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山边(山边)
唐 李嘉祐 送朱中舍游江东 野寺山边斜有径,渔家竹里半开门。 ——《骈字类编》
狐 hú《國語辭典》
狐 [ hú ]
名- 动物名。食肉目犬科。似犬而小,体瘦,面部较长。吻尖突,耳朵三角形。尾大而长,毛多为赤黄色。性聪明敏感,令人觉得狡猾。喜食野鼠、鸟类、家禽等,皮可制裘。常见的种类如赤狐、银狐、北非小狐等。也称为「狐狸」。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狐偃,明代有狐忠。
独啸(獨嘯)dú xiào
独自吟嘨。古代高人逸士多有长啸之习,用抒胸臆。 唐 李白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诗:“ 安石 ( 谢安 )泛 溟 渤 ,独啸长风还。” 唐 白居易 《闲居》诗:“独啸晚风前,何人知此意。” ——《漢語大詞典》
林外
曹文晦 诗 松风林外笛,茅屋水边灯。 ——《分类字锦》
鸟 ( 鳥 ) niǎo
鸟 [ niǎo ]
- ◎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类。候~。益~。~语花香。
皆 jiē《國語辭典》
皆 [ jiē ]
副- 全、都,統括之詞。如:「草木皆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眾人皆醉,我獨醒。」《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 並、同。《儀禮·聘禮》:「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階。」通「偕」。
惊 ( 驚 ) jīng
惊 [ jīng ]
-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
- 出人意料的:~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