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焉面目亲,居然气志一。

林大春明代〕《都下承恩寺夜呈顾比部子良

昔年同上策,邈尔坐相失。子卧江黄间,予走羌秦役。

重来忽为邻,禅林宛栖戢。旷焉面目亲,居然气志一。

青春意已深,相看俱病疾。寒风勉重裘,日夕慎餐食。

门巷转纡回,颇乏高轩入。方外多所求,狷中聊所执。

有时发孤咏,清宵鬼神泣。长啸起徘徊,看剑中天立。

群峰当北户,诸星骈南集。壮游忆龙门,仗节羞马邑。

借问百年中,兹逢能几日。但愿经四方,宇内长宁谧。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面目居然气志

旷 ( 曠 ) kuàng
旷 [ kuàng ]
  1. 空阔:空~。~远。~野。地~人稀。
  2. 开朗,心境阔大:~达。心~神怡。
  3. 相互配合的东西之间空隙过大:这双鞋穿着太~了。
  4. 荒废,耽误:~工。~时持久。~日经年。
  5. 长时间所无:~代伟人(当代无人比得上的伟大人物)。~古绝伦。盛世~典(兴盛时代的罕见难逢的隆重典礼)。
  6. 姓。
焉 yān《國語辭典》

焉 [ yān ]

  1. 指示代名词,之、彼、这里。如:「心不在焉」。《论语·卫灵公》:「众好之,必察焉。」
  2. 疑问代名词。《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1. 岂、如何。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论语·先进》:「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且夫齐楚之事又焉足道邪!」
  1. 相当于「于」。《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1. 承接上文,以表示后果。相当于「乃」、「就」。《墨子·兼爱上》:「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1. 语气词,置句末:➊ ​ 表示肯定。相当于「也」、「矣」。唐·柳宗元〈封建论〉:「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➋ ​ 表示疑问。相当于「耶」、「呢」。《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➌ ​ 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2. 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样子」。如:「与我心有戚戚焉。」《书经·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面目 miàn mù
(1).面孔;面貌。《诗·小雅·何人斯》:“有靦面目,视人罔极。”《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泗州 被围凡七月,守城者不得寐,面目皆生疮。”《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 韩道国 到家,拜了家堂,脱了衣裳,净了面目,夫妻二人,各诉离情一遍。” 丁西林 《一只马蜂》:“﹝ 余小姐 ﹞姿态美丽,面目富有表情,服装精致。”
(2).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三:“ 王徽之 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节为贵,而此君面目耸然。’” 宋 苏轼 《题西林壁》诗:“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世官》:“我本书生起家,身后子孙通塞不可知,第还我穷秀才面目足矣。” 胡适 《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一:“ 明 代《水浒》面目,遂得重睹。”
(3).面子;颜面。《国语·吴语》:“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 员 也。”《汉书·王陵传》:“今 高帝 崩,太后女主,欲王 吕氏 ,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 高帝 於地下乎!”《水浒传》第三七回:“众囚徒见 宋江 有面目,都买酒来与他庆贺。”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这样做就使我犯了罪,犯了一种没有面目见朋友的罪!”
(4).情面。《三国演义》第六六回:“ 云长 执剑在手曰:‘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  ——《漢語大詞典》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2. 婚姻:~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亲 [ qìng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读轻声)。
    居然 jū rán
    1.犹安然。形容平安,安稳。《诗·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 地被山带 河 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 繆公 以来,至於 秦王 ,二十餘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别李参军序》:“ 江 汉 浩浩而长流,天地居然而不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徐凝》:“余昔经 桐庐 古邑,山水苍翠, 严先生 钓石,居然无恙。”
    2.显然。《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显忠直之赏,明公实之报,则贤不肖之分,居然别矣。”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岑参 在 西安 幕府诗云:‘那知故园月,也到 铁关 西。’ 韦应物 作郡时亦有诗云:‘寧知故园月,今夕在西楼。’语意悉同,而豪迈閒澹之趣,居然自异。”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唐 毋煚 有《古今书録》四十卷,又节略羣书四録而成,即体製居然可见,惜并不存。” 叶圣陶 《外国旗》:“她的声音不见得动听,但居然是一种哀怨的语调。”
    3.俨然。形容很像。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各家经管纪略》:“本政一断荤酒,皈依 释 氏,居然一头陀也。”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纲盐改票》:“其黠者颇与文人名士相结纳,藉以假借声誉,居然为风雅中人。”
    4.竟;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唐 裴度 《雪中讶诸公不相访》诗:“满空乱雪花相似,何事居然无赏心?” 明 高启 《江上晚过邻坞看花》诗:“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 秦牧 《深情注视壁上人……》:“这群雇佣兵在溃逃途中,烟瘾发作,居然躺在公路旁点起烟灯抽烟,结果一批批都被俘虏了。”
    倨然。傲慢的样子。居,通“ 倨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而婆罗门居然简傲,垂帷以对,终不面谈。”  ——《漢語大詞典》
    气志(氣志)qì zhì
    指精神、意志。《礼记·孔子闲居》:“清明在躬,气志如神。”《楚辞·九章·惜往日》:“信谗諛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唐 元稹 《故万州刺史刘君墓志铭》:“始君善交人,凡气志豪健尚功名者,多师之。” 察盦 《学界风潮纪》下编:“学生等气志不为稍动。”  ——《漢語大詞典》
    一 yī《國語辭典》

    一 [ yī ]

    1. 自然數的開始。如:「一、二、三……。」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2. 姓。如明代有一炫宗。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單個。如:「一人」、「一物兩用」。
    2.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3. 專注的。如:「一心一意」、「專一不變」。
    4. 全、滿、整。如:「一身是汗」、「一屋子人」、「一身是膽」。
    5. 每、各。如:「一班五十人」、「一頁六百字」、「共派八隊,一隊二十人。」
    6. 一次。如:「一而再,再而三。」《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
    7.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番茄,一名西紅柿。」
    1. 統一。《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1.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就起來。」
    2. 偶然。如:「一不小心」、「一不留神」。
    3. 表示加強的動作或突然的現象。如:「把頭一扭」、「用手一摸」、「天氣一涼,就感冒了。」
    4. 概括。如:「一般來說」。
    5. 每每、每逢。如:「一想到那件事,她總是笑個不停。」
    6. 放在二疊字動詞之間,表行為是不費力或嘗試性的。如:「雙手動一動」、「問一問」、「隨便說一說」。
    7. 事物的某方面。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不沾親,二不帶故。」
    8. 竟、乃。表示事出意外。如:「一至於斯」。《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9. 皆。《荀子·勸學》:「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1. 表示程度,加強語氣。《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 。」《戰國策·燕策一》:「因仰而弔齊王桉戈而郤曰:『此一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1. 或。《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1. (「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的末尾,念陰平聲;在去聲字前,念陽平聲;在陰平、 陽平、上聲之前,念去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