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沅江
唐 王昌龄 送吴十九往沅陵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唐 刘禹锡 采菱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唐 刘禹锡 竞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綵舟。 ——《骈字类编》
唐 刘禹锡 采菱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唐 刘禹锡 竞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綵舟。 ——《骈字类编》
求 qiú《國語辭典》
求 [ qiú ]
動- 找尋、探索、設法得到。如:「尋求」、「探求」、「實事求是」、「緣木求魚」。《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懇託、乞助。如:「求助」、「懇求」、「乞求」、「祈求」、「請求」。《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下·華佗傳》:「又有疾者,詣佗求療。」
- 要求。如:「苛求」、「求全責備」。《論語·微子》:「無求備於一人。」《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 貪圖。《論語·子罕》:「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唐·徐夤〈潤屋〉詩:「潤屋豐家莫妄求,眼看多是與身讎。」
- 招引。《易經·乾卦·文言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孟子·公孫丑上》:「今國家間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
- 姓。如漢代有求仲。
九肋 jiǔ lèi
(1).指甲纹呈多根肋条分布状。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负》:“ 袁州 出举人,亦由 沅江 出龟甲九肋者,盖稀矣。”
(2).指此种形状的乌龟。 宋 王禹偁 《和仲咸诗》之二:“且欣 丹穴 一毛在,莫道 沅江 九肋稀。” ——《漢語大詞典》
(2).指此种形状的乌龟。 宋 王禹偁 《和仲咸诗》之二:“且欣 丹穴 一毛在,莫道 沅江 九肋稀。” ——《漢語大詞典》
鳖 ( 鱉 ) biē
鳖 [ biē ]
- ◎ 爬行动物,生活在水中,形状像龟,背甲上有软皮,无纹。肉可食,甲可入药。亦称“甲鱼”、“团鱼”;有的地区称“鼋”;俗称“王八”。
荆州 jīng zhōu
(1).古“九州”之一。在 荆山 、 衡山 之间。 汉 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于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粤 的一部分; 汉 末以后辖境渐小。 东晋 定治 江陵 (现属 湖北 ),为当时及 南朝 长江 中游重镇。 明 清 置府,后废。《书·禹贡》:“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 。”参阅《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八、《嘉庆一统志》卷三四四。
(2). 唐 韩朝宗 曾任 荆州 长史,为时人所推重,称 韩荆州 。见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后因以“荆州”称己所推重之士。 明 章懋 《与张都运吉》书:“愿识荆州,为日久矣!”参见“ 识荆 ”。 ——《漢語大詞典》
(2). 唐 韩朝宗 曾任 荆州 长史,为时人所推重,称 韩荆州 。见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后因以“荆州”称己所推重之士。 明 章懋 《与张都运吉》书:“愿识荆州,为日久矣!”参见“ 识荆 ”。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一角
春秋感精符麟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王者不刳胎不剖卵则出于郊 ——《分类字锦》
麟 lín《國語辭典》
麟 [ lín ]
名- 大公鹿。《說文解字·鹿部》:「麟,大牡鹿也。」《文選·張衡·東京賦》:「解罘放麟。」三國吳·薛綜·注:「大鹿曰麟。」
- 參見「麒麟 」條。
- 《詩經·周南》的篇名。亦作〈麟之趾〉。共三章。根據〈詩序〉:「〈麟之趾〉,〈關雎〉之應也。」或亦指頌美公侯子孫盛多之詩。首章三句為:「〈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麕身,牛尾,馬蹄,獸類之長。趾,足也。振振,眾多興盛貌。于,同「吁 」。于嗟,讚嘆之詞。
- 姓。如清代有麟慶。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