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尽精神,虚劳神用,缘木求鱼甚日烹。

佚名元代〕《沁园春

大道无名,大音希声,大器晚成。笑迷人管见,不言便了,似钻冰取火,纽石为绳。

使尽精神,虚劳神用,缘木求鱼甚日烹。愚痴辈,磨砖作镜,怎睹光明。

何须百计经营。守朴朴淳淳绝爱憎。澄虚心实腹,谷神不死,深根固蒂,久视长生。

湛湛澄澄,先天先地,一气寥寥混杳冥。希夷理,这一轮皎月,无缺无盈。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使精神虚劳神用缘木求鱼

使 shǐ《國語辭典》

使 [ shǐ ]

  1. 命令、派遣。《左传·桓公五年》:「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水浒传·第八五回》:「若得如此,宋江星夜使人回家搬取老父,以绝根本。」
  2. 让、以致于。《诗经·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唐·杜甫〈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 役用、役使。《论语·学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晋·范宁〈为豫章临发上疏〉:「古之使人,岁不过三日;今之劳扰,殆无二日休停。」
  4. 可、行、做。如:「使不得」。《红楼梦·第九六回》:「若说服里娶亲,当真使不得。」《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如要看全,也不过一百多钱,倘若租看,亦使得。」
  5. 用。《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至少也得几百块钱,少了不够使的。」
  6. 放纵、放任。如:「使性子」。
  7. 出使。《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 奉命到外国执行任务或留驻的外交长官。如:「大使」、「公使」。
  1. 假设、如果。《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汉·王充《论衡·祀义》:「使天地有口能食,祭食宜食尽。」

使 [ shì ]

  1. (一)​、
  1. 之又音。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精神 jīng shén
(1).指人的精气、元神。相对于形骸而言。《吕氏春秋·尽数》:“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 元 揭傒斯 《哭王十良仲》诗:“精神与时息,形质随日化。”
(2).指人的意识。《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清 刘大櫆 《见吾轩诗序》:“文章者,古人之精神所藴结也。”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至于精神定义若何,欲求精确之界限,固亦非易,然简括言之,第知凡非物质者,即为精神可矣。”
(3).犹实质,要旨。事物的精微所在。 宋 王安石 《读史》诗:“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立宪纪闻》:“各部尚书,出则为各部长官,入则为参预政务大臣,与外国内阁官制,其精神固无异也。” 鲁迅 《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只顷刻间,而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4).精力体气。《韩诗外传》卷六:“劳矣 箕子 !尽其精神,竭其忠爱。”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 赵明诚 ﹞始负担捨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红楼梦》第五五回:“ 王夫人 便觉失了膀臂,一人能有多少精神?凡有了大事,就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 李紈 协理。”
(5).形容人或物有生气。《世说新语·言语》“ 周僕射 ” 刘孝标 注引《晋纪》:“ 伯仁 仪容弘伟,善於俛仰应答,精神足以荫映数人。” 宋 范成大 《再题瓶中梅花》诗:“风袂挽香虽淡薄,月窗横影已精神。”《红楼梦》第四九回:“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连大气也不出的 夏先生 也显着特别的精神。精神了两三天, 夏先生 又不大出气了。”
(6).心神;神志。指神情意态。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精神怳惚,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北齐书·废帝纪》:“ 文宣 怒,亲以马鞭撞太子三下,由是气悸语吃,精神时復昏扰。” 清 刘大櫆 《乡饮大宾金君传》:“遇事之盘错,其精神常镇定,而卒能有剖决以解其纷。”
(7).风采神韵。 宋 周美成 《烛影摇红》词:“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 元 钟嗣成 《一枝花·自序丑斋》套曲:“那里取 陈平 般冠玉精神, 何晏 般风流面皮;那里取 潘安 般俊俏容仪。”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 明 王世贞 评《子虚》《上林》,以为材极富,辞极丽,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
(8).精明;机警。《宋书·谢弘微传》:“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五年》:“臣观方今之人,趋进者多,廉退者少,以善求事为精神,以能訐人为风采。” 老舍 《骆驼祥子》二:“有了炮声,兵们一定得跑,那么,他自己也该精神着点了。”
(9).神通。《西游记》第二回:“ 祖师 道:‘你等起去。’叫:‘ 悟空 ,过来!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西游记》第十六回:“你看他弄个精神,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蜜蜂儿。”
(10).哲学名词。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为物质运动的最高产物。  ——《漢語大詞典》
虚劳(虚勞)xū láo
(1).白费力气。《万善同归集》:“万法皆心,任之是佛,驱驰万行,岂不虚劳。”
(2).中医名词。病久体弱则为虚,久虚不复则为损,虚损日久则成劳。其病变过程,大都由积渐而成。《南史·宋彭城王义康传》:“ 文帝 有虚劳疾,每意有所想,便觉心中痛裂,属纊者相係。”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 明 徐渭 《二月望后是日二儿书至》诗:“好买紫团葠一搭,急鞭归马补虚劳。”  ——《漢語大詞典》
神用 shén yòng
(1).神明的作用。《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虚明之絶境,不可穷者,其唯神用者乎!” 刘良 注:“其不可穷究者,其唯神明之用者乎!”《隋书·高祖纪上》:“王受天明命,叡德在躬,救頽运之艰,匡坠地之业……至德合於造化,神用洽於天壤。”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
(2).精神的功能。《南史·梁哀太子大器传》:“太子性宽和,兼神用端嶷,在贼中每不屈意。”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今日》诗:“诗书礼乐适足衰人之神用,宗族朋友不足驻人之頽年。”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万回师 , 閿乡 人也。神用若不足,谓愚而痴,无所知。”  ——《漢語大詞典》
缘木求鱼(緣木求魚)yuán mù qiú yú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爬上树去捉鱼,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劳而无所得。《后汉书·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採珠。” 前蜀 贯休 《行路难》诗:“负薪为罏復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封神演义》第三三回:“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 王西彦 《乡下朋友》:“他提出许多理论上的论证,说明如果忽略了这一起点,那么其他一切就都成为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的空想。”《后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循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引 唐 罗隐 诗:“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  ——《漢語大詞典》
甚 shèn/shén《國語辭典》

甚 [ shèn ]

  1. 很、非常。如:「甚多」、「甚好」、「甚佳」。
  2. 過分、過度。如:「欺人太甚」。

甚 [ ​shé ]

  1. (二)​之又音。

甚 [ shén ]

  1. 參見「甚麼 」條。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1.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2.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5.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6. 季节。如:「春日」、「冬日」。
  7.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8.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9.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10.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烹 pēng《國語辭典》

烹 [ pēng ]

  1. 一种烹饪方法。将食物入沸油半煎炸至熟,加佐料后略一沸滚即成。《左传·昭公二十年》:「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
  2. 古代一种以鼎煮人的酷刑。《战国策·赵策三》:「然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新唐书·卷八五·窦建德传》:「河间久拒守,多杀士,今力穷而下,请烹之。」
  3. 杀、灭。《淮南子·说林》:「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烹灭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
  1. 肴馔。宋·陆游〈故里〉诗:「芋魁菰首君无笑,老子看来是大烹。」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