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平生亲且旧,少年笔砚老杯酒。

黄庭坚宋代〕《戏赠家安国

家侯口吃善著书,常愿执戈王前驱。
朱绂蹉跎晚监郡,吟弄风月思天衢。
二苏平生亲且旧,少年笔砚老杯酒。
但使一气转洪钧,此老矍铄还冠军。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二苏平生少年笔砚杯酒

二苏(二蘇)èr sū
(1).指 后汉 苏章 与 苏不韦 。《后汉书·郭杜苏羊等传赞》:“二 苏 劲烈, 羊 贾 廉能。”
(2).指 北周 苏亮 与 苏绰 。《北史·苏亮传》:“ 亮 少与从弟 绰 俱知名,然 绰 文章稍不逮 亮 ,至於经画进趣, 亮 又减之。故世称二 苏 焉。”
(3).指 宋 苏轼 与 苏辙 。《宋史·常安民传》:“ 董敦逸 再为御史,欲劾 苏軾 兄弟, 安民 谓二 苏 负天下文章重望,恐不当尔。” 宋 黄庭坚 《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诗:“二 苏 上连璧,三 孔 立分鼎。”
(4).指 宋 苏轼 与 苏舜钦 。 宋 王巩 《王氏谈录·二苏草隶》:“二 苏 皆工草隶,而 舜钦 先得名。”  ——《漢語大詞典》
平生 píng shēng
(1).平素;往常。《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唐 杜甫 《梦李白》诗:“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周立波 《懒蛋牌子·去抓赵子彬》:“人人都知道, 赵子彬 平生有三好:好喝大酒,好耍大钱,好看娘们。”
(2).指平素的志趣、情谊、业绩等。 晋 陶潜 《停云》诗:“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説彼平生?” 唐 裴度 《中书即事》诗:“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唐子方 自有平生,他日不烦诸曲笔!”
(3).旧交;老交情。 唐 杨衡 《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诗:“何当真府内,重得款平生。” 宋 苏洵 《与欧阳内翰第三书》:“年近五十始识阁下,倾盖晤语,便若平生。” 清 张元赓 《张氏卮言·陈友石》:“大人閲其字迹,称善,即邀至舟中,茶罢对奕,欢若平生。”
(4).一生;此生;有生以来。《陈书·徐陵传》:“岁月如流,平生几何?晨看旅雁,心赴 江 淮 ;昏望牵牛,情驰 扬 越 。” 唐 韩愈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南宫适 用尽平生气力死战。”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这可以说是 朱延年 平生第一笔生意。”  ——《漢語大詞典》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2. 婚姻:~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亲 [ qìng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读轻声)。
    且 qiě/jū《國語辭典》

    且 [ qiě ]

    1. 暂时。如:「你且坐著」。《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民劳,未可,且待之。」
    2. 将要。如:「旦暮且下」。《战国策·齐策一》:「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愬于齐。」
    3. 只。宋·苏轼〈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词:「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常在莫披离。」《水浒传·第六五回》:「我自要干大事,那里且报小仇。」
    1. 又、并。如:「老榕树既高且大。」《诗经·小雅·鱼丽》:「君子有酒,旨且多。」《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2. 况、何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且楚师老矣,何故退?」《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3. 尚、还。如:「尚且」、「然且不可」。《孟子·公孙丑下》:「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4. 抑、或者。《战国策·齐策四》:「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史记·卷四四 ·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5. 表示同时做两件事情。如:「且歌且舞」、「且战且走」。

    且 [ jū ]

    1. 农历六月。《尔雅·释天》:「六月为且。」
    1. 用于句末,无义。《诗经·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旧 ( 舊 ) jiù
    旧 [ jiù ]
    1. 过时的,与“”相对:~式。~俗。
    2. 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衣服。~书。
    3.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居。~友。
    4.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指老朋友)。念~(怀念旧日情谊)。
    少年 shào nián
    不几年。《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斛万钱,渐以仁恩,少年间,米至数十云。” 李贤 注:“少年,未多年也。”
    (1).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韩非子·内储说上》:“ 郑 少年相率为盗,处於 雚泽 。”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不见旧耆老,但覩新少年。”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两人都是出羣才学,英鋭少年。”
    (2).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市团委……赠送我们以少年工厂制的模型和青年作家的木刻等。”《〈艾青诗选〉自序二》:“从少年时代起,我从美术中寻求安慰。”
    (3).年轻,年轻时。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寡孝妇》:“母曰:‘吾怜汝少年早寡也。’” 宋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柳杞 《好年胜景》:“那 吴松明 老人是全社有名的活跃人物,他少年穷困,学过唱大鼓书。”  ——《漢語大詞典》
    笔砚(筆硯)bǐ yàn
    亦作“ 笔研 ”。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漢語大詞典》
    老 lǎo《國語辭典》

    老 [ lǎo ]

    1. 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
    2. 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
    3. 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4. 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
    1.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2.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3. 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
    4. 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
    5. 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
    6.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
    1. 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2. 很、極。如:「老遠」、「老早」。
    1.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
    2.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杯酒(盃酒)bēi jiǔ
    (1).一杯酒。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未尝衔盃酒,接慇懃之欢。”
    (2).指饮酒。《新唐书·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盃酒间可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