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茯苓堪自寿,愿言黄帝勿幽寻。

曾丰宋代〕《道旁有松为人所刳伐因自吊且慰焉

稚时蔚苇老槮槮,羞与其他木作林。
独以高风资众望,终为明德累初心。
不容节抗皇天峻,犹幸根盘后土深。
自有茯苓堪自寿,愿言黄帝勿幽寻。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茯苓自寿愿言黄帝幽寻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1.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2. 姓。如明代有自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1. 主动。如:「自觉」、「自愿」。
  2.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3.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1.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茯苓 fú líng
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中医用以入药,有利尿、镇静等作用。《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 高诱 注:“茯苓,千岁松脂也。” 唐 贾岛 《赠牛山人》诗:“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 老君 经。”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医方》:“茯苓久服之,颜色悦泽,能灭瘢痕。” 清 陈维嵩 《洞仙歌·题〈采芝图〉为顾卓侯赋》词:“戏劚茯苓归,封寄 轩辕 。”  ——《漢語大詞典》
堪 kān《國語辭典》

堪 [ kān ]

  1. 勝任、承受。如:「難堪」、「足堪重任」、「不堪一擊」、「情何以堪」。《論語·雍也》:「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1. 可以、能夠。如:「堪稱大將」、「不堪設想」。唐·杜秋娘〈金縷衣〉詩:「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五代十國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詞:「往事只堪哀 ,對景難排。」
自寿(自壽)zì shòu
自己保重。《国语·楚语下》:“夫盈而不偪,憾而不贰者,臣能自寿,不知其他。” 韦昭 注:“寿,保也。”旧时常用作书信套语,意谓自我保重。 宋 王安石 《上郞侍郞书》之二:“伏维以道自寿。”又《与李修撰书》:“未间,良食自寿。”  ——《漢語大詞典》
愿言(願言)yuàn yán
思念殷切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郑玄 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晋 谢混 《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宋 华岳 《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 单于臺 。”  ——《漢語大詞典》
黄帝 huáng dì
(1).古帝名。传说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少典 之子,姓 公孙 ,居 轩辕之丘 ,故号 轩辕氏 。又居 姬水 ,因改姓 姬 。国于 有熊 ,亦称 有熊氏 。以土德王,土色黄,故曰 黄帝 。《易·繫辞下》:“ 神农氏 没, 黄帝 、 尧 、 舜 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 孔颖达 疏:“ 黄帝 , 有熊氏 少典 之子, 姬 姓也。”《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者, 少典 之子,姓 公孙 ,名曰 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裴駰 集解:“号 有熊 。” 司马贞 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 黄帝 ,犹 神农 火德王而称 炎帝 然也。”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残春一》:“但是他那粉白色的皮肤,平滑无表情的相貌,好像是我们祖先传来的一种烙印一样,早使我知道他是我们 黄帝 的子孙了。”
(2).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指中央之神。《礼记·月令》:“﹝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 黄帝 ,其神 后土 。”《史记·天官书》:“ 黄帝 行德,天夭为之起。” 张守节 正义:“ 黄帝 ,中央 含枢纽 之帝。” 宋 高似孙 《纬略》卷八:“《洛书》曰: 苍帝 起,青云扶日; 赤帝 起,赤云扶日; 黄帝 起,黄云扶日; 白帝 起,白云扶日; 黑帝 起,黑云扶日。”  ——《漢語大詞典》
勿 wù《國語辭典》

勿 [ wù ]

  1. 不要、不可。表示禁止、劝阻。如:「请勿吸烟」。《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不。表示否定。《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幽寻(幽寻)
唐 韩愈 县斋读书 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
唐 陆龟蒙 偶掇野蔬寄袭美有作 野园烟里自幽寻,嫩甲香蕤引渐深。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