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救黍离歌,喟焉伤覆辙。

朱熹宋代〕《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二

窥临事若何,请从圆通说。逶迤山门路,悄茜踪篁列。

溪仍侯家名,屋是孱王设。何救黍离歌,喟焉伤覆辙。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黍离喟焉覆辙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救 jiù《國語辭典》

救 [ jiù ]

  1. 制止、阻止。如:「救火」。《管子·立政》:「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2. 援助、使脱离困难或危急。如:「拯救」、「援救」、「营救」。《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3. 治疗。如:「急救」、「无药可救」。《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
黍离(黍離)shǔ lí
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周 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序》:“麦秀之感,非独 殷 墟;黍离之悲,信哉 周 室。” 宋 柴望 《多景楼》诗:“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明 张煌言 《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公殡宫》诗之一:“赤手曾扶板荡运,黄肠犹带黍离愁。”  ——《漢語大詞典》
歌 gē《國語辭典》

歌 [ gē ]

  1. 唱。按樂曲或節拍來發聲。如:「高歌一曲」、「引吭高歌」。《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2. 頌揚。如:「歌功頌德」。《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炎漢之風。」
  1. 合樂的曲調。如:「民歌」、「俚歌」、「漁歌」。《書經·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2. 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能唱的韻文。如〈長恨歌〉、〈子夜歌〉等。
喟焉 kuì yān
感叹貌。《吕氏春秋·慎势》:“ 简公 喟焉太息。”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彼美丘园道,喟焉伤薄劣。”  ——《漢語大詞典》
伤 ( 傷 ) shāng
伤 [ shāng ]
  1. 受损坏的地方:工~。~痕。
  2. 损害:~了筋骨。~脑筋。~神。劳民~财。
  3.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风。~寒。
  4.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食。
  5. 妨碍:无~大体。
  6. 悲哀:悲~。哀~。神~。感~。~悼。~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7. 得罪:~众。开口~人。
覆辙(覆轍)fù zhé
翻车的轨迹。比喻招致失败的教训。语出《后汉书·范升传》:“今动与时戾,事与道反,驰騖覆车之辙,探汤败事之后,后出益可怪,晚发愈可惧耳。” 宋 叶适 《叶岭书房记》:“当是时, 子重 专治军事,昼夜不得休息,而余听讼断狱,从容如平常,不然,则 建康 之人,未见敌先遁,堕 建 绍 覆辙矣。” 清 顾炎武 《复张又南书》:“倘逖听不察,以为自立坛坫,以奔走天下之人,则东林覆辙,目所亲见,有断断不为者耳!” 鲁迅 《热风·随感录六十二》:“愤恨只是恨恨而死的根苗,古人有过许多,我们不要蹈他们的覆辙。”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