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游说蛮与触,三军解甲舆脱辐。
君不见至人有身无四大,乘风稳踞溟鹏背。下览九州如历块,朝发越裳暮燕代。
君不见至人善行不任足,驰驱直入蜗牛角。纵横游说蛮与触,三军解甲舆脱辐。
斯人人耳无大奇,致虚守静如伏雌。中间真宰微乎微,神出鬼没不可知。
去年尽室吴江去,江边欲与鸱夷住。高堂有母生喜惧,自刺扁舟出烟雾。
归来重理漉酒巾,黄花彩服参差新。炙鸡秉烛招比邻,黑貂贳过墙头春。
兴来起舞醉无力,举觞遍告座中客。此身有母难许国,自作散儒深可惜。
深可惜,未忍闻,长歌短曲聊和君。明朝我向泷西隐,世事悠悠勿复云。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纵横(縱横)zòng héng
亦作“ 纵衡 ”。
(1).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后汉书·耿弇传》:“诸将擅命於畿内,贵戚纵横於都内。”《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汉书》曰:‘纵,恣意。’衡,古‘横’字。”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奸佞》:“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读书致身取将相, 关 西鼠子方纵横。”
(2).雄健奔放。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世人论诗多以 太白 之纵横超逸为变,而以 杜陵 之整齐严肃为正。” 欧阳山 《苦斗》六六:“六个人开怀畅叙,议论纵横。”
亦作“ 纵衡 ”。
(1).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经曰纵,纬曰横。 唐 韩愈 《送李翱》诗:“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信马行来,原来是一座大寺院,门前古槐两株,蔽日参天,墙外是大池,纵横十亩。”
(2).多貌。《文选·左思〈吴都赋〉》:“钩饵纵横,网罟接绪。” 张铣 注:“纵横,言多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且遣使纵横,本非令典。”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五:“路出 西河 望八城,保宫老母泪纵横。”
(3).交错貌。 三国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诗:“清醴盈金觴,肴饌纵横陈。” 宋 王安石 《即事》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明 归有光 《见村楼记》:“塘浦纵横,田塍如画。”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山下,阡陌纵横,河里畅流着花花的雨水。”
(4).杂乱貌。《孙子·地形》:“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唐 孟郊 《吊国殇》诗:“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 宋 延寿 《万善同归集》卷六:“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几上设色小碟,纵横狼藉。”
(5).分散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纵横骆驛,各有所趣。” 李善 注:“纵横,四散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復缝。”
(6).合纵连横的节缩语。《淮南子·览冥训》:“纵横间之,举兵而相角。” 高诱 注:“ 苏秦 约纵, 张仪 连横。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合为横,故曰纵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主父偃 者, 齐 临菑 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
(7).横竖,反正。《朱子语类》卷三:“纵横在这里,以屈伸往来之气言之,则来者为神,去者为鬼。”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纵横是做装饰品的,弄得好看一点,觉得于自己的面子上也还可以过得下去罢?” ——《漢語大詞典》
(1).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后汉书·耿弇传》:“诸将擅命於畿内,贵戚纵横於都内。”《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汉书》曰:‘纵,恣意。’衡,古‘横’字。”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奸佞》:“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读书致身取将相, 关 西鼠子方纵横。”
(2).雄健奔放。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世人论诗多以 太白 之纵横超逸为变,而以 杜陵 之整齐严肃为正。” 欧阳山 《苦斗》六六:“六个人开怀畅叙,议论纵横。”
亦作“ 纵衡 ”。
(1).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经曰纵,纬曰横。 唐 韩愈 《送李翱》诗:“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信马行来,原来是一座大寺院,门前古槐两株,蔽日参天,墙外是大池,纵横十亩。”
(2).多貌。《文选·左思〈吴都赋〉》:“钩饵纵横,网罟接绪。” 张铣 注:“纵横,言多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且遣使纵横,本非令典。”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五:“路出 西河 望八城,保宫老母泪纵横。”
(3).交错貌。 三国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诗:“清醴盈金觴,肴饌纵横陈。” 宋 王安石 《即事》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明 归有光 《见村楼记》:“塘浦纵横,田塍如画。”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山下,阡陌纵横,河里畅流着花花的雨水。”
(4).杂乱貌。《孙子·地形》:“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唐 孟郊 《吊国殇》诗:“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 宋 延寿 《万善同归集》卷六:“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几上设色小碟,纵横狼藉。”
(5).分散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纵横骆驛,各有所趣。” 李善 注:“纵横,四散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復缝。”
(6).合纵连横的节缩语。《淮南子·览冥训》:“纵横间之,举兵而相角。” 高诱 注:“ 苏秦 约纵, 张仪 连横。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合为横,故曰纵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主父偃 者, 齐 临菑 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
(7).横竖,反正。《朱子语类》卷三:“纵横在这里,以屈伸往来之气言之,则来者为神,去者为鬼。”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纵横是做装饰品的,弄得好看一点,觉得于自己的面子上也还可以过得下去罢?” ——《漢語大詞典》
游说(遊説)yóu shuì
1.谓古代叫做“说客”的政客,奔走各国,凭着口才劝说君主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尉缭子·原官》:“游説间谍无自入,正议之术也。” 晋 左思 《咏史》之八:“ 苏秦 北游説, 李斯 西上书。” 清 昭梿 《啸亭续录·古今史阙》:“ 周 末自《麟经》絶笔后,至 苏 张 ,中间一百四十四年,史简遗闕,无以详其梗概。”
2.泛指以言语劝说。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明主不晓,以为僕沮贰师,而为 李陵 游説,遂下於理。” ——《漢語大詞典》
2.泛指以言语劝说。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明主不晓,以为僕沮贰师,而为 李陵 游説,遂下於理。” ——《漢語大詞典》
蛮 ( 蠻 ) mán
蛮 [ mán ]
-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横(hèng )。~不讲理。
- 愣,强悍:一味~干。
-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荒。
- 方言,相当于“很”:~好。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 给:赠~。~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赞助,赞许:~人为善。
- 〈书〉等待:时不我~。
- 〈连〉和:我~你。山~水。
-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 参加:参~。~会。
- 同“欤”。
触 ( 觸 ) chù
触 [ chù ]
- 抵、顶:抵~。“羝羊~藩,赢其角”。
- 碰,撞:~礁。~电。~动。~摸。~发。~犯。~怒。
- 遇着:接~。~觉(jué)。~目惊心。~角(jiǎo)。~景生情。~类旁通。
-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感~。忽有所~。
三军(三軍)sān jūn
(1). 周 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2).军队的通称。《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汉书·灌夫传》:“ 魏其 言 灌夫 父死事,身荷戟驰不测之 吴 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 唐 章孝标 《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说唐》第一回:“﹝ 晋王 ﹞将宫内之物,给赏三军,班师回朝。” 毛泽东 《长征》诗:“更喜 岷山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古代指步、车、骑三军。《六韬·战车》:“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今亦称海、陆、空军为三军。
(4).三围。《管子·参患》:“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陶鸿庆 《读诸子札记·管子二》:“‘军’之本义为‘围’,后世遂为师旅之通名……‘三军当一战’者,言三围当一战也。” ——《漢語大詞典》
(2).军队的通称。《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汉书·灌夫传》:“ 魏其 言 灌夫 父死事,身荷戟驰不测之 吴 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 唐 章孝标 《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说唐》第一回:“﹝ 晋王 ﹞将宫内之物,给赏三军,班师回朝。” 毛泽东 《长征》诗:“更喜 岷山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古代指步、车、骑三军。《六韬·战车》:“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今亦称海、陆、空军为三军。
(4).三围。《管子·参患》:“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陶鸿庆 《读诸子札记·管子二》:“‘军’之本义为‘围’,后世遂为师旅之通名……‘三军当一战’者,言三围当一战也。” ——《漢語大詞典》
解甲 jiě jiǎ
(1).脱下战衣。指军事行动间歇期间的休息。《吴子·料敌》:“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南史·宋纪上·武帝》:“帝驰还 石头 ,斩 徐赤特 。解甲久之,乃出阵於 高塘 。”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 郭晞 ﹞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譁者死。’”《水浒传》第八六回:“ 宋江 、 卢俊义 同 吴用 、 公孙胜 并马回寨,将息三军,解甲暂歇。” 明 申时行 《题清秋出塞图》诗:“荷戈不解甲,挽粟仍飞芻。”
(2).指武将辞免官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於是解甲归宗,释兵返族。”
(3).放下武器,投降。 前蜀 花蕊夫人 《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寧无一箇是男儿?”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 胡公 ( 胡深 )受 石抹公 国士之遇,既解甲内附,而又献谋以取 处州 。”
(4).指草木种籽开裂生芽。语出《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汉 扬雄 《太玄·释》:“阳气和震,圜煦释物,咸税其枯,而解其甲。” 范望 注:“阳气温暖,万物咸税枯解甲,而生於太阳之中也。” ——《漢語大詞典》
(2).指武将辞免官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於是解甲归宗,释兵返族。”
(3).放下武器,投降。 前蜀 花蕊夫人 《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寧无一箇是男儿?”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 胡公 ( 胡深 )受 石抹公 国士之遇,既解甲内附,而又献谋以取 处州 。”
(4).指草木种籽开裂生芽。语出《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汉 扬雄 《太玄·释》:“阳气和震,圜煦释物,咸税其枯,而解其甲。” 范望 注:“阳气温暖,万物咸税枯解甲,而生於太阳之中也。” ——《漢語大詞典》
舆 ( 輿 ) yú
舆 [ yú ]
- 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马。肩~。
- 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众人的:~台。~论。~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
- 疆域:~地。~图。堪~(相地,风水)。
脱 ( 脫 ) tuō
脱 [ tuō ]
- 离开,落掉:~产。~发(fà)。~节。~离。~落。~贫(摆脱贫困)。~稿(完成著作)。~手。摆~。挣~。临阵逃~。
- 遗漏:~漏。~误。~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
- 取下,除去:~下。~帽。~氧。~脂。~胎换骨。
- 倘若,或许:~有不测。
- 轻慢:~略(放任,不拘束)。~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轻率,不持重,放荡)。
- 姓。
辐 ( 輻 ) fú
辐 [ fú ]
- 连结车辋和车毂的直条:车~。~条。~(亦作“辐凑”)。~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