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臣才略唐都护,征虏威名汉伏波。

陈琏明代〕《送佥宪武大本赴交阯参赞英国公

新承恩命出銮坡,万里交州喜再过。公馆清风荣使节,蛮溪明月听夷歌。

藩臣才略唐都护,征虏威名汉伏波。闻道分茅铜柱在,古今勋业共峨峨。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藩臣才略都护征虏威名伏波

藩臣 fān chén
拱卫王室之臣。《史记·南越列传》:“﹝ 南越王 尉佗 ﹞乃顿首谢,愿长为藩臣,奉贡职。”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故旷世不废,名冠当时,列为藩臣。”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 太祖 削大弱彊,藩臣遵职。”  ——《漢語大詞典》
才略 cái lüè
才能和谋略。《后汉书·胡广传》:“ 广 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纪纲頽俗。” 金 庞铸 《田器之燕子图》诗:“ 田 君才略 燕 云 客,少年累有安边策。”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事之成否,不独视其志愿,亦视其才略何如。”  ——《漢語大詞典》
唐 táng《國語辭典》

唐 [ táng ]

  1. 朝代名:➊ ​ 传说中帝尧的时代。➋ ​ 参见「唐朝 」条。➌ ​ 参见「[[后唐]]」条。➍ ​ 参见「[[南唐]]」条。
  2. 中国的别称。如:「唐装」、「唐人街」。
  3. 庭院中的道路。《诗经·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
  4. 姓。如明代有唐顺之。
  1. 广大。《文选·枚乘·七发》:「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2. 参见「[[荒唐]]」条。
  3. 参见「唐突 」条。
  1. 虚、空。如:「功不唐捐」。
都护(都護)dū hù
(1).官名。 汉宣帝 置 西域 都护,总监 西域 诸国,并护南北道,为 西域 地区最高长官。其后废置不常。 晋 宋 以后,公府则有参军都护、东曹都护,职权较卑,与 汉 制异。 唐 置 安东 、 安西 、 安南 、 安北 、 单于 、 北庭 六大都护,权任与 汉 同,且为实职。 元 代有 北庭 都护。 明 清 废。《汉书·郑吉传》:“ 吉 既破 车师 ,降 日逐 ,威震 西域 ,遂并护 车师 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 吉 始焉。” 颜师古 注:“并护南北二道,故谓之都。都犹大也,总也。” 唐 王维 《陇西行》:“都护军书至, 匈奴 围 酒泉 。” 明 杨慎 《塞垣鹧鸪词》:“都护羽书飞 瀚海 ,单于猎火照 甘泉 。”
(2).传说中的一种鸟名。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寓孔雀书》:“蛇与孔雀(交),偶有得其卵者,使鸡抱伏,即成,其名曰都护。初年生緑毛,二年生尾、生小火眼,三年生大火眼,其尾乃成矣。”  ——《漢語大詞典》
征虏(征虜)zhēng lǔ
指 东汉 祭遵 。 遵 封征虏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事见《后汉书·祭遵传》。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 征虏 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漢語大詞典》
威名 wēi míng
威望,名声。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蛇作怪者》:“会 武陵 蛮夷 黄高 攻烧 南郡 , 鸿卿 以威名素著,选登亚将。”《周书·贺拔胜传》:“ 娄 ( 韩娄 )素闻 胜 威名,竟不敢南寇。”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清 吴伟业 《赠家侍御雪航》诗:“君来仗威名,一言释猜忌。” 萧华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漢語大詞典》
汉 ( 漢 ) hàn
汉 [ hàn ]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2. 天河:银~。云~。气冲霄~。
  3. 成年男人:~子。老~。
  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
  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
  7. 姓。
伏波 fú bō
(1). 汉 将军名号。 西汉 路博德 、 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 戈船 荣既薄, 伏波 赏亦微。” 唐 刘长卿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 横海 ,荒祠拜 伏波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横海 、 伏波 , 戈船 、 下瀨 。”
(2).谓平息变乱。 王闿运 《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