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礼乐(禮樂)lǐ yuè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漢語大詞典》
可知 kě zhī
见“ 可知道 ”。 ——《漢語大詞典》
新制(新製)xīn zhì
(1).新制作。《宋史·太祖纪三》:“癸亥,詔减 湖南 新製茶。”
(2).新的样式。 晋 陶潜 《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製。”
(3).新的作品。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上》:“新製迭出,古体攸分,实词章改变之大机,气运推迁之一会也。”
(1).新订立的制度。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乃勑 子才 与散骑常侍 温子昇 ,撰《麟趾新制》十五篇,省府以之决疑,州郡用为治本。”
(2).重新制定。《旧唐书·高宗纪下》:“以明堂制度歷代不同, 汉 魏 以还,弥更讹舛,遂增损古今,新制其图。” ——《漢語大詞典》
(2).新的样式。 晋 陶潜 《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製。”
(3).新的作品。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上》:“新製迭出,古体攸分,实词章改变之大机,气运推迁之一会也。”
(1).新订立的制度。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乃勑 子才 与散骑常侍 温子昇 ,撰《麟趾新制》十五篇,省府以之决疑,州郡用为治本。”
(2).重新制定。《旧唐书·高宗纪下》:“以明堂制度歷代不同, 汉 魏 以还,弥更讹舛,遂增损古今,新制其图。” ——《漢語大詞典》
度 dù/duó《國語辭典》
度 [ dù ]
名- 表示物质的相关性质所达到的状况。如:「长度」、「硬度」、「湿度」、「密度」、「酸度」。
- 法制、规范。如:「制度」、「法度」。《文选·扬雄·长杨赋》:「亦所以奉太尊之烈,遵文武之度。」
- 标准。如:「尺度」、「限度」。《国语·周语下》:「用物过度妨于财,正害财匮妨于乐。」唐·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诗:「夭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
- 人的器量、胸怀。如:「器度」。《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 外表、仪态。如:「风度」、「态度」。《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生因窃往。扣其关,果有女道士三四人,谦喜承迎,仪度皆洁。」
- 量词:➊ 计算依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如:「耗电三百度」、「今天气温高达摄氏三十六度。」➋ 计算次数的单位。如:「再度光临」。《北史·卷四○·李彪传》:「彪前后六度衔命。」
- 数学上指:➊ 计算圆弧及角的单位。圆周的三百六十分之一为弧的一度;一度的弧所对的中心角,为角度的一度。➋ 物体的长、宽、高。如:「三度空间」。
- 姓。如汉代有度尚。
- 过、经历。如:「度日如年」、「光阴虚度」。
- 由此岸到彼岸。《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同「渡 」。
- 通过、跨越。《史记·卷九四·田儋传》:「用蒯通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全唐诗·卷二五三·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同「渡 」。
度 [ duò ]
动- 考虑、推测。如:「审度」、「揣度」。《诗经·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 测量。如:「量度」。汉·文帝〈议佐百姓诏〉:「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
山河 shān hé
(1).大山大河。多指自然形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美哉乎 山 河 之固,此 魏国 之宝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寸,而思隔山河。” 唐 杜甫 《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叶剑英 《东北的七年》:“东北情形,好似个‘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已半非’。”
(2).指江山,国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过 江 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 新亭 ,藉卉饮宴。 周侯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清 洪升 《长生殿·定情》:“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 唐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行军小曲》:“抗日战士向前进,嘿!反抗侵略保山河。” ——《漢語大詞典》
(2).指江山,国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过 江 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 新亭 ,藉卉饮宴。 周侯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清 洪升 《长生殿·定情》:“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 唐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行军小曲》:“抗日战士向前进,嘿!反抗侵略保山河。” ——《漢語大詞典》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 管,干预:概不过~。
-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 姓。
旧 ( 舊 ) jiù
旧 [ jiù ]
- 过时的,与“新”相对:~式。~俗。
- 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衣服。~书。
-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居。~友。
-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指老朋友)。念~(怀念旧日情谊)。
封疆 fēng jiāng
(1).亦作“ 封畺 ”。界域之标记;疆界。《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史记·商君列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张守节 正义:“封,聚土也;疆,界也:谓界上封记也。”《汉书·天文志》:“故候息秏者,入国邑,视封畺田畴之整治,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精华。实息者吉,虚秏者凶。”
(2).疆域;疆土。《周礼·地官·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
(3).指边疆。《左传·哀公十一年》:“居封疆之间。” 杜预 注:“封疆,竟内近郊地。”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明史·徐达传》:“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浸軼可也。”
(4).指封疆大吏。 清 王韬 《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招商局中集众非一,虽封疆方面,皆预其间,而隐为之规画。”详“ 封疆大吏 ”。 ——《漢語大詞典》
(2).疆域;疆土。《周礼·地官·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
(3).指边疆。《左传·哀公十一年》:“居封疆之间。” 杜预 注:“封疆,竟内近郊地。”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明史·徐达传》:“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浸軼可也。”
(4).指封疆大吏。 清 王韬 《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招商局中集众非一,虽封疆方面,皆预其间,而隐为之规画。”详“ 封疆大吏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