的东西。远视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间的距离过短或晶状体折光力过弱所致。 ——《漢語大詞典》
(2).视力缺陷的一种。能看清远处的东西,看不清近处的东西。远视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间的距离过短或晶状体折光力过弱所致。 ——《漢語大詞典》
於 yú/wū《國語辭典》
於 [ yú ]
介- 在。如:「生於某年」、「舟行於海」、「生於斯,長於斯。」
- 給。《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向。《論語·學而》:「子禽問於子貢。」《明史·卷二·太祖本紀二》:「丙子,頒即位詔於天下。」
- 對。如:「於心不忍」、「於事無補」。《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 到、至。《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閒。」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
- 從、由。《老子·第六四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褚公於章安令遷太尉記室參軍。」
- 被,置於動詞之後,表示被動。《左傳·成公二年》:「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史記·卷六八·商君傳》:「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
- 為、為了。《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齊使管仲平戎於周。」
- 比,置於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禮記·檀弓下》:「苛政猛於虎也。」唐·李白〈蜀道難〉:「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 和、與、跟。《論語·子路》:「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宋·蘇軾〈日喻〉:「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
- 與、和,表示並列。《戰國策·齊策一》:「今趙之與秦,猶齊之於魯也。」《漢書·卷六○·杜周傳》:「況將軍之於主上,主上之與將軍哉!」
- 依靠。三國魏·曹植〈當來日大難〉詩:「廣情故,心相於。」唐·劉得仁〈贈敬晊助教〉詩二首之一:「便欲去隨為弟子,片雲孤鶴可相於。」
- 位於句首的語氣詞,無義。《易經·繫辭下》:「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唐·盧肇〈漢堤〉詩:「於惟餘甿,飢傷喘呼。」
- 姓。如宋代有於清言。
於 [ wū ]
名- 「烏」的本字。《穆天子傳·卷三》:「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晉·郭璞·注:「於,讀曰烏。」
- 表示感嘆、讚美的語氣。《詩經·周頌·清廟》:「於穆清廟,肅雝顯相。」《史記·卷二·夏本紀》:「皋陶曰:『於!慎其身脩。』」
一窗
唐 钱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 其九 窗里山 远岫见如近,千里一窗里。
唐 李商隐 别薛岩宾 还将两袖泪,同向一窗灯。
唐 张祜 投常州从兄中丞 应念宗中末,秋萤照一窗。
唐 王烈 雪 半夜一窗晓,平明千树春。
元 元好问 秋夕 小簟凉多睡思清,一窗风雨送秋声。
元 张养浩 翠阴亭落成自和三首 其三 幼思弓剑驱千骑,老爱琴书占一窗。
元 陈旅 赋凝春小隐 一窗花气袭人衣,窗底芳尘煖不飞。 ——《骈字类编》
唐 李商隐 别薛岩宾 还将两袖泪,同向一窗灯。
唐 张祜 投常州从兄中丞 应念宗中末,秋萤照一窗。
唐 王烈 雪 半夜一窗晓,平明千树春。
元 元好问 秋夕 小簟凉多睡思清,一窗风雨送秋声。
元 张养浩 翠阴亭落成自和三首 其三 幼思弓剑驱千骑,老爱琴书占一窗。
元 陈旅 赋凝春小隐 一窗花气袭人衣,窗底芳尘煖不飞。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