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东冈雪满簪,后期惆怅老吴蚕。

王安石宋代〕《次韵酬龚深甫二首 其二

握手东冈雪满簪,后期惆怅老吴蚕。芳辰一笑真难值,暮齿相思岂久堪。

他日杜诗传渭北,几时周宅对漳南。百年邂逅能多少,且可勤来共草庵。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握手东冈雪满后期惆怅吴蚕

握手 wò shǒu
(1).执手,拉手。古时在离别、会晤或有所嘱托时,皆以握手表示亲近或信任。《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 素与 述 同乡里,相善,以为至当握手迎如平生。”《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爽 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詔,託以天下。” 唐 元结 《别王佐卿序》:“在少年时,握手笑别,虽远不恨。”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之十:“道逢 若耶 叟,握手开苍颜。” 清 纳兰性德 《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词:“握手西风泪不乾,年来多在别离间。”
(2).今用为见面、分别的礼节,也用来表示慰问或祝贺。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三:“作揖变成了握手。”
(3).拳屈手指。 汉 焦赣 《易林·乾之履》:“空拳握手,倒地更起。”
(4).指拳屈手指以掬物。《管子·弟子职》:“凡拼之道,实水於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屋中握手。” 尹知章 注:“堂上宽,故播散而洒;室中隘,故握手为掬以洒。”
古代死者入殓时套在死者手上的殓衣。以布帛缝制,形如直囊。《仪礼·士丧礼》:“握手,用玄,纁里,长尺二寸,广五寸,牢中旁寸,著组繫。” 贾公彦 疏:“名此衣为握,以其在手故言握手,不谓以手握之为握手。”  ——《漢語大詞典》
东冈(東岡)dōng gāng
向阳的山冈。《后汉书·周燮传》:“自先世以来,勋宠相承,君独何为守东冈之陂乎?”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公命城者改埋於东冈,祭之以豚酒。” 唐 韦应物 《射雉》诗:“走马上东冈,朝日照野田。”  ——《漢語大詞典》
雪满(雪满)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 雪满故关道,云遮祥凤楼。
唐 岑参 草堂村寻罗生不遇 门前雪满无人迹,应是先生出未归。
唐 李嘉祐 夜宴南陵留别 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  ——《骈字类编》
簪 zān《國語辭典》

簪 [ zān ]

  1. 古人用来绾发或固定头冠的头饰。 如:「头簪」。《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夫人脱簪珥叩头。」唐·杜甫〈春望〉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也称为「簪子 」。
  1. 插、戴。唐·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并辑蛟龙书,同簪凤皇笔。」宋·苏轼〈答陈述古〉诗二首之一:「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花却自羞。」
  2. 连缀。《仪礼·士丧礼》:「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汉·郑玄·注:「簪,连也。」

簪 [ ​zēn ]

  1. (一)​之又音。
后期(後期)hòu qī
(1).迟误期限。《史记·大宛列传》:“ 騫 为卫尉,与 李将军 俱出 右北平 击 匈奴 。 匈奴 围 李将军 ,军失亡多;而 騫 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一:“﹝科场﹞十五日引试,后期者勿问。”《东周列国志》第七一回:“ 穰苴 端然危坐,并不起身,但问:‘监军何故后期?’”
(2).后会。 唐 方干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诗:“羇游故交少,远别后期难。” 宋 范成大 《水乡酌别但能之主管能之将过石康》诗:“后期只恐参商似,且醉金槽四十絃。”
(3).指后会之期。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卷二:“予重订后期,牵衣惜别。”
(4).指某一时期的后一阶段。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五十年代后期,我意外地翻看了一本当时身受其害的医院院长的日记,有几天睡不好觉。”  ——《漢語大詞典》
惆怅(惆悵)chóu chàng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廓落兮,羇旅而无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怜。”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悵而独悲。” 唐 韦瓘 《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宋 苏轼 《梦中绝句》:“落英满地君不见,惆悵春光又一年。” 明 陆采 《怀香记·缄书愈疾》:“心惆悵,把佳期翻为灾瘴。” 巴金 《春》十五:“他惆怅地在 觉民 的窗下徘徊一阵,觉得没有趣味,一个人寂寞地走了。”
(2).惊叹。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僕皆惆悵。” 仇兆鳌 注引 申涵光 曰:“‘圉人太僕皆惆悵’,讶其画之似真耳,非妬其赐金也。” 明 何景明 《吴伟飞泉画图歌》:“不须对此更惆悵,会观瀑布青天上。”
(3).轻率。《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卿为臣下我为君,今日商量只两人,朝暮切须看听审,惆悵莫交外人闻。”
(4).仓猝。《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闻此语惆悵归家,问母来由,要知虚实。”《熟煌掇琐·十四十五上战场》:“昨夜马惊轡断,惆悵无人遮烂(拦)。” 蒋礼鸿 通释:“这个‘惆悵’就是仓猝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
老 lǎo《國語辭典》

老 [ lǎo ]

  1. 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
  2. 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
  3. 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4. 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
  1.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2.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3. 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
  4. 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
  5. 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
  6.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
  1. 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2. 很、極。如:「老遠」、「老早」。
  1.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
  2.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吴蚕(吴蠶)wú cán
吴 地之蚕。 吴 地盛养蚕,故称良蚕为吴蚕。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 吴 地桑叶緑,吴蚕已三眠。” 宋 赵长卿 《临江仙·暮春》词:“春事犹餘十日,吴蚕早已三眠。” 宋 陆游 《初夏游凌氏小园》诗:“风和海燕分泥处,日永吴蚕上簇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