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鸣梭人织葛,山山烧骨火耕菑。

李之世明代〕《雷阳道中即事 其七

榔阴椰叶碧参差,几阵风炎雨溽时。处处鸣梭人织葛,山山烧骨火耕菑。

腥莎忽转见驯鹿,瞑叶频啼立子规。斜日邮亭聊歇马,蛮娘歌唱杂侏𠌯。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处处鸣梭火耕

处处(處處)chǔ chù
定居,安居。《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 郑玄 笺:“京地乃众民所宜居之野也,於是处其当处者,庐舍其宾旅。” 朱熹 集传:“处处,居室也。”
各处;每个方面。《汉书·游侠传·原涉》:“自 哀 平 间,郡国处处有豪桀,然莫足数。” 宋 苏轼 《残腊独出》诗之一:“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这毛病人人易犯,处处皆同。” 郁达夫 《过去》:“老二的活泼,在她的行动、言语、嬉笑上,处处都在表现。”  ——《漢語大詞典》
鸣梭(鳴梭)míng suō
梭子;织具。 唐 徐彦伯 《春闺》诗:“裁衣卷纹素,织锦度鸣梭。” 宋 谭宣子 《鸣梭·自度》词:“织綃机上度鸣梭,年光容易过。”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柳沟晓发》词:“灯影伴鸣梭,织女依然怨。”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织 ( 織 ) zhī/zhì
织 [ zhī ]
  1.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布。编~。~女(❶织布、织绸的女子;❷指织女星)。棉~物。
  2. 引申为构成:罗~罪名。
  3.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锦。~文(即“织锦”)。~贝(织成贝文的锦)。
织 [ zhì ]
     ◎ 古同“”,旗帜。
葛 gé/gě《國語辭典》

葛 [ gé ]

  1. 植物名。豆科葛属,多年生蔓草。茎细长,复叶阔大,花紫赤色,结实成荚。根可入药,亦可取出淀粉,供食用及制糊用。纤维可织布及作造纸原料。
  2. 夏天所穿的衣服。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万事几时足〉词:「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
  3. 国名。夏朝所封的诸侯国。嬴姓。故城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葵兵县东北。

葛 [ gě ]

  1. 姓。如晋代有葛洪。
山 shān《國語辭典》

山 [ shān ]

  1. 陆地上高起的部分。如:「崇山峻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师奔,登山以 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
  2. 坟墓。唐·李华〈含元殿赋〉:「靡迤秦山,陂陀汉陵。」
  3. 姓。如晋代有山涛。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山中的。如:「山村」、「山寨」。
烧 ( 燒 ) shāo
烧 [ shāo ]
  1. 使东西着火:焚~。燃~。~灼。~毁。
  2. 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水。~饭。~砖。~焊。~蓝。~料。
  3. 一种烹饪方法:~茄子。~鸡。
  4. 体温增高:发~。退~。
  5. 经烘烤制成的饼:~饼。火~。
  6. 一种烈性白酒:~酒。高粱~。
  7. 过多的肥料使植物枯萎、死亡。
骨 gǔ/gū《國語辭典》

骨 [ gǔ ]

  1. 动物体内支持身体的支架组织。如:「筋骨」、「接骨」、「脊椎骨」、「脱胎换骨」。
  2. 支撑物体的架子。如:「龙骨」、「钢骨」、「伞骨」。
  3. 气概、风格。如:「傲骨」、「风骨」。唐·王维〈少年行〉四首之二:「敦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4. 姓。如隋代有骨仪。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骨 [ gú ]

  1. 参见「[[骨头」、「骨碌」等条。

骨 [ gū ]

  1. 参见「骨朵儿]]」条。
火耕 huǒ gēng
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烧去草木,就地种植作物。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闷》之二:“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耕。” 仇兆鳌 注:“《货殖传》:‘ 楚 俗之地,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 楚 俗烧榛种田,谓之火耕。” 唐 畅当 《自平阳馆赴郡》诗:“寥落火耕俗,征途青冥里。”参见“ 火耕水耨 ”。  ——《漢語大詞典》
菑 zī/zì/zāi《國語辭典》

菑 [ zī ]

  1. 初开垦一年的田地。《尔雅·释地》:「田一岁曰菑。」《淮南子·泰族》:「后稷垦草发菑,粪土树谷,使五种各得其宜。」
  2. 泛指田。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3. 姓。如汉代有菑壮。
  1. 割草开垦。《书经·大诰》:「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

菑 [ zāi ]

  1. 灾祸、祸害。《诗经·大雅·生民》:「大拆不副,无菑无害。」《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天菑流行,国家代有,救菑恤邻,国之道也。」通「灾」。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