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英饩公却薄相,木兰坠露和秋菊。

毛滂宋代〕《曹使君置酒石桥山用肉字韵作诗见招不果往复

玻璃瓶中新压玉,趋脍腥唇脯麟肉。
紫丝步障破烟霏,饴鼎灼炊千蜡烛。
山英饩公却薄相,木兰坠露和秋菊。
此公骨秀气欲仙,石室名深三十六。
端知仁祖有胜致,岂比彦伦徙隽俗。
速成收熊轼屏旌牙,细步云梯上岩腹。
局畔虽无斧柯烂,林间恐有蟠桃熟。
素书自愧无因缘,蕙路难陪踏芬郁。
南山食蕨得我专,东山携妓唯公独。
他年丘壑定参差,小留莫遣归心簇。
相对行厨洗玉盘,松花自煮颜家粥。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山英薄相木兰坠露秋菊

山英 shān yīng
山花。 元 王恽 《游妫川水谷太玄道宫》诗:“山英喜客来,夜雨濯翠鬟;层峦与叠巘,供我柱笏看。”  ——《漢語大詞典》
饩 ( 餼 ) xì
饩 [ xì ]
  1. 古代祭祀或馈赠用的活牲畜。
  2. 赠送人的粮食或饲料。
  3. 赠送食物。
公 gōng《國語辭典》

公 [ gōng ]

  1. 平分。《说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
  2. 使多数人得知或分享。如:「公诸世人」、「公诸同好」。
  1. 一种古代的爵位,位居五等之首。《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 称谓:➊ ​ 对祖父的称呼。如:「外公」。➋ ​ 对年长或有地位者的尊称。如:「主公」、「老公公」。➌ ​ 妇人称丈夫的父亲为「公」。如:「公公」、「公婆」。
  3. 对同辈的敬称。《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4. 平正无私。如:「因公忘私」。《书经·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5. 有关众人的事物。如:「办公」。
  6. 姓。如汉代有公俭。
  1. 属于大众的。如:「公费」、「公物」、「公筷」、「公海」。
  2. 雄性的。如:「公鸡」。
  1. 不掩饰、不隐藏的。如:「公然」。《隋书·卷七○·杨玄感传》:「朋党相扇,货贿公行。」
  2. 国家负责的。如:「公营」、「公告地价」。
却 ( 卻 ) què
却 [ què ]
  1. 退:~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退~。
  2. 退还,不受:盛情难~。
  3. 表示转折:我来了,他~走了。
  4. 去掉:失~。了(liǎo)~。
薄相 bó xiàng
(1).玩耍;戏弄。今 吴 方言作“白相”。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赤目》:“天公戏人亦薄相,略遣幻翳生明珠。” 宋 葛郯 《水调歌头·舟回平望久之过乌戍值雨少憩向晚复晴》词之一:“应是 阳侯 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
(2).福薄;福薄之相。 清 赵翼 《杨舍城北登望海楼》诗:“幻影楼臺蜃市观,宝光珠贝龙宫藏……书生薄相那遇之?健笔 韩 苏 枉摩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子功名无分;万钟之貲,尚可以人谋。然尊閫薄相,恐不能佐君成业。”《文汇月刊》1983年第3期:“唉!我就说妞儿长得俊倒是俊,就是有点薄相。”  ——《漢語大詞典》
木兰(木蘭)mù lán
(1).香木名。又名杜兰、林兰。皮似桂而香,状如楠树。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枏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 晋 潘岳 《西征赋》:“门礠石而梁木兰兮,构 阿房 之屈奇。”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木兰》:“木兰枝叶俱疎,其花内白外紫,亦有四季开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为舟。”
(2).指此种植物的花。《楚辞·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3).民间传说人物。曾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故事最早见于 北朝 民歌《木兰诗》。其姓氏或作 花 ,或作 朱 ,也作 木 ,均无确证。 明 无名氏 《赠书记·花烛猜谜》:“不是我将伊抛闪,还是你红鸞星黯,致今朝相逢 木兰 。” 清 松琴 《女学生入学歌》:“ 緹縈 木兰 真可儿, 班昭 我所师。”
(4).围场名。约当今 河北 围场县 地。木兰系满语吹哨引鹿之意。 清 康熙 、 雍正 诸朝,皇帝常于每年秋率王公等至此围猎习武,称木兰秋獮,称其地为 木兰围场 。 雍正 时,四周立栅,关防甚严, 咸丰 以后,獮礼废弛,始逐渐放垦,其后垦民渐集,乃置围场厅,公元1913年改为 围场县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本朝抚绥 蒙古 之典,以木兰秋獮为最盛。木兰者,围场之通称也。”原注:“仲秋之后,虞人效鹿鸣以致鹿曰哨鹿,国语谓之木兰,因以名围场云。”《清通典·礼军一》:“每岁巡幸木兰,大举秋獮之典。”  ——《漢語大詞典》
坠露(坠露)
楚辞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白居易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诗风坼海榴艳露坠木兰英  ——《分类字锦》
和 hé/hè/huó/huò/hú《國語辭典》

和 [ hé ]

  1.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2. 適中、恰到好處、剛柔並濟的常道。《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禮記·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3. 和平、停戰。如:「講和」、「議和」。《孫子·行軍》:「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戰國策·趙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
  4. 日本的別名。如:「大和民族」。
  5. 姓。如漢代有和武、晉代有和嶠。
  1. 敦睦、調諧。如:「和好如初」。《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
  2. 連同。如:「和衣而眠」。
  1. 溫順的、安詳的。如:「和藹」、「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南朝陳·徐陵〈晉陵太守王勵德政碑〉:「風神雅淡,識量寬和。」唐·張說〈岳陽早霽南樓〉詩:「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
  2. 溫暖的。如:「和煦」、「風和日麗」。唐·白居易〈首夏病間〉詩:「清和好時節,微風吹裌衣。」
  1. 對、向。如:「你和尊長講話的態度要恭敬。」《紅樓夢·第八回》:「好幾處都有,都稱贊得了不得,還和我們尋呢!」
  1. 與、跟。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和 [ hè ]

  1. 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2. 依原詩格律或內容作詩以酬答他人。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序〉:「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命僕繼和。」

和 [ huo ]

  1. 溫暖的。如:「暖和」。

和 [ hàn ]

  1. 之語音。

和 [ hú ]

  1. 牌戲中牌張已湊齊成副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自己買這樣,買那樣,應酬朋友,吃酒碰和,毛毛的也有一萬了。」

和 [ huò ]

  1. 攪拌、混合。如:「攪和」、「和麵」。《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詫異道:『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裡頭。』」
秋菊
先秦 屈原 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唐 石贯 和主司王起 绛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唐 李商隐 代魏宫私赠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一七九 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