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郑燮清代〕《七言诗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晚凉佳客一壶新茗松萝

最 zuì《國語辭典》

最 [ zuì ]

  1. 至极。如:「最好」、「最大」、「最美」。《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西门豹传》:「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
  2. 凡、总计。《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汉·王符《潜夫论·实贡》:「最其行能,多不及中。」
  1. 菁华,居首要性的人或物。唐·司马札〈卖花者〉诗:「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
  1. 聚合。宋·陆游〈澹斋居士诗序〉:「最其诗,得三卷,属某为序。」
爱 ( 愛 ) ài
爱 [ ài ]
  1. 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慕。~情。~戴。~抚。~怜。~恋。~莫能助(虽同情并愿意帮助,但力量做不到)。友~。挚~。仁~。厚~。热~。
  2. 喜好(hào ):~好(hào)。~唱歌。
  3. 容易:铁~生锈。
  4. 重视而加以保护:~护。~惜。
  5. 吝惜:“百姓皆以王为~也”。
晚凉(晚凉)
唐 杜甫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骈字类编》
佳客 jiā kè
嘉宾;贵客。 南朝 梁 沈约 《华阳先生登楼不复下赠呈诗》:“衔书必青鸟,佳客信龙鑣。” 唐 杜甫 《宾至》诗:“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宋 王安石 《石竹花》诗之一:“已向美人衣上绣,更留佳客赋嬋娟。” 清 陈梦雷 《友人问疾》诗:“支离卧病空斋里,佳客来过强作欢。”  ——《漢語大詞典》
至 zhì《國語辭典》

至 [ zhì ]

  1. 到达、来到。《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1. 大、完善。《孝经·开宗明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1. 极、甚。《吕氏春秋·杂俗览·为欲》:「天子至贵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寿也。诚无欲,则是三者不足以劝。」《文选·李密·陈情表》:「今臣亡王国贱俘,至微至陋。」
  1. 表示转折的语气。《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1. 二十四节气之一。如:「冬至」、「夏至」。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一壶(一壺)yī hú
(1).一个盛物的葫芦。亦泛指一盛食之器。《战国策·中山策》:“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飡得士二人。”《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於肆头,及市罢,輒跳入壶中。”《南史·隐逸传·僧岩》:“后忽为沙门,栖迟山谷,常以一壶自随。”
(2).道家传说壶中别有天地,因常以“一壶”喻宇宙或仙境。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唐 刘禹锡 《寻汪道士不遇》诗:“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 元 许有壬 《琳宫词次安南王韵》:“一壶天地浑无迹,只有清风动竹声。”参见“ 壶天 ”、“ 壶公 ”。
(3).特指一壶酒。 唐 储光羲 《田家杂兴》诗之二:“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一:“当其得意时,万物寄一壶。”  ——《漢語大詞典》
新茗 xīn míng
新茶。 唐 李涉 《春山三朅来》诗:“山中朅来採新茗,新花乱发前山顶。” 宋 赵师侠 《浣溪沙·鉴止宴坐》词:“一缕水沉香散后,半甌新茗味回时。”  ——《漢語大詞典》
泡 pào/pāo《國語辭典》

泡 [ pào ]

  1. 在水面上漂浮,内含气体的球状物。大的称为「泡」,小的称为「沫」。如:「泡沫」、「水泡」。
  2. 指泡状的东西。如:「肥皂泡」、「电灯泡」。
  3. 因皮肤受伤而起的水泡。如:「他的大腿被热水烫到,已经起泡了。」《水浒传·第八回》:「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
  4. 量词:➊ ​ 计算动作次数的单位。相当于「番」、「回」、「阵」。《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童子良经他这一泡恭维,便觉他说的话,果然不错。」➋ ​ 计算茶叶冲浸次数的单位。如:「这茶已经是第二泡。」
  1. 用水冲浸。如:「泡饭」、「泡茶」、「泡衣服」。
  2. 消磨、耽搁或故意纠缠。如:「泡时间」、「你别在这里瞎泡了。」、「他是泡妞高手。」

泡 [ pāo ]

  1. 量词。计算屎尿的单位。如:「撒一泡尿」。
  2. 鼓起且松软的东西。如:「眼泡儿」、「豆腐泡儿」。
  3. 地名用字。小湖泊的意思。如大陆地区黑龙江省有莲花泡、吉林省有月亮泡。
  1. 膨松、肿胀。参见「[[泡泡]]」条。
松萝(松蘿)sōng luó
亦作“ 松罗 ”。
(1).即女萝。地衣门植物。体呈丝状,直立或悬垂,灰白或灰绿色,基部多附着在松树或别的树的树皮上,少数生于石上。可入药,有祛寒退热的作用。《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施於松上” 毛 传:“女萝、兔丝,松萝也。” 唐 黄滔 《敷水卢校书》诗:“宅带松萝僻,日唯猿鸟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松萝》:“松萝能平肝邪、去寒热,同瓜蒂诸药则能吐痰。”
(2).借指山林。 唐 王维 《别辋川别业》诗:“依迟动车马,惆悵出松罗。” 唐 孟郊 《擢第后东归书怀》诗:“松萝虽可居,青紫终当拾。” 宋 苏轼 《杜处士传》:“古人有三聘而起松萝者,迫实用也。”
(3).茶名。因产于 安徽省 歙县 松萝山 ,故名。 明 许次纾 《茶疏·产茶》:“若 歙 之松罗, 吴 之虎邱, 钱唐 之龙井,香气穰郁,并可雁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