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龚自珍清代〕《西郊落花歌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人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玉皇宫中空若洗,三百六十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难穷期。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犹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常是落花时!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钱塘潮澎湃昆阳披靡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钱塘潮 qián táng cháo
世界著名的大潮之一。因杭州湾和钱塘江口状如喇叭形,自外向内急剧收缩,加上深度变浅,形成巨大涌潮,最大潮差达89米(澉浦)。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最为壮观。浙江海宁盐官为观潮胜地。  ——《漢語大詞典》
夜 yè《國語辭典》

夜 [ yè ]

  1. 从天黑到天亮之间的一段时间。如:「夜以继日」、「夙兴夜寐」。《左传·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
  2. 姓。如汉代有夜龙。
  1. 昏暗的。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唐·卢照邻〈同崔录事哭郑员外〉诗:「夜台无晓箭,朝奠有虚尊。」
  1. 夜行。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澎湃 péng pài
(1).波浪相互冲击。《艺文类聚》卷八引 三国 魏 曹丕 《沧海赋》:“惊涛暴骇,腾踊澎湃。” 唐 周岳秀 《君山祠》诗:“风涛澎湃鱼龙舞,栋宇峥嶸燕雀迁。” 宋 苏轼 《石钟山记》:“大声发於水上……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杨朔 《黄河之水天上来》:“想到 黄河 ,一时间眼底涌现出更多的河流,翻腾澎湃。”
(2).引申为冲击。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万舟如覆叶,浮尸如泛蚁,随流漂荡,听风澎湃。”
(3).水波相击等声。 唐 韩愈 《送惠师》诗:“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人声澎湃,有何奇怪!”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澎湃的轮机声,怒号的风雪声,好一似千军万马奔腾猛进。”
(4).形容声势浩大。 龚尔位 《闻韩事有感和钝根韵》:“来日潮流愈澎湃,怕看大地走兵车。”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民文学〉编者问》:“一方面把带有夸大和想象性质的热情澎湃的作品看成是杂草;另一方面,对现实的看法也被局限了。” 巴金 《灭亡》第六章:“ 李冷 一到上海,就受到逐渐澎湃起来的新思潮底洗礼。”  ——《漢語大詞典》
昆阳(昆阳)
庾阐游仙诗乘彼六气渺茫辎驾赤水昆阳  ——《骈字类编》
战 ( 戰 ) zhàn
战 [ zhàn ]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
  3. 发抖:~抖。寒~。胆~心惊。
  4. 姓。
晨 chén《國語辭典》

晨 [ chén ]

  1. 早上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如:「清晨」、「一日之计在于晨」。
  1. 鸡鸣报晓。《书经·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唐·孔颖达·正义:「言无晨鸣之道。」
披靡 pī mǐ
(1).草木倒伏。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三:“有大蛇冉冉而至,草木皆披靡,担夫惊走, 器之 不动也。” 清 张明弼 《丹葵》诗:“盲风一夜渡南荒,众草披靡尽欲狂。”
(2).喻军队溃败。《史记·项羽本纪》:“于是 项王 大呼驰下, 汉 军皆披靡,遂斩 汉 一将。”《新唐书·杜伏威传》:“大呼衝击,众披靡。”《明史·朱能传》:“军数万人皆披靡,蹂藉死者甚众,降三千餘人。”
(3).泛指退却,后退。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 唐 代州 西有大槐树,震雷击之,中裂数丈,雷公为树所夹,狂吼弥日,众披靡不敢近。”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不久就主持《民报》……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
(4).喻事物衰落。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闵预》:“顷见佛国云遥,空门不靖,至使西来大意,日就披靡,东土众生,自为簧鼓,良堪悼也。” 郭沫若 《满江红》词:“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5).犹风靡。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乃无端而忽有此种邪説,披靡全国者,不过一二逆贼,希冀非常,借此为题,以惑人心耳。” 梁启超 《社会革命果为今日中国所必要乎》:“及 斯密亚丹 兴……谓社会如水然,任其自竞,则供求相剂,而自底於平。此论既出,披靡一世。”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