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怀远路,犹自上高楼。
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道远擎空钵,深山踏落花。
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
雨过花争出,云空月半生。鸟正啼隋柳,人须入楚山。
高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遂有冥心者,还寻此境来。
又因风雨夜,重到古松门。道晦金鸡伏,时来木马鸣。
谁来看山寺,自去扫松门。此生还自喜,馀事不相侵。
白鬓无心镊,青山得意多。一春能几日,无雨亦多风。
苦雨秋涛涨,狂风野烧翻。须知三尺剑,只为不平磨。
要路争先进,闲门肯暂过。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
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吞。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亡国空流水,孤祠掩落花。山魅隔窗舞,鵩鸟入帘飞。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磴危攀薜荔,石滑疏莓苔。
日落无行客,天寒有去鸿。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
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寄宿山中寺,相辞海上僧。
风吹榆荚叶,雨打木瓜花。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
西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那堪怀远路,犹自上高楼。
白云风散尽,红叶水流来。妾如无异意,君弃也甘心。
野过云根阔,山高树影长。古迹应重别,生缘不暂停。
一个字未稳,数宵心不闲。别地叶频落,去程山已寒。
但取诗名得,何论下第频。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
白地一回雨,儿孙拾得金。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
灯微山馆雨,角咽海城秋。去帆看已远,临水立多时。
家贫为客早,路远得书稀。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我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一瓶居无外,万木老禅中。
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空山行客少,独树晚蝉多。
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窗寒风渐紧,灯落夜将深。
云梦几行去,潇湘一夜空。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故园从小别,夜雨近秋闻。书剑别南州,炎荒万里游。
山盘樵径上,人到雪房迟。路经秋雨后,人入乱峰来。
独树知秋早,孤舟觉夜寒。马饥餐落叶,鹤宿晒残阳。
路远春行尽,家贫愁到时。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
江声兼小雨,暝色入啼猿。藕隐玲珑玉,花藏缥缈容。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网断蛛犹织,梁空燕不归。
倒身无著处,呵手不成温。几多诗弟子,无限酒知闻。
床上小薰笼,韶州新退红。看时人步涩,展处蝶争来。
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轮囷如象鼻,潇洒绝青蝇。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衣。
华阳观里钟声集,建福门前鼓动期。陇右诸侯供语鸟,日南太守送名花。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让劫已令多士伏,沽名还得世人闻。
人为子推初禁火,花愁青女再飞霜。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兰汤备浴传荆俗,水马浮江吊屈魂。城头椎鼓传花枝,席上抟拳握松子。
鸟向不香花里宿,人从无影月中归。轻著冻痕销水面,密随和气入花根。
万木尽如花落候,四檐鸣□雨来时。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
风和日暖方开眼,雨润烟浓不举头。窗前闲咏鸳鸯句,壁上时观獬廌图。
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一点孤灯人梦觉,万重寒叶雨声多。
此心只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远山。九江有浪船难济,三峡无猿客有愁。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凤骨毛寒。谁家绿酒欢留客,何处红楼睡失明。
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枯荣。去年花下留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
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蛇蝎性灵生便毒,蕙兰根异死犹香。
三间茅屋无人到,十里松门独自游。翻忆旧山青碧里,绕庵闲伴野僧禅。
不甘五等诸侯荐,直肯九重天子知。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2).犹言兼之;何况。 宋 柳永 《雨霖铃》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不惟道生得箇庞儿美,那堪更小字儿得愜人意。” ——《漢語大詞典》
路 [ lù ]
名-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上 [ shàng ]
名-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 登載。如:「上報」、「上帳」。
-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 參見「上聲 」條。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