柂楼高据极观眺,奇纵豁达舒心胸。

玄烨清代〕《由仪真乘巨舰至京口

长江万里开鸿濛,高樯巨楫乘艨艟。仪真京口路百里,挂帆瞬息凌长风。

汀芦洲树看历历,波恬浪阔光瀜瀜。遄流直下入沧海,远源上与岷峨通。

山川断续合云雾,日月照耀浮虚空。舟行迅速疾飞驶,恍闻击鼓冯夷宫。

柂楼高据极观眺,奇纵豁达舒心胸。年来江汉罢桴鼓,河海清宴绝战攻。

舳舻閒系沙岸侧,水师捲甲悬长弓。羽葆南巡渡扬子,居安更念艰难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柂楼高据极观奇纵豁达舒心

柂楼(柂樓)duò lóu
(1).大船后舱的楼。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之二:“翻疑柂楼底,晚饭 越 中行。”柂,一本作“ 柁 ”。 唐 白居易 《盐商妇》诗:“饱食浓粧倚柂楼,两朵红顋花欲绽。” 宋 张孝祥 《多丽》词:“柂楼晚,清商哀怨,还听隔船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凡是大船都为富商所有,他们以船为家,居柂楼下,奏乐歌舞,使唤婢仆,生活非常安适。”
(2).引申为大船。 宋 叶适 《送林孔英》:“雪山峨峨大 江 满,柂楼过之清又清。”  ——《漢語大詞典》
高据(高据)
唐 卢延让 吊孟浩然 高据襄阳播盛名,问人人道是诗星。  ——《骈字类编》
极观(極觀)jí guān
(1).最雄伟奇特的景象。 汉 扬雄 《长杨赋》:“罗千乘於林莽,列万骑於山隅……此天下之穷览极观也。” 宋 苏洵 《仲兄字文甫说》:“跳者如鷺,跃者如鲤,殊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勒成一代弘文之典,俾百世后,知皇朝储蓄之富,冠古絶今,实宇宙之极观、生人之殊际也。” 清 龚炜 《巢林笔谈·赛会奇观》:“ 吴 俗信巫祝,崇鬼神。每当报赛之期……莫不穷侈而极观。”
(2).尽情而观。 三国 魏 嵇康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今执避穀之术,谓养生已备,至理已尽;驰心极观,齐此而还,意所不及,皆谓无之。”  ——《漢語大詞典》
眺 tiào《國語辭典》

眺 [ tiào ]

  1. 眼睛邪视。《说文解字·目部》:「眺,目不正也。」《文选·潘岳·射雉赋》:「亦有目不步体,邪眺旁剔。」
  2. 远望。如:「眺望」、「登高远眺」。唐·杜甫〈喜晴〉诗:「出郭眺四郊,肃肃春增华。」
奇纵(奇縱)qí zòng
新奇豪放。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三》:“ 老泉 之文豪健, 东坡 之文奇纵,而 潁滨 之文深沉。” 清 姚鼐 《朱竹君先生家传》:“其文才气奇纵,於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  ——《漢語大詞典》
豁达(豁達)huò dá
(1).通敞。 三国 魏 刘桢 《公宴诗》:“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依微闻鸡犬,豁达值阡陌。” 清 刘大櫆 《浮山记》:“有洞穹然跨峰之脊,左右豁达。”
(2).通达晓畅。 元 戴表元 《洪潜甫诗序》:“始时 汴梁 诸公言诗,絶无 唐 风,其博赡者谓之 义山 ,豁达者谓之 乐天 而已矣。”
(3).规模宏大。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 禹 功本豁达, 汉 跡方因循。”
(4).胸襟开阔;豪爽大方。 唐 高适 《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豁达常推海内贤,殷勤但酌樽中酒。”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 太祖 聪明豁达,知人善任。”《红楼梦》第五回:“那 宝釵 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正如 中国 所谓叛道,人羣共弃,艰于置身,非强怒善战豁达能思之士,不任受也。”
(5).通脱。 唐 李颀 《赠张旭》诗:“ 张公 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漢語大詞典》
舒心 shū xīn
(1).抒展心情。 南朝 齐 丘巨源 《咏七宝扇》:“卷情随象簟,舒心谢锦茵。”
(2).心情舒畅;适意。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休越朝廷法例,舒心赔纳。”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三章:“妈从来没有过过这种舒心的日子。” 郭小川 《祝酒歌》:“舒心的酒,千杯不醉。”  ——《漢語大詞典》
胸 xiōng《國語辭典》

胸 [ xiōng ]

  1. 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如:「挺胸」。
  2. 心中、内心。如:「胸有大志」。宋·苏轼〈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3. 指人的气量、怀抱。如:「心胸狭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