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就琼田,富国已安民。

王吉昌元代〕《江梅引·猿颠马劣论修真

猿颠马劣论修真。最艰辛。道难亲。要个惺惺,慷慨脱凡尘。推倒恩山心裂碎,乐云水,归依德有邻。坎离真造养元神。曲江滨。药苗新。酝就琼田,富国已安民。壮观九阳玄体健,挥法界,表巍巍,道化纯。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琼田富国安民

酝 ( 醖 醞 ) yùn
酝 [ yùn ]
  1. 酿酒:~酿。春~夏成。
  2. 指酒:佳~。
就 jiù《國語辭典》

就 [ jiù ]

  1. 成功、完成。如:「造就人才」、「功成名就」。唐·魏征〈述怀〉诗:「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2. 从事。如:「就职」、「就业」。《水浒传·第四一回》:「科举不第,弃文就武。」
  3. 趋近、靠近。如:「避重就轻」、「就近照顾」。《易经·乾卦·文言曰》:「水流湿,火就燥。」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 因袭。如:「因陋就简」。晋·张华〈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表〉:「是以一皆因就,不敢有所改易。」
  5. 依顺、依从。如:「迁就」、「半推半就」。《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把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𦞂地揪住。」
  1. 即刻、马上。表示事情或动作很快就要发生。如:「你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一会儿就知道了。」
  2. 只、仅。如:「就剩下这一个了。」
  3. 表示肯定。如:「这就对了!」、「那就是他家。」
  4. 早已。如:「一个钟头前,我就来了。」
  5. 偏、偏偏。如:「我就不信我做不来。」
  1. 此、其。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1. 依照。如:「就事论事」、「就原来的规画加以调整。」
  1. 表承接、选择、让步等关系之词。如:「遇到红灯,就得停下来。」、「一到家,就去休息了。」、「你不同意,那就算了。」
  2. 纵使、即使。如:「你就不说,我也知道。」《儒林外史·第二回》:「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
琼田(瓊田)qióng tián
(1).传说中能生灵草的田。《十洲记·祖洲》:“ 鬼谷 先生云:‘此草是 东海 祖洲 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中,或名为养神芝。其叶似菰,苗丛生,一株可活一人。’” 北周 庾信 《周赵国公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胡香四两,嗟西域之使稀;灵草一枝,恨琼田之路絶。” 唐 顾况 《朝上清歌》:“琼田瑶草,寿无涯些。” 清 朱瑄 《祖龙引》:“琼田倘致长生草,眼见诸侯尽入 关 。”
(2).传说中种玉之田。 宋 朱熹 《公济惠山蔬四种并以佳篇来贶因次其韵·芹》:“琼田何日种,玉本一时生。”参见“ 玉田 ”。
(3).形容莹洁如玉的江湖、田野。 南朝 陈 张正见 《咏雪应衡阳王教》:“九冬飘远雪,六出表丰年。 睢阳 生玉树, 云梦 起琼田。” 宋 欧阳修 《沧浪亭》诗:“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浄铺琼田。” 元 尹廷高 《次韵兰室玉皇阁观雪》:“大千世界天花坠,百万人家玉色同。极目不知云尽处,琼田遥接海门东。” 清 纳兰性德 《玉泉十二韵》:“蛟龙蟠翠岛,雁鶩起琼田。”  ——《漢語大詞典》
富国(富國)fù guó
(1).使国家富有。《管子·制分》:“是故治国有器,富国有事,强国有数,胜国有理,制天下有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彊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飢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 郑观应 《盛世危言·中国宜求格致之学论》:“今夫保民之道莫先於强兵,强兵之道莫先於富国。”
(2).富裕的国家;经济发达的国家。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 中国 的穷国地位和在国际上无权的地位也会起变化,穷国将变为富国,无权将变为有权--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漢語大詞典》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1.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3.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4.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1.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3.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4.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1.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1.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1.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安民 ān mín
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 孔颖达 疏:“在於能安下民。”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明 张居正 《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说唐》第五六回:“一面出榜安民,盘清府库。”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