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花落
唐 张九龄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见贻夏首获见以诗报焉 笋成林向密,花落树应疏。
唐 李白 落日忆山中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唐 杜甫 遣意二首 其一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唐 刘长卿 赴南中题褚少府湖上亭子 纷纷花落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
唐 陆龟蒙 又酬次韵 酒香偏入梦,花落又关情。
唐 张窈窕 寄故人 淡淡春风花落时,不堪愁望更相思。
宋 辛弃疾 念奴娇 其四 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骈字类编》
唐 李白 落日忆山中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唐 杜甫 遣意二首 其一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唐 刘长卿 赴南中题褚少府湖上亭子 纷纷花落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
唐 陆龟蒙 又酬次韵 酒香偏入梦,花落又关情。
唐 张窈窕 寄故人 淡淡春风花落时,不堪愁望更相思。
宋 辛弃疾 念奴娇 其四 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骈字类编》
深宫 shēn gōng
宫禁之中,帝王居住处。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 唐 梁锽 《长门怨》诗:“空殿看人入,深宫羡鸟飞。” 清 马銮 《如姬》诗:“符出深宫人不觉,千秋知己是 夷门 。”亦借指帝王。《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一堂和气,大法小廉,不但省了深宫无限宵旰之劳,暗中还成全了多少人才,培植了多少元气。” ——《漢語大詞典》
莺 ( 鶯 ) yīng
莺 [ yīng ]
- 〔黄~〕即“黄鹂”。
- 〔夜~〕文学上指“歌鸲”一类叫声清脆婉转的鸟。
- 鸟类的一科,身体小,褐色或暗绿色,嘴短而尖,叫的声音清脆,吃昆虫,是益鸟:~歌燕舞。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悲 bēi《國語辭典》
悲 [ bēi ]
动- 哀伤。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杜甫〈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思念、顾念。《诗经·豳风·东山》:「我东日归,我心西悲。」《汉书·卷一·高帝纪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
- 哀痛。如:「忍悲」、「含悲」、「乐极生悲」。唐·白居易〈新乐府·上阳白发人〉:「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 佛学中拔除众生痛苦的行为、心境。如:「慈悲」。
- 哀伤的。《诗经·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 凄厉的。如:「悲曲」、「悲声」。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上阳(上陽)shàng yáng
(1).谓天上的阳气。《汉书·五行志上》:“ 刘歆 以为上阳施不下通,下阴施不上达,故雨。”
(2). 唐 宫名。 唐 杜牧 《洛阳》诗:“疑有女蛾西望处, 上阳 烟树正秋风。”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春光又入 上阳 间,日绕龙鳞识圣颜。”参见“ 上阳宫 ”。 ——《漢語大詞典》
(2). 唐 宫名。 唐 杜牧 《洛阳》诗:“疑有女蛾西望处, 上阳 烟树正秋风。”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春光又入 上阳 间,日绕龙鳞识圣颜。”参见“ 上阳宫 ”。 ——《漢語大詞典》
宫女 gōng nǚ
被征选在宫廷里服役的女子。《管子·君臣》:“是故国君聘妻於异姓,设为姪娣命妇宫女,尽有法制,所以治其内也。”《汉书·贡禹传》:“古者宫室有制,宫女不过九人。”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璫。”《红楼梦》第八三回:“ 凤姐 正要站起来回奏,只见一个宫女传进许多职名,请娘娘龙目。”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选宫女,於内府三旗佐领内管领下女子年十三以上者,造册送府。” ——《漢語大詞典》
断肠(斷腸)duàn cháng
(1).割开或切断肠子。《三国志·魏志·华佗传》:“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
(2).谓肠断折。参见“ 断肠猿 ”。
(3).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 巫山 枉断肠。” 宋 苏轼 《次韵回文》之二:“红牋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 郭沫若 《牧羊哀话》:“像这样断肠地方,伤心国土,谁还有铁石心肠,再能够多住片时片刻呢?”
(4).秋海棠花的别名。 清 黄宗羲 《小园记》:“至於丽春、款冬……断肠、洗手、红姑、虞美,丛生砌下,递换疄间,非盆盎之所收拾也。” ——《漢語大詞典》
(2).谓肠断折。参见“ 断肠猿 ”。
(3).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 巫山 枉断肠。” 宋 苏轼 《次韵回文》之二:“红牋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 郭沫若 《牧羊哀话》:“像这样断肠地方,伤心国土,谁还有铁石心肠,再能够多住片时片刻呢?”
(4).秋海棠花的别名。 清 黄宗羲 《小园记》:“至於丽春、款冬……断肠、洗手、红姑、虞美,丛生砌下,递换疄间,非盆盎之所收拾也。” ——《漢語大詞典》
时 ( 時 ) shí
时 [ shí ]
-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 较长的时间:~代。古~。
-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 常常:~常。学而~习之。
-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 某一时刻:按~上班。
-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 机会:~机。待~而动。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