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彭城姝丽,来配鲁邦才子,永作地行仙。

佚名宋代〕《水调歌头·阿谁煎凤髓

阿谁煎凤髓,续此玉琴弦。依然音调清婉,律吕互相宣。天使彭城姝丽,来配鲁邦才子,永作地行仙。况有盈门礼,百两拥骈阗。更临鸾,看举案,两无偏。从此欢谐千岁,月下与花前。剩长芝兰玉树,俱作蟾宫佳客,声誉振螺川。仍看明年去,平步上青天。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天使姝丽鲁邦才子地行仙

天使 tiān shǐ
(1).谓天帝所使之神;天神的使者。《左传·成公五年》:“ 婴 梦天使谓己:‘祭余,余福女。’”《史记·赵世家》:“余 霍泰山 山阳侯 天使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我天使也。当往烧 东海 麋竺 家,感君见载,故以相语。”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遇天使而求金,占失僕而假策。”
(2).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指上帝派来的使者。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佛祖不如天使贵,劝余多诵《可兰经》。”
(3).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或儿童,常用以比喻天真可爱、给人带来欢乐和幸福的人。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五:“匣上面还画着一个展着翅膀的小天使,满满的张开弓,危险地要射出那一箭……” 巴金 《灭亡》第十二章:“她分明是一个爱之天使,多么纯洁,多么温柔!”
(4).谓天子的使者。 唐 王建 《华清宫感旧》:“尘到 朝元 天使急,千官夜发六龙迴。”《三国演义》第一回:“军粮尚缺,安有餘钱奉承天使?” 清 李渔 《玉搔头·误投》:“后来皇上听了虚言,又差人来要选入宫去,女儿誓不改节,以致天使空回。”
(5).流星名。《晋书·天文志中》:“流星,天使也。”《宋史·天文志五》:“流星有八,一曰天使。”
(6).佛教语。谓人的老、病、死。《起世经》:“有三天使出于世间,所谓老、病、死也。”  ——《漢語大詞典》
彭 péng/bāng《國語辭典》

彭 [ péng ]

  1. 地名。春秋郑邑。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中牟县境内。
  2. 姓。如清代有彭孙贻。
城 chéng《國語辭典》

城 [ chéng ]

  1. 古时环绕京师或围绕某一区域以供防守的大围墙。《广韵·平声·清韵》:「城,城郭。」《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2. 都市。如:「京城」、「城市」。
  3. 姓。如战国时有城浑。
  1. 筑城。《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是月,城西宁。」
姝丽(姝麗)shū lì
(1).美丽。《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后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絶异於众。”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见一青衣女子独行,姿容姝丽。”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四》:“ 大同 妇女,姝丽而多恋土重迁。”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幼眇之音,姝丽之色,芳泽之气,至於蝯狙而能乐之。”
(2).美女。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李黄》:“二女奴曰:‘郎君贵人,所见莫非丽质。某皆贱质,又麤陋,不敢当公子厚意,然车中幸有姝丽,诚可留意也。’” 宋 柳永 《玉女摇仙佩》词:“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妇女·窦氏全印》:“ 姜 脱死归郡,纔两閲月,復买一姝丽,时议遂大薄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抵家,母睹姝丽,惊问为谁。生以姨女对。”  ——《漢語大詞典》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配 pèi《國語辭典》

配 [ pèi ]

  1. 酒的色澤。《說文解字·酉部》:「配,酒色也。」
  2. 夫妻。參見「配偶 」條。
  3. 妻子。如:「元配」、「繼配」。《詩經·大雅·皇矣》:「天立厥配,受命既固。」《鏡花緣·第一○回》:「俟他年長,代為擇配,完其終身。」
  1. 媲美。《玉篇·酉部》:「配,匹也;媲也。」《楚辭·屈原·大招》:「德譽配天,萬民理只。」
  2. 合、結合。《易經·繫辭上》:「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3. 男女結婚。如:「她姊妹倆,尚未婚配。」《詩經·衛風·竹竿》「淇水浟浟,檜楫松舟」句下漢·毛亨·傳:「舟楫相配得水而行,男女相配得禮而備。」
  4. 女子嫁人。如:「許配」。《三國演義·第六回》:「丞相有女,欲配將軍之子。」《儒林外史·第三七回》:「他家世兄賠嫁來的一個丫頭,他就配了姓嚴的管家了。」
  5. 分發、安排。如:「支配」、「分配」、「配銷制度」。《舊唐書·卷九八·裴耀卿傳》:「耀卿躬自條理,科配得所。」
  6. 流放罪人到遠方。如:「發配」、「刺配」。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改做誤傷人命,脊杖了六十,迭配殺門島去了。」
  7. 依適當的標準或比例,加以調和或拼製。如:「配藥」、「配色」、「配眼鏡」。
  8. 補足缺失。如:「配貨」、「配零件」、「配塊玻璃」。
  9. 陪襯、襯托。如:「紅花雖美,還需綠葉配。」
  10. 使牲畜交合。如:「配種」、「交配」。
  1. 適合、夠得上。如:「只有他才配稱世界球王。」《紅樓夢·第四九回》:「這一件衣 裳也只配他穿。別人穿了,實在不配。」
鲁邦(魯邦)lǔ bāng
指 鲁国 。 周 朝所封的诸侯国。后用以指 鲁 地。《诗·鲁颂·閟宫》:“ 泰山 巖巖, 鲁邦 所詹。” 唐 韩愈 《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诗:“威令加 徐 土,儒风被 鲁邦 。” 何薳 《春渚纪闻·徐氏父子俊伟》引 宋 徐端崇 诗:“ 鲁邦 司寇陈义高,三閭大夫心徒劳。”  ——《漢語大詞典》
才子 cái zǐ
(1).古称德才兼备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齐圣广渊,明允诚篤,天下之民谓之八愷。”后多指有才华的人。 晋 潘岳 《西征赋》:“ 终童 山 东之英妙, 贾生 洛阳 之才子。” 唐 朱庆余 《送窦秀才》诗:“ 江 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这人是有 子建 之才, 潘安 之貌, 江 南数一数二的才子。”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象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2).方言。刚才。《西游记》第四一回:“你才子发昏的,若不是 老猪 救你啊,已此了帐了,还不谢我哩!”《西游记》第八九回:“才子那妖精败阵,必然向他祖翁处去会话。”  ——《漢語大詞典》
永 yǒng《國語辭典》

永 [ yǒng ]

  1. 深长的、久远的。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一七:「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宋·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1. 恒久、久远。如:「永垂不朽」。《论语·尧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精罔阆而飞扬兮,拾九天而永逝。」
作 zuò《國語辭典》

作 [ zuò ]

  1. 興起、振起。如:「興風作浪」。《說文解字·人部》:「作,起也。」《易經·乾卦·九五》:「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 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3. 創作。如:「寫作」、「作畫」、「作詩」。《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 進行、舉行。如:「作戰」、「作簡報」。
  5. 為、當。如:「認賊作父」。
  6. 假裝。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7. 進行某事。如:「作媒」、「作證」、「作事」。同「做 」。
  8. 成為。如:「作人」、「作官」。同「做 」。
  9. 製造。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1. 事業。如:「工作」。《禮記·緇衣》:「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莊后。」
  2. 詩文書畫與藝術品稱為「作」。如:「傑作」、「佳作」、「名作」。

作 [ zuó ]

  1. 參見「作摩」、「作料」等條。

作 [ zuō ]

  1. 工人、工匠。如:「木作」、「石作」、「瓦作」。
  2. 製作某些工藝作品的場所。如:「作坊」。《三國志·卷二四·魏書·孫禮傳》:「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帝奇其意而不責也。」
  1. 招惹、自找。如:「自作自受」。
地行仙 dì xíng xiān
(1).原为佛典中所记的一种长寿的神仙。《楞严经》卷八:“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阿难 ,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阿难 ,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絶於人境。”后因以喻高寿或隐逸闲适的人。 宋 苏轼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寿南涧》词:“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 明 唐寅 《题自画守耕图》诗:“昨日三山降除日, 长沮 同拜地行仙。”
(2).比喻远行的人。 宋 文天祥 《怀则堂实堂》诗:“中夜想应发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