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兕流传二百年,归黄归陈亦屡迁。

张晋清代〕《兕觥归赵歌并序

丈夫许国当不朽,安问剖心与碎首。丈夫即贬宜缄口,此时只合饮醇酒。

君不见,文毅在昔官编修,文章气节无与俦。一朝目击夺情事,建言不为身家谋。

可怜疏人忤时相,罢官得罪予廷杖。当年直道虽未行,朝野莫不闻其名。

单车萧然出都去,阻道者谁颎阳生。跪奉兕觥把君手,殷勤愿为君子寿。

神豸原能逐众邪,文羊何必输中卣。此兕流传二百年,归黄归陈亦屡迁。

身历沧桑阅朝市,天令鬼守非虚言。珍藏更有章太史,后乃卒归颜氏子。

传闻赵氏有孤孙,每诵铭言泪如水。覃溪学士今词宗,以诗为介遗颜公。

千里持归告家庙,宝之直与璠玙同。伊余偶作长安客,摩挲新图重太息。

区区一觥何足言,中有忠臣旧精魄。觥纵不归人亦宝,觥归乃见孤孙好。

作歌下拜情未舒,恨不见觥惟见图。对酒挑灯更展玩,纸上生棱墨花灿,夜夜虹光射霄汉。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流传二百屡迁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兕 sì《國語辭典》

兕 [ sì ]

  1. 古代一种似牛的野兽。《尔雅·释兽》:「兕,似牛。」晋·郭璞·注:「一角,青色,重千斤。」《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流传(流傳)liú chuán
传下来;传播开。《墨子·非命中》:“声闻不废,流传至今。”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当时 吴濞 、 邓通 ,皆得自铸钱,独多流传,至今不絶。其轻重适中,与今钱略相似。”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 徐电发 词,当时盛负重名,至於流传海外,可谓荣矣。”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那些平白如话,而又表达了群众心声或者阐述了深刻思想的诗句,可以世代流传。”  ——《漢語大詞典》
二百
唐 杜甫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宋 范成大 严州 耳边眼底无公事,睡过严州二百滩。  ——《骈字类编》
年 nián《國語辭典》

年 [ nián ]

  1.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2. 收成、年成。如:「丰年」、「歉年」、「年景」。《新唐书·卷九十九·戴胄传》:「七月以来,霖潦未止,滨河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
  3. 年节。如:「过年」。宋·陈师道〈早春〉诗:「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
  4. 岁数、年龄。如:「盛年」、「延年益寿」、「年轻力壮」。唐·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5. 时代、时期。如:「八十年代」、「康熙年间」。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6. 人生中的某时期。如:「童年」、「青少年」、「壮年」、「老年」。
  7.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个月。如:「这件事要花四年才能完成。」
  8. 姓。如清代有年羹尧。
  1. 每年。如:「年鉴」、「年表」、「年刊」、「年产量」。
  2. 年节的。如:「年糕」、「年画」、「办年货」。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黄 ( 黃 ) huáng《國語辭典》
  1. 「黄 」的异体字。
陈 ( 陳 ) chén
陈 [ chén ]
  1. 排列,摆设:~列。~兵。
  2. 述说:~述。~情。详~。~诉。~说。
  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 姓。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屡迁(屢遷)lǚ qiān
(1).多次变易。《易·繫辞下》:“《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 晋 陆机 《文赋》:“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
(2).多次迁徙。《文选·张衡〈西京赋〉》:“此何与於 殷 人屡迁。” 李善 注:“言欲迁都 洛阳 ,何如 殷 之屡迁乎!”此言迁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毕将军马》:“屡迁至 镇江 都统制、 扬州 承宣使、驍卫上将军。”此言迁官。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