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海棠 hǎi táng
落叶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春季开花,白色或淡红色。品种颇多,供观赏。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唐 裴廷裕 《蜀中登第答李搏六韵》:“ 蜀 柳笼堤烟矗矗,海棠当户燕双双。” 宋 李清照 《如梦令》词:“试问捲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明 谢谠 《四喜记·红楼遣思》:“前春共赏海棠开。” 老舍 《离婚》第十四:“脸上虽瘦了些,可是腮上的颜色近于海棠。” ——《漢語大詞典》
初 chū《國語辭典》
初 [ chū ]
名- 根本、本原。《淮南子·俶真》:「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进取不忘其初。」
- 起源、开始。如:「年初」、「月初」、「和好如初」。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 姓。如宋代有初暐。
- 从前、原来。如:「初衷」、「初心」。
- 最先、开头。如:「初秋」、「初民」、「初雪」。
- 最低的。如:「初级」、「初等」。
- 阴历每月一日到十日,皆冠上「初」字,表上旬的。如:「初一」、「初二」。
- 第一次的。如:「初恋」、「初学」、「初试啼声」。
- 甫、刚刚。如:「初出茅庐」。《书经·召诰》:「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 全、始终。用于否定句,表范围。《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彭修传》:「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废命不忠,岂非过邪?」
醒 xǐng《國語辭典》
醒 [ xǐng ]
動- 酒醉或昏迷後恢復正常。如:「甦醒」、「清醒」。《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 睡眠狀態結束或尚未入睡。如:「你還醒著嗎?」。唐·韓愈〈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
- 覺悟、明白。如:「覺醒」、「醒悟」。
- 顯明、清楚。如:「醒目」、「醒眼」。
醒 [ xīng ]
- (一)之又音。
华清(華清)huá qīng
(1).指 华清池 。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自 华清 赐浴,初承恩泽; 长生 乞巧,永订盟香。” 郭沫若 《念奴娇·小汤山》词:“ 华清 何似?令人高下难説。”参见“ 华清池 ”。
(2).指 华清宫 。 唐 薛能 《折杨柳》词之一:“ 华清 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宋 苏轼 《骊山绝句》之一:“辛苦 驪山 山下土, 阿房 纔废又 华清 。” 明 敖英 《辋川谒王右丞祠》诗:“ 华清 风雨萧萧夜,愁絶 江 南 庾子山 。”参见“ 华清宫 ”。
(3).犹太清。指太空。 明 陈所闻 《念奴娇序·云住阁为欧阳平林青林长林题》套曲:“驀地云开,皎然月出,恍疑骑鹤上华清。” ——《漢語大詞典》
(2).指 华清宫 。 唐 薛能 《折杨柳》词之一:“ 华清 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宋 苏轼 《骊山绝句》之一:“辛苦 驪山 山下土, 阿房 纔废又 华清 。” 明 敖英 《辋川谒王右丞祠》诗:“ 华清 风雨萧萧夜,愁絶 江 南 庾子山 。”参见“ 华清宫 ”。
(3).犹太清。指太空。 明 陈所闻 《念奴娇序·云住阁为欧阳平林青林长林题》套曲:“驀地云开,皎然月出,恍疑骑鹤上华清。” ——《漢語大詞典》
睡 shuì《國語辭典》
睡 [ shuì ]
動- 閉目安息,使身心凝定沉靜,以休養精神。如:「沉睡」。《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斥候望烽燧不得臥,將吏披介冑而睡。」
- 躺。《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那些朋友們和我賭賽,叫我睡在街心裡,把膀子伸著,等那車來。」
- 睡眠時用的。如:「睡衣」、「睡袍」。
锦伞(锦伞)
唐 白居易 新乐府 黑潭龙 疾贪吏也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骈字类编》
长生(長生)cháng shēng
(1).永久存在或生存;寿命很长。《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在宥》:“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唐 杜甫 《月》诗:“入河蟾不没,擣药兔长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三:“且莫空山听雨去,有人花底祝长生。”
(2).指道家求长生的法术。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 宋 苏轼 《过大庾岭》诗:“仙人拊我顶,结髮授长生。”
(3). 唐 宫 长生殿 的省称。 明 无名氏 《解三酲·咏马嵬事》曲:“再不见鬭草龙池春昼暖,再不见私语 长生 秋夜迢。”参见“ 长生殿 ”。 ——《漢語大詞典》
(2).指道家求长生的法术。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 宋 苏轼 《过大庾岭》诗:“仙人拊我顶,结髮授长生。”
(3). 唐 宫 长生殿 的省称。 明 无名氏 《解三酲·咏马嵬事》曲:“再不见鬭草龙池春昼暖,再不见私语 长生 秋夜迢。”参见“ 长生殿 ”。 ——《漢語大詞典》
供 gōng/gòng《國語辭典》
供 [ gōng ]
动- 给予。如:「提供」、「供应」、「供给」。《文选·潘岳·藉田赋》:「故躬稼以供粢盛,所以致孝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 受审者陈述案情。如:「供认」、「供出」。《聊斋志异·卷八·局诈》:「司马怒,执下廷尉。始供其引见者之姓名。」
- 受审者所陈说的案情纪录。如:「口供」、「笔供」、「招供」。《红楼梦·第八四回》:「你说你亲眼见的,怎么今日的供不对?」
供 [ gòng ]
动- 陈设、放置。《说文解字·人部》:「供,设也。」《汉书·卷七一·疏广传》:「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桌上花瓶内供一枝碧桃花。」
- 贡献、奉祀。如:「供佛」。《红楼梦·第五三回》:「咱们哪怕用一万两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有体面。」
- 从事、操持。如:「供职」。宋·陆游〈浣花女〉诗:「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 祭品或供奉别人食用的菜肴。如:「果供」、「蜜供」。《晋书·卷三三·何曾传》:「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西游记·第一六回》:「那院主献了茶,又安排斋供。」
游戏(遊戲,遊戯)yóu xì
(1).游乐嬉戏;玩耍。《韩非子·难三》:“ 管仲 之所谓‘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者,非特谓游戏饮食之言也,必谓大物也。”《晋书·王沈传》:“将吏子弟,优闲家门,若不教之,必至游戏,伤毁风俗矣。” 宋 苏轼 《策别·安万民五》:“ 开元 、 天宝 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於太平之乐,酣豢於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復振。”《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一日,在水边游戏,遇一妇人,身穿青色之衣,自称 毛女 ,将 陈摶 抱去山中,饮以琼浆。” 王统照 《春雨之夜·雪后》:“小孩子正盼着天明,好继续游戏。”
(2).谓绰有馀力而不经意为之。 宋 京镗 《〈能改斋漫录〉序》:“吏部 吴公 曾虎臣 ,以胸中万卷之书,游戏笔端,裒为此集。” 明 张三光 《蒋石原先生传》:“ 江 南挟才秀特,数千言立就。尝游戏武试,取魁如寄,弃去。” 清 查慎行 《高斯亿为余画竹以诗报之》:“ 高生 善书久絶伦,餘技兼为竹写真。自言亦用狂草法,颇觉游戏能通神。”
(3).犹戏谑。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二:“ 袁淑 《山公九锡文》, 沈约 《修竹弹甘蕉文》, 韩愈 《毛颖传》之类,偶然游戏,后来作者遂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 九郎 无如何,赬颜復坐。挑灯共语,温若处子,而词涉游戏,便含羞,面向壁。”
(4).指不郑重、不严肃。 郭沫若 《〈卓文君〉后记》:“ 卓文君 的私奔 相如 ……有许多的文人虽然也把它当成风流韵事,时常在文笔间卖弄风骚,但每每以游戏出之。”
(5).文娱活动的一种。分智力游戏(如拼七巧板、猜灯谜、玩魔方)、活动性游戏(如捉迷藏、抛手绢、跳橡皮筋)等几种。如:在公园的草坪上,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愉快地做游戏。
亦作“ 游戯 ”。
(1).遨游;游逛。《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驱车策駑马,游戯 宛 与 洛 。” 三国 魏 曹植 《善哉行》:“ 淮南 八公,要道不烦,参驾六龙,游戏云端。”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假令游戏或经人间,匿真隐异,外同凡庸,比肩接武,孰有能觉乎?” 唐 韦应物 《送洛阳韩丞东游》诗:“徘徊 洛阳 中,游戯清川潯。” 金 卫承庆 《感兴》诗:“安得脱尘寰,游戏万物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投辕》:“那里,那里!只不过游戯江湖,图餔啜耳。” 清 施闰章 《新都戍》诗:“腰间横大箭,游戯走平原。”
(2).引申为博览,留心。 宋 苏辙 《再祭亡兄端明文》:“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
(3).游乐嬉戏;玩耍。《韩非子·难三》:“ 管仲 之所谓‘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者,非所谓饮食游戏之言也,必谓大物也。”《史记·佞幸列传》:“ 文帝 时时如 邓通 家游戏。”《隋书·孝义传·薛濬》:“ 濬 初为童儿时,与宗中诸儿游戏於涧滨。” 明 高启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诗:“人间万念俱已忘,独好游戯谈文章。”《白雪遗音·马头调·醉打山门》:“ 鲁智深 游戯在山门外,一阵好伤怀。”
(4).指娱乐活动。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息畋猎博弈之游戏,矫昼寝坐睡之懈怠。” 宋 司马光 《投壶新格》:“夫投壶细事,游戏之类,而圣人取之以为礼,用诸乡党,用诸邦国。”《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尚 答曰:‘君非专意举贤,出猎游戏亦不是坚心求贤,而乘乐而至。’”
(5).戏弄;开玩笑。《玉娇梨》第二十回:“ 白公 道:‘我学生也不姓 皇甫 , 苏兄 所説的 白太玄 ,就是学生。’ 苏友白 听了,不胜惊喜道:‘原来就是老先生游戏,晚生真梦梦矣!’”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易内奇案》:“赤绳误繫,鸳谱错註,顾造物游戏,必以一死了之。” ——《漢語大詞典》
(2).谓绰有馀力而不经意为之。 宋 京镗 《〈能改斋漫录〉序》:“吏部 吴公 曾虎臣 ,以胸中万卷之书,游戏笔端,裒为此集。” 明 张三光 《蒋石原先生传》:“ 江 南挟才秀特,数千言立就。尝游戏武试,取魁如寄,弃去。” 清 查慎行 《高斯亿为余画竹以诗报之》:“ 高生 善书久絶伦,餘技兼为竹写真。自言亦用狂草法,颇觉游戏能通神。”
(3).犹戏谑。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二:“ 袁淑 《山公九锡文》, 沈约 《修竹弹甘蕉文》, 韩愈 《毛颖传》之类,偶然游戏,后来作者遂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 九郎 无如何,赬颜復坐。挑灯共语,温若处子,而词涉游戏,便含羞,面向壁。”
(4).指不郑重、不严肃。 郭沫若 《〈卓文君〉后记》:“ 卓文君 的私奔 相如 ……有许多的文人虽然也把它当成风流韵事,时常在文笔间卖弄风骚,但每每以游戏出之。”
(5).文娱活动的一种。分智力游戏(如拼七巧板、猜灯谜、玩魔方)、活动性游戏(如捉迷藏、抛手绢、跳橡皮筋)等几种。如:在公园的草坪上,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愉快地做游戏。
亦作“ 游戯 ”。
(1).遨游;游逛。《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驱车策駑马,游戯 宛 与 洛 。” 三国 魏 曹植 《善哉行》:“ 淮南 八公,要道不烦,参驾六龙,游戏云端。”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假令游戏或经人间,匿真隐异,外同凡庸,比肩接武,孰有能觉乎?” 唐 韦应物 《送洛阳韩丞东游》诗:“徘徊 洛阳 中,游戯清川潯。” 金 卫承庆 《感兴》诗:“安得脱尘寰,游戏万物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投辕》:“那里,那里!只不过游戯江湖,图餔啜耳。” 清 施闰章 《新都戍》诗:“腰间横大箭,游戯走平原。”
(2).引申为博览,留心。 宋 苏辙 《再祭亡兄端明文》:“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
(3).游乐嬉戏;玩耍。《韩非子·难三》:“ 管仲 之所谓‘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者,非所谓饮食游戏之言也,必谓大物也。”《史记·佞幸列传》:“ 文帝 时时如 邓通 家游戏。”《隋书·孝义传·薛濬》:“ 濬 初为童儿时,与宗中诸儿游戏於涧滨。” 明 高启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诗:“人间万念俱已忘,独好游戯谈文章。”《白雪遗音·马头调·醉打山门》:“ 鲁智深 游戯在山门外,一阵好伤怀。”
(4).指娱乐活动。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息畋猎博弈之游戏,矫昼寝坐睡之懈怠。” 宋 司马光 《投壶新格》:“夫投壶细事,游戏之类,而圣人取之以为礼,用诸乡党,用诸邦国。”《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尚 答曰:‘君非专意举贤,出猎游戏亦不是坚心求贤,而乘乐而至。’”
(5).戏弄;开玩笑。《玉娇梨》第二十回:“ 白公 道:‘我学生也不姓 皇甫 , 苏兄 所説的 白太玄 ,就是学生。’ 苏友白 听了,不胜惊喜道:‘原来就是老先生游戏,晚生真梦梦矣!’”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易内奇案》:“赤绳误繫,鸳谱错註,顾造物游戏,必以一死了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