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且琵琶亭下坐,倏又郁孤台上回。

白玉蟾宋代〕《赠陈高士琴歌

昨夜西风起白苹,从前湖海几酸辛。
感今怀古无限事,拄颊闲思一怆神。
琼窟先生鼓玉琴,一调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风黄叶为知音。
初闻如风吹梧桐,次听如雨鸣芭蕉。
凄然如雁声遥遥,温然如莺暖夭夭。
忽而转调缓复急,海风吹起怒涛立。
夜深星月堕蓬山,神官不管蛟龙泣。
顿又换指清而和,牡丹芍药香气多。
露桥月榭风雨夕,如此杜鹃愁奈何。
浩浩长风送急雨,寂寞孤鸿落寒渚。
昏昏月色老猿啼,蔼蔼风光新燕语。
又如晴鹤唳苍烟,倏似寒鸦噪晴川。
良宵砌畔响秋蛩。清昼林间悲风蝉。
我思此声不堪比,使人欲悲复欲喜。
五月葛亮渡泸溪,九月荆轲过易水。
此声喜喜复哀哀,我志渺然在江淮。
方且琵琶亭下坐,倏又郁孤台上回。
琴声展转我心碎,我心多少平生事。
弦中招我栖林泉,指下呼我入富贵。
上界瑶池玉浪寒,凤凰阁下罗千官。
紫皇宴坐苍琳宫,岂复知我犹人间。
龟台烟冷风萧萧,十万彩女歌云璈。
自怜踪迹今尘土,安得金妃复赐桃。
青琅真人骑白鸾,日往日复玉京山。
不念曾与同僚时,清都绛阙何时还。
紫清夫人侍帝轩,朝朝嫣然妙华门。
盍思人世此凄苦,金鱼玉雁凭谁传。
琪花开遍翠微台,彩凤舞彻宝云仙。
麒麟守住虎关严,獬豸时复森其前。
不成终身只人世,吾身不翮心亦翅。
粗且神霄觅一宫,早作啸风鞭霆计。
此曲此曲君休弹,老眼无泪徒悲酸。
自知逍遥时节近,与君一笑开懽颜。
太华宫中多白莲,以金为花玉为根。
上有琼甲金丝龟,夜吸珠露花间眠。
紫琅殿深不可诘,时有火铃飞出入。
殿中仙君乘云軿,三千玉娥傍侍立。
此般景象犹未忘,所以思念时悲伤。
闻君琴声洗我心,自盍泰然发天光。
我昔神霄西台里,雪肌玉肤冰霜齿。
长歌一曲惊帝阍,解使八鸾舞神水。
又赏飞过广寒宫,一见嫦娥琼玉容。
不敢稽首便行过,倏复呼我醉瑶钟。
水府左仙萼绿华,身居东华帝子家。
时以瑶琴鸣五霞,一声弹落琼台花。
上元太真安长仙,日事玉皇上君前。
玉龙娇痴不肯舞,独自奏帝鸣鸾弦。
此声远矣吾不见,人间琴声更多变。
谁能以此清净心,许多悲懽相练缠。
琼窟先生然我言,我是霆司笔墨仙。
昔为东华校籍吏,屡亦舞笔灵君前。
失身堕世自叹息,东华欲归归未得。
翠娥掩泪香骨寒,长天远水日相忆。
君知否,吾将呼起大鹏驾琼云,
手持百万苍鹰兵。前驱天丁后火铃,
飞罡蹑纪下太清。又将东海捕金鲸,
骑之去谒蟾蜍精。却持万阵貔虎人,
下来红尘扬鼓钲。更烦先生试一举,
为我调中作金鼓。为我唤起李太白,
与我浩歌拍掌舞,君琴定是天上琴,
天上曲调人间音。为君醉中一狂歌,
千岩万壑白云深。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方且琵琶下坐郁孤台上

方且 fāng qiě
(1).尚且;还要。《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 荆 舒 是惩。’ 周公 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君父大讐全然不理,方且扬眉袖手,高谈性命,不知性命是什么东西。”
(2).犹方将。将会;将要。《庄子·天地》:“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絯,方且四顾而物应,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 陆德明 释文:“凡言方且者,言方将有所为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方且排 凤闕 以高游,开 爵园 而广宴。”
(3).正当;正值。 元 耶律楚材 《和高善长一百韵》:“昔我知君名,方且王事忙。兵尘隔东西,忽成参与商。”
(4).方才。 宋 苏洵 《审敌》:“天下之人,又用当时之议,因循维持,以至於今,方且以为无事。”《秦併六国平话》卷上:“ 子楚 与 吕不韦 谋,将金六百斤与守关吏,方且得脱归 秦 。”  ——《漢語大詞典》
琵琶 pí pá
(1).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 波斯 、 阿拉伯 等地, 汉 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子”。一说,我国 秦 末,百姓苦 长城 之役,弦鼗而鼓之,琵琶即始于此。(见 晋 傅玄 《〈琵琶赋〉序》。) 南北朝 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入我国,四弦,腹呈半梨形,颈上有四柱,横抱怀中,用拨子弹奏,即现今琵琶的前身。 唐 宋 以来经不断改进,柱位逐渐增多,改横抱为竖抱,废拨子,改用手指弹奏。现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称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技法丰富,成为重要的民族独奏乐器。
(2).指弹奏琵琶的指法。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王蝺 ﹞又见 康崑崙 弹琵琶云:‘琵声多,琶声少,亦未可弹五十四丝大弦也。’自下而上谓之琵,自上而下谓之琶。”《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怎的推手向外为琵,合手向内为琶,怎的为挑,为弄,为勾,为拨:--指使的他按谱徵歌都学得心手相应。”
(3).鱼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乎长鲸吞航,修鯢吐浪,跃龙腾蛇,鮫鯔琵琶。” 刘逵 注:“琵琶鱼,无鳞,其形似琵琶,东海有之。”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海鱼千岁为剑鱼,一名琵琶,形似琵琶而善鸣,因以名焉。”  ——《漢語大詞典》
亭 tíng《國語辭典》

亭 [ tíng ]

  1. 秦汉时的地方治安机构。《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
  2. 古代建在路旁的公家房舍,以便旅客投宿休息。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3. 守望敌情的处所。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三首之三:「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4. 有顶无墙,供人憩息、观赏的建筑物,多筑在花园或路旁。如:「凉亭」、「茅亭」。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 一种供办公或营业使用的小型房子。如:「票亭」、「邮亭」、「电话亭」。
下坐 xià zuò
末座;末席。《史记·孟尝君列传》:“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鷄鸣,而鷄齐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今世曲解,虽变于古,犹足以畅神情也。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盃冷炙之辱。”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门卒》:“ 庾 自坐出身卑,每下坐,嗣后学中人以下坐为尊。”  ——《漢語大詞典》
倏 shū《國語辭典》

倏 [ shù ]

  1. 急速。《说文解字·犬部》「倏」字·清·段玉裁·注:「倏,引伸为凡忽然之词。」唐·李白〈大鹏赋〉:「左回右旋,倏阴忽明。」《红楼梦·第一二回》:「倏忽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
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1.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4.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1.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2.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3.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郁孤 yù gū
台名。即 郁孤台 。 宋 罗愿 《水调歌头·中秋和施司谏》词:“秋宇浄如水,月镜不安臺, 欝孤 高处张乐,语笑脱尘埃。”参见“ 鬱孤臺 ”。  ——《漢語大詞典》
台上(台上)
唐 刘禹锡 和思黯忆南庄见示 台上看山徐举酒,潭中见月慢回舟。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上元日道室焚修 明真台上下仙官,玄藻初吟万籁寒。  ——《骈字类编》
回 huí《國語辭典》

回 [ huí ]

  1. 掉轉。如:「回首」、「回過身來」。唐·白居易〈長恨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2. 返、歸。如:「回國」、「回家」、「一去不回」。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3. 改變。如:「回心轉意」。《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道苟直,雖死不可回也。」
  4. 答覆。如:「回信」、「回電」、「回答」。《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日後他來通消息時,好言回他。」《紅樓夢·第七回》:「次日,鳳姐梳洗了,先回王夫人畢,方來辭賈母。」
  5. 還覆給對方相同或某種動作。如:「回敬」、「回他一槍」。
  6. 謝絕、辭去。如:「一口回絕」。宋·蘇軾〈與開元明師〉二首之一:「謹留筆一束,以領雅意,餘回納,不訝不訝。」《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咱們家遭著這樣事,那有工夫接待人,不拘怎麼回了他去罷。」
  7. 避開。如:「回避」。明·徐復祚《紅梨記·第二齣》:「前日兩次訪他,俱不得遇,風塵中人,知他真不在家,還是故意回你。」
  1.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大陸地區新疆、遼寧、青海、甘肅、寧夏、河北等地區,以信奉回教為主。
  2. 量詞:➊ ​ 計算行為、動作的單位。相當於「次」。如:「前後我共去找了他五回。」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➋ ​ 計算時間的單位。一陣子稱為「一回」。《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八老到門前站了一回,蹔到間壁糶米張大郎門前,閒坐了一回。」➌ ​ 計算長篇小說段落的單位。一章稱為「一回」。如:「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➍ ​ 計算事情的單位。相當於「件」。如:「這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3. 姓。如明代有回滿注。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