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我自 wǒ zì
犹我咱。 宋 刘子翚 《满庭芳·桂花》词:“我自寒灰槁木,凝神处,不觉重酣。”《水浒传》第七二回:“那人道:‘我自姓 王 。’” 清 谭嗣同 《狱中题壁》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 崑崙 。” ——《漢語大詞典》
得二 dé èr
(1).谓善于凭借正反两方面的条件,及时因势利导,以达目的。二,指阴、阳。亦具体指吉与凶、善与恶、得与失等。语本《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孔颖达 疏:“贰,二也。谓吉凶二理,言《易》因自然吉凶二理以济民之行也。欲令趋吉而避凶,行善而不行恶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 李善 注:“子曰:‘知几其神乎! 颜氏 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而未尝復行。’ 韩康伯 曰:‘在理则昧,造形则悟, 颜子 之分也,失之於几,故有不善,得之於二,不远而復,故知之未尝復行也。’”
(2).谓一举而得双虎。 春秋 鲁 大夫 卞庄子 刺虎的故事。见《史记·张仪列传》。《晋书·姚萇载记》:“吾欲移兵岭北,广收资实,须 秦 弊 燕 迴,然后垂拱取之。兵不血刃,坐定天下,此 卞庄 得二之义也。” ——《漢語大詞典》
(2).谓一举而得双虎。 春秋 鲁 大夫 卞庄子 刺虎的故事。见《史记·张仪列传》。《晋书·姚萇载记》:“吾欲移兵岭北,广收资实,须 秦 弊 燕 迴,然后垂拱取之。兵不血刃,坐定天下,此 卞庄 得二之义也。” ——《漢語大詞典》
严 ( 嚴 ) yán
严 [ yán ]
- 紧密,没有空隙:~紧。~密。
- 不放松,认真:~格。~肃。~正(严肃正当)。~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饬(➊严格命令;➋谨严)。威~。
- 郑重,庄重:庄~。尊~。
- 厉害的:~厉。~苛。
- 重大:~重。
- 姓。
牛铎(牛鐸)niú duó
(1).牛铃。亦指牛铃声。《晋书·荀勗传》:“初, 勖 於路逢 赵 贾人牛鐸,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 赵 之牛鐸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鐸,果得谐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世传 明皇 宿上亭,雨中闻牛鐸声,悵然而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适大车数辆远远至,牛鐸錚然。”
(2).借指人材。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世非无爨桐之患,而患无 蔡邕 ;世非无牛鐸之患,而患无 张华 。” ——《漢語大詞典》
(2).借指人材。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世非无爨桐之患,而患无 蔡邕 ;世非无牛鐸之患,而患无 张华 。” ——《漢語大詞典》
谐 ( 諧 ) xié
谐 [ xié ]
- 和,配合得当:和~。~调(tiáo )。~音。
- 滑稽:诙~。~趣。~谑(诙谐逗趣)。亦庄亦~(既严肃又诙谐)。
- (事情)商量好,办妥:事~。
钟吕(鐘吕)zhōng lǚ
(1).指乐律,声律。《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吴 陆玑 曰:“麟麕,身牛,尾马,足黄色,员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钟吕,行中规矩。”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古今乐府论》:“古诗皆乐也。文士为之辞曰诗,乐工协之於钟吕为乐。” 清 冯桂芬 《洪鼎邮程诗思图》诗:“君诗钟吕音和平,此时都作变徵声。”
(2). 锺离权 、 吕洞宾 的并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盖 钟 吕 虽自称 唐 人,而其迹皆显於 宋 ,一时方士神其説,遂托 唐 人姓名以纪之。”
指乐钟。《镜花缘》第八八回:“左笙鼗,右鐘吕,悬风铃,笑月杵。” 清 顾炎武 《华下有怀顾推官》诗:“鐘吕久不鸣,乾坤尽聋喑。” ——《漢語大詞典》
(2). 锺离权 、 吕洞宾 的并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盖 钟 吕 虽自称 唐 人,而其迹皆显於 宋 ,一时方士神其説,遂托 唐 人姓名以纪之。”
指乐钟。《镜花缘》第八八回:“左笙鼗,右鐘吕,悬风铃,笑月杵。” 清 顾炎武 《华下有怀顾推官》诗:“鐘吕久不鸣,乾坤尽聋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