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歌渔父寿香堆,花雾深深拨不开。

项安世宋代〕《荆江渔父竹枝词九首和夔师□侍郎韵为荆师范

七歌渔父寿香堆,花雾深深拨不开。
水边借得春风送,荷花吹上戟门来。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七歌渔父寿花雾深深

七歌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七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骈字类编》
渔父(漁父)yú fǔ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清 查礼 《岚光洞》诗:“渔父举网来,舴艋两三箇。”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九:“渔舟横小塘,渔父卖鱼去。”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寿 ( 壽 ) shòu
寿 [ shòu ]
  1. 年岁,生命:~命。~终。~险(人寿保险)。~终正寝。延年益~。
  2. 活得长久:~考(指长寿)。~民。~星。
  3. 生日:~辰。~礼。~序(祝寿文章)。~筵。
  4. 祝人长寿:“起为太上皇~”。
  5. 婉辞,指为死后作准备,或死后才用的:~衣。~穴。~材。
  6. 姓。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1.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2.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3.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4.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1.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2.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堆 duī《國語辭典》

堆 [ duī ]

  1. 积聚成小山的东西。如:「土堆」、「瓦砾堆」、「柴火堆」。
  2. 量词。计算堆积物、成群人的单位。如:「一堆土」、「两堆人」。
  3. 地名用字。如屏东县的六堆,大陆地区四川省奉节县东瞿塘峡口的滟滪堆。
  1. 积聚。如:「堆恨成仇」。
  2. 用手或工具把东西聚积起来。如:「把白菜堆在院子里。」、「把书堆在桌子上。」
花雾(花雾)
宋 苏轼 岐亭五首,并叙 其三 行当隔帘见,花雾轻羃羃。
元 泰不华 绝句二首 其一 绣帘钩月夜生凉,花雾霏霏入画堂。  ——《骈字类编》
深深 shēn shēn
(1).深沉貌。《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刘心武 《班主任》:“书边几乎全有浅灰的手印,书里不乏折痕、重点线和某些意味着深深思索的符号。”
(2).浓密貌。 唐 张说 《赠别杨炯箴》:“杳杳深谷,深深乔木。” 唐 崔橹 《华清宫》诗之一:“草遮回磴絶鸣鸞,云树深深碧殿寒。” 林学衡 《春日游三贝子花园》诗:“过雨杏林红稍稍,藏春兰径緑深深。”
(3).牢牢地;严实地。 唐 薛逢 《君不见》诗:“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
(4).沉静貌。  ——《漢語大詞典》
拨 ( 撥 ) bō
拨 [ bō ]
  1.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动。把钟~准了。~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云见日。
  2. 分给:~发。~款。~付。
  3. 治理:~乱反正。
  4. 掉转:~转马头。
  5.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分成两~儿。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