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登临(登臨)dēng lín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禪於 姑衍 ,登临 翰海 。” 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跡,我辈復登临。” 金 元好问 《东园晚眺》诗:“一诗不尽登临兴,落日东园独倚栏。” 朱德 《游南泥湾》诗:“登临万花岭,一览羣山小。” 碧野 《白云·绿树·金花》:“我对这座名山仰慕已久,但却无缘登临。” ——《漢語大詞典》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名-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约 ( 約 ) yuē/yāo
约 [ yuē ]
- 绳子。
-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
-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
- 事先说定:~见。~会。
- 邀请:~请。~集。
- 节俭:节~。俭~。
-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
- 大略:~计。~莫。~略。
-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
- ◎ 用秤称:~~。~一下。
安期 ān qī
见“ 安期生 ”。 ——《漢語大詞典》
辈 ( 輩 ) bèi
辈 [ bèi ]
- 家族的世代,泛指人际的一种先后次第:~分。先~。长(zhǎng )~。后~。晚~。前~。
- 等,类(指人):吾~。尔~。~出。无能之~。
- 人活着的时间,毕生:我这一~子。
- 车百辆,亦指分行列的车。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副-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动-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动-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醉 zuì《國語辭典》
醉 [ zuì ]
动- 饮酒过量以致神志不清。如:「不醉不归」。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 沉迷、迷恋。如:「沉醉」、「心醉」、「陶醉」。
- 喝酒过多而神志模糊的样子。如:「醉汉」、「烂醉如泥」。
- 用酒浸渍的。如:「醉虾」、「醉鸡」。《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堂官上来问菜,季恬逸点了一卖肘子、一卖板鸭、一卖醉白鱼。」
春风(春風)chūn fēng
(1).春天的风。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 唐 元稹 《莺莺传》:“春风多厉,强饭为嘉。” 张天翼 《春风》:“春风是平等待人的。无论大小,一律要吹到春风的。”
(2).喻恩泽。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 清 钱谦益 《河南卫辉府辉县知县陈必谦前母钱氏赠孺人制》:“因亲以及亲,使海隅之枯木,咸被春风。”
(3).喻融和的气氛。 陶行知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视察员到时,不是带来恐怖,而是带来春风。”
(4).比喻教益;教诲。参见“ 春风化雨 ”。
(5).形容喜悦的表情。《再生缘》第七二回:“一个儿顷刻春风生粉颊,一个儿顿时喜色上眉峰。”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二一章:“只见她神态自如,满面春风。”
(6).比喻美貌。参见“ 春风面 ”。
(7).比喻男女间的欢爱。参见“ 春风一度 ”。
(8).指茶。 宋 黄庭坚 《谢送碾赐壑源拣牙》诗:“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 宋 陆游 《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诗以谢》之三:“谁遣春风入牙颊,诗成忽带小山香。” ——《漢語大詞典》
(2).喻恩泽。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 清 钱谦益 《河南卫辉府辉县知县陈必谦前母钱氏赠孺人制》:“因亲以及亲,使海隅之枯木,咸被春风。”
(3).喻融和的气氛。 陶行知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视察员到时,不是带来恐怖,而是带来春风。”
(4).比喻教益;教诲。参见“ 春风化雨 ”。
(5).形容喜悦的表情。《再生缘》第七二回:“一个儿顷刻春风生粉颊,一个儿顿时喜色上眉峰。”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二一章:“只见她神态自如,满面春风。”
(6).比喻美貌。参见“ 春风面 ”。
(7).比喻男女间的欢爱。参见“ 春风一度 ”。
(8).指茶。 宋 黄庭坚 《谢送碾赐壑源拣牙》诗:“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 宋 陆游 《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诗以谢》之三:“谁遣春风入牙颊,诗成忽带小山香。” ——《漢語大詞典》
玉色 yù sè
(1).玉的颜色。《南史·夷貊传上·海南诸国》:“ 晋 义熙 初,始遣使献玉像,像高四尺二寸,玉色洁润,形制殊特。” 宋 戴复古 《题郑宁夫〈玉轩诗卷〉》诗:“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百禄 取来逐件一看,看那(玉笔管)玉色是几百年出土之物。”
(2).比喻容色不变。《礼记·玉藻》:“戎容暨暨……山立,时行,盛气颠实扬休,玉色。” 郑玄 注:“色不变也。” 孔颖达 疏:“玉色者,军尚严肃,故色不变动,常使如玉也。”
(3).比喻坚贞的操守。《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王逸 注:“淫,润也。言谗邪之言虽自内感己志而犹不变,玉色外润而内愈明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经危蹈险,不易其节;金声玉色,久而弥彰。”
(4).比喻美貌。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灵帝 ﹞乘船以游漾,使宫人乘之,选玉色轻体者,以执篙檝,摇漾於渠中。” 唐 李白 《南都行》:“ 丽华 秀玉色, 汉 女娇朱颜。”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三娘 长身玉色,倭堕如云。”
(5).借指美女。 唐 李白 《怨歌行》:“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宋 晏殊 《拂霓裳》词:“鈿函封大国,玉色受丝纶。”
(6).尊称帝王容颜。 宋 苏轼 《赠写御容妙善师》诗:“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昼闭房。”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一:“日色甚炽,埃雾涨天,帝玉色不怡。”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四首并和实之》词:“往日封章,曾耸动,君王玉色。”
(7).对他人容颜的敬称,犹言尊颜。 唐 朱昼 《喜陈懿老示新制》诗:“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苦心无閒时,今夕见玉色。”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窃闻先生久矣,今幸得覿玉色。”
(8).莹白色。 宋 梅尧臣 《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待将枝条与人折,忆着家中玉色兔。” 元 叶颙 《故圃梅花》诗:“身世水云乡,冰肌玉色裳。”
(9).绘画上称粉绿色为玉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玉色,用粉入高三緑合。”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容色不变。《礼记·玉藻》:“戎容暨暨……山立,时行,盛气颠实扬休,玉色。” 郑玄 注:“色不变也。” 孔颖达 疏:“玉色者,军尚严肃,故色不变动,常使如玉也。”
(3).比喻坚贞的操守。《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王逸 注:“淫,润也。言谗邪之言虽自内感己志而犹不变,玉色外润而内愈明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经危蹈险,不易其节;金声玉色,久而弥彰。”
(4).比喻美貌。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灵帝 ﹞乘船以游漾,使宫人乘之,选玉色轻体者,以执篙檝,摇漾於渠中。” 唐 李白 《南都行》:“ 丽华 秀玉色, 汉 女娇朱颜。”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三娘 长身玉色,倭堕如云。”
(5).借指美女。 唐 李白 《怨歌行》:“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宋 晏殊 《拂霓裳》词:“鈿函封大国,玉色受丝纶。”
(6).尊称帝王容颜。 宋 苏轼 《赠写御容妙善师》诗:“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昼闭房。”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一:“日色甚炽,埃雾涨天,帝玉色不怡。”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四首并和实之》词:“往日封章,曾耸动,君王玉色。”
(7).对他人容颜的敬称,犹言尊颜。 唐 朱昼 《喜陈懿老示新制》诗:“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苦心无閒时,今夕见玉色。”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窃闻先生久矣,今幸得覿玉色。”
(8).莹白色。 宋 梅尧臣 《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待将枝条与人折,忆着家中玉色兔。” 元 叶颙 《故圃梅花》诗:“身世水云乡,冰肌玉色裳。”
(9).绘画上称粉绿色为玉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玉色,用粉入高三緑合。” ——《漢語大詞典》
醪 láo《國語辭典》
醪 [ láo ]
名- 混含渣滓的浊酒。《说文解字·酉部》:「醪,汁滓酒也。」《文选·刘伶·酒德颂》:「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