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闲门户十三年,尚畏尘缘生处熟。

贺铸宋代〕《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

九江贤令尹,千载两相望。
昔也陶彭泽,今之章瑞昌。
拂衣置五斗,高兴挹羲皇。
避俗陶无悔,达生吾与章。
渊明三迳荒松菊,我携一瓢寓僧屋。
渊明乞食踵人门,我卖神丸办蔬粥。
渊明为酒接休元,我每移书谢州牧。
渊明纸笔课儿曹,我子长歌紫芝曲。
萧闲门户十三年,尚畏尘缘生处熟。
行将卜隐包家山,誓与苍生链大还。
愿君门外诛榛菅,来者勿拒容跻攀。
镜湖遗老老且孱,犹堪护鼎诃神奸。
功成拔宅自仙去,唯余井臼留人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萧闲门户十三尘缘生处

萧闲(蕭閒)xiāo xián
亦作“ 萧閒 ”。 萧洒悠闲;寂静。 唐 顾况 《山居即事》诗:“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 宋 林逋 《送思齐上人之宣城》诗:“萧闲水西寺,驻锡莫忘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三:“亲朋岁月各萧閒,情话缠绵礼数删。”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三:“ 满城 是另一个世界,是一个极萧闲而无一点尘俗气息,又到处是画境,到处富有诗情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
门户(門户)mén hù
(1).门扇。《管子·八观》:“宫墙毁坏,门户不闭,外内交通。” 宋 刘攽 《新晴》诗:“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奇门》:“今夜门户不须锁闭。”
(2).房屋墙院的出入处。《孟子·告子下》:“朝不食,夕不食,飢饿不能出门户。”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清 孙枝蔚 《李屺瞻远至寓我溉堂悲喜有述》诗:“出门乞米去,日中妇彷徨。归来见駟马,齐嘶门户傍。”
(3).比喻出入口或必经之地。《三国志·吴志·孙贲传》“上 賁 领太守,后封都亭侯”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策 ( 孙策 )谓 賁 曰:‘兄今据 豫章 ,是扼 僮芝 咽喉而守其门户矣。’”《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且説 郢城 与 鲁城 ,这两个城是 嘉湖 的护衞, 建康 的门户。” 杨朔 《海市》:“ 渤海湾 素来号称 北京 的门户,有这条长链子挂在门上,门就锁的又紧又牢。”
(4).途径;门径。《荀子·成相》:“蒙揜耳目塞门户。” 唐 韩愈 《答侯继书》:“至于礼乐之名数、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未尝一得其门户。”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汉书十六·艺文志考证》:“《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
(5).比喻事物的关键。《淮南子·人间训》:“是故智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乾坤,《易》之门户邪?”
(6).家庭;户口。《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异姓宠则父母被怨,继亲虐则兄弟为讎,家有此者,皆门户之祸也。” 王利器 集解:“门户,犹今言家庭。”《红楼梦》第九三回:“迄今门户雕零,家人星散。” 茅盾 《子夜》十七:“姑奶奶帮着妹子和小兄弟,一句一句话都派 荪甫 的不是,要 荪甫 分财产,让四小姐和 阿萱 自立门户。”
(7).犹门第。指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等级。 南朝 陈 徐陵 《答诸求官人书》:“门户虽高,官资殊屈。”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稹 , 酒泉公 义琰 姪孙,门户第一,而有清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焦 家不过市井之人,门户低微。”《儿女英雄传》第九回:“门户儿,模样儿,人品儿,心地儿,大约也还配得上妹妹你罢?”
(8).指家世、出身履历。《旧唐书·张玄素传》:“陛下礼重 玄素 ,频年任使,擢授三品,翼赞皇储,自不可更对羣臣,穷其门户。”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三折:“[ 包待制 云:]你是何门户?[正旦云:]本是箇守农庄百姓家。”
(9).犹门包。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将车载盐,所由先皆无检,齐集之后,始得载盐。及至院监请受,又须待其轮次,不用门户,皆被停留。”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纔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
(10).衙门的差役。《儒林外史》第二回:“你亲家自从当了门户,时运也算走顺风,再过两年,只怕也要弄到 黄老爹 的意思哩。”《儒林外史》第十三回:“还亏你当了这几十年的门户,利害也不晓得。”
(11).派别;朋党。《韩非子·八说》:“明君之道,贱德义贵,不必坐上,决诚以参,听无门户,故智者不得诈欺。” 陈奇猷 集释:“门户,谓一人及其朋党。”《新唐书·韦云起传》:“今朝廷多 山 东人,自作门户,附下罔上,为朋党。”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尝就天下之大势观之,门户不同,风气亦异。” 郁达夫 《无题》诗:“前贤不解藏人善,门户推排孰起初?”
(12).指妓院。 宋 周邦彦 《瑞龙吟·春景》词:“因念箇人痴小,乍窥门户。” 明 黄尊素 《说略》:“门户二字,伎院名也。”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就婚》:“虽在门户,素愿从良。”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高三 ﹞举止大雅,望之无门户习气。”
(13).武术用语。犹架势。《水浒传》第九回:“﹝ 洪教头 ﹞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说唐》第七回:“ 史大奈 见有人来交手,就立一个门户等候。”《说岳全传》第七回:“ 洪先 叫家人取过一柄三股托天叉来,使个门户。”  ——《漢語大詞典》
十三
唐 崔颢 邯郸宫人怨 十三兄弟教诗书,十五青楼学歌舞。
唐 韩愈 赠刘师服 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于书。
唐 王建 宫词一百首 其三十一 十三初学擘箜篌,弟子名中被点留。
唐 温庭筠 和周繇 齐马驰千驷,卢姬逞十三。
唐 陈羽 古意 十三学绣罗衣裳,自怜红袖闻馨香。
元 元好问 听姨女乔夫人鼓风入松 白雪朱弦一再行,春风纤指十三星。
元 杨维桢 湖光山色楼 兰台美人能楚语,十三雁急孤鸾舞。
明 张宪 寄马将军 虎营灯火夜,自注十三篇。
元 顾瑛 天宝宫词十二首寓感 其九 十三女子擘箜篌,选作梨园第一流。  ——《骈字类编》
年 nián《國語辭典》

年 [ nián ]

  1.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2. 收成、年成。如:「丰年」、「歉年」、「年景」。《新唐书·卷九十九·戴胄传》:「七月以来,霖潦未止,滨河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
  3. 年节。如:「过年」。宋·陈师道〈早春〉诗:「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
  4. 岁数、年龄。如:「盛年」、「延年益寿」、「年轻力壮」。唐·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5. 时代、时期。如:「八十年代」、「康熙年间」。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6. 人生中的某时期。如:「童年」、「青少年」、「壮年」、「老年」。
  7.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个月。如:「这件事要花四年才能完成。」
  8. 姓。如清代有年羹尧。
  1. 每年。如:「年鉴」、「年表」、「年刊」、「年产量」。
  2. 年节的。如:「年糕」、「年画」、「办年货」。
尚 shàng《國語辭典》

尚 [ shàng ]

  1. 尊崇、仰慕。如:「尚文」、「尚武」。《墨子·尚贤上》:「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2. 主管其事。《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襄平侯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通「掌」。
  3. 仰攀婚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1. 犹、还。如:「他至今尚未结婚。」《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
  2. 尚且、况且。《老子·第二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 希望,表示祈求。如:「尚飨」。唐·韩愈〈汴州东 西水门记〉:「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尚俾来者知作之所始。」
  1. 姓。如汉代有尚长。
畏 wèi《國語辭典》

畏 [ wèi ]

  1. 恐惧、害怕。如:「人言可畏」。《易经·震卦·象曰》:「虽凶无咎,畏邻戒也。」《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 敬服。《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汉书·卷三四·黥布传》:「布善用兵,民素畏之。」
  1. 可怕的。《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尘缘(塵緣)chén yuán
佛教、道教谓与尘世的因缘。 唐 韦应物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佳士亦栖息,善身絶尘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端只为爱河慾海起波涛,名韁利锁不能逃,这尘缘怎消?”《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 苟元帅 ,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非击死也。” 清 姚鼐 《徐半山桂》诗:“已将僧祴谢尘缘,犹有深情拜杜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这么说来,老先生是情愿斩断尘缘,皈依我佛的了。”  ——《漢語大詞典》
生处(生處)shēng chù
(1).生长的地方。 唐 李咸用 《苔》诗:“几年风雨跡,叠在石孱颜。生处景长静,看来情儘閒。” 金 元好问 《野谷道中怀昭禅师》诗:“説向阿师应被笑,人生生处果难忘。” 元 曹之谦 《送李郭二子还乡》诗:“丧乱身为客,淹流泪满衣。亦知生处乐,未卜有年归。”
(2).指聚集之处。 唐 杜牧 《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3).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魏书·释老志》:“善恶生处凡有六道焉。”
(4).指转生之处。 元 觉岸 《释氏稽古略》卷二:“﹝ 道安法师 ﹞正月晦日命门徒具浴。忽有异僧出入隙中。 安 以生处问之,僧指西北,云即开,见楼阁如幻出,曰:‘彼兜率天也。’”
(5).产地。 清 翟灏 《通俗编·货财》:“生处不如聚处。”  ——《漢語大詞典》
熟 shú/shóu《國語辭典》

熟 [ ​shú ]

讀音
  1. 烹煮使可食。如:「煮熟」。《論語·鄉黨》:「君賜腥,必熟而薦之。」
  2. 農作物長成。《孟子·告子上》:「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唐·皮日休〈橡媼歎〉:「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崗。」
  1. 技藝精巧的。如:「熟手」、「技藝純熟」。
  2. 常見的、認識的。如:「熟人」、「熟客」。
  3. 留有深刻印象的。如:「耳熟能詳」。
  4. 經常使用的。如:「熟字」、「熟語」。
  5. 豐收的。如:「熟年」。
  6. 經過加工煉製的。如:「熟鐵」、「熟藥」。北周·庾信〈仙山詩〉二首之二:「石軟如香飯,鉛銷似熟銀。」
  1. 深沉安穩。如:「熟睡」。
  2. 仔細、精詳。如:「熟察」、「熟讀」、「熟視」、「深思熟慮」。

熟 [ ​shóu ]

語音
  1. (一)​之語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